第四百三十六章:再見東籬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3-12 11:17      字數:2533
  謀斷星河最新章節

  徐銳一路東躲西藏,好不容易才來到長興道館,今時不同往日,和上次初臨道館相比他的身份地位已經大大不同。

  也許在朝堂上,徐銳是不可一世的將軍,是天子賜字,聖上親封的冠軍侯,但在這裏,他是大夫子口中那個最有機會成聖的“聖人之道”。

  “破軍”剛剛駛入長興道館之時,路過的每一位儒家學子都會停下腳步,自發地朝馬車鞠躬,這不是因為徐銳身居高位,立功無數,僅僅隻是因為他在學術上的成就。

  才高者為吾師,這便是儒家的“禮”。

  徐銳透過車窗看到了不少宿儒也在朝“破軍”作揖,不禁陣陣心虛。

  要知道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拉出來都是舉世聞名的大思想家,甩徐銳這個半吊子幾十條街,若是有人攔住他來個什麽現場求教,一時答不出來,當眾出醜可就不妙了。

  在徐銳的催促下,馬車快速駛入內院,朝馬車行禮的人頓時少了大半,徐銳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卻又看到張宗年早就等在了門口。

  徐銳不敢托大,連忙叫停馬車,一溜煙鑽了出去。

  “老大人許久不見。”

  徐銳朝張宗年拱手打招呼。

  這位當朝大儒一身白袍,樸素自然,越來越有宗師風範,聽說半個月前宏威皇帝盛讚其頗有乃師之風,封了一個太師的虛銜,然後把皇孫們的啟蒙教育全部托付於他,由此可見宏威皇帝對他的重視。

  “冠軍侯一別七月,鋒芒更勝往昔啊。”

  張宗年也笑著朝徐銳拱手。

  徐銳走到他的麵前,黯然道:“宮合府承蒙老大人的高徒照顧,否則這一戰還沒打,晚生便要成了南朝的俘虜,隻是章大人可惜了。”

  徐銳說的自然是張宗年的弟子,宮合府知府章巢,當時崔家突然起事,章巢獲悉此事提前通報給徐銳,雖說徐銳自己也有情報渠道,但還是感念這份恩情。

  張宗年也歎了口氣道:“章巢自有風骨,國難當頭,守牧一方,能與城池共存亡著實令老夫這個先生欣慰又欽佩,後來聖上加封其妻為三品誥命,準其子入國子監求學,也算告慰了他的在天之靈了。”

  提起此事,二人都有些悲傷,徐銳連忙換了個話題道:“不知大夫子可有空?”

  張宗年笑道:“聽說你要來,家師今日特意停了講學,準備和你聊聊最近的心得呢,這段時間你東奔西討,怕是沒時間做學問吧?一會兒可別被恩師他老人家問得灰頭土臉啊。”

  徐銳聞言臉色一綠,以他肚子裏的那點貨,就算每天勤學不墜,也根本不可能答得出大夫子的問題,無他,境界上相差太大。

  就好像小學生和大學教授坐而論道,除了整些旁門左道,徐銳壓根不可能在東籬先生麵前插得上嘴。

  正想著一會兒如何應付大夫子,張宗年突然悄悄問道:“對了,你早先送來的‘軒轅輦’可還有麽?”

  徐銳一愣:“您怎麽想起問這個來了?”

  張宗年笑道:“大夫子前日驅車出行,發現在車中讀書其心甚靜,竟一連想通兩個難題,回來之後便鼓勵大家抓緊一切時間勤學,可大家的馬車過於簡陋,難以靜心啊。”

  “又有幺蛾子……”

  徐銳的太陽穴“突突突”地震個不停,硬著頭皮問道:“不知老大人要多少‘軒轅輦’才夠?”

  張宗年正色道:“恩師說了,博士之士更需勤學,整個長興道場能被稱作博士的大概有八十餘人,無一不是名動天下的宿儒,體量你的難處,湊個整數,就八十輛吧。”

  “什麽,八十輛?”

  徐銳聞言,不禁驚呼出聲。

  張宗年瞧他這般模樣,以為他是心疼錢財,哈哈大笑道:“侯爺不必如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些車長興道場是出錢買的,不會讓您破費。”

  徐銳苦笑搖頭道:“大人有所不知,新廠房還需幾日才能建成投產,即使建成,一年的產量也不過四五十輛,而且現在工廠已經收到了四十多輛訂單,都是要在年內完成的。”

  “哦,‘軒轅輦’竟如此緊俏?”

  張宗年詫異地問。

  徐銳無奈地點了點頭:“不敢欺瞞老大人,做生意講究誠信,我也是沒有辦法。”

  “正氣持身,君子不奪人所愛,的確不能把人家訂好的東西占為己有。”

  張宗年顯然有些失望,卻還是點了點頭,沉吟道:“這樣吧,長興道場現在便向你下訂單,購買八十輛‘軒轅輦’,到了明年的這個時候可以陸續交貨了吧?”

  徐銳沒想到張宗年竟然如此大手筆,幾千上萬兩的車,一口氣就買八十輛,驚愕地長大了嘴。

  就在此時,二人恰好走到了東籬先生的小院,張宗年停下腳步,笑道:“此事就這般說定了,家師就在院中等你,你進去吧,老夫還有一堂講經,便不作陪了。”

  說完,張宗年朝徐銳行了個禮,轉身大步而去。

  徐銳望著他的背影,長長地歎了口氣,獨自朝東籬先生的小院走去。

  小院還是那個小院,樸素,整潔,隻可惜上次來的時候也是冬季,一直沒有機會一睹盛夏時節,這裏瓜果盛放的景色。

  相隔兩年,已年近百歲的東籬先生依然如往昔硬朗,徐銳進門時,他正提著筆專心致誌地寫著什麽,見徐銳到了,便朝他招招手,示意先坐一會兒。

  徐銳不敢打擾大夫子用功,便自己找了個座位想著心事,不一會兒,大夫子忙完了手中的事,便端著一個紫砂壺,笑盈盈地走了過來。

  “小友來得正好,老夫最近偶有所得,正好與小友探討一二!”

  東籬先生抓起徐銳的手腕,不由分說將他拉倒了桌子旁。

  徐銳大長著嘴,有心拒絕,可看東籬先生談性正濃,隻得苦笑著陪他聊了起來。

  然而自打徐銳幫東籬先生破了瓶頸,東籬先生便如同脫韁的野馬,一日千裏,相比兩年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徐銳發現,東籬先生已經在王陽明心學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自己的體係,有的地方甚至比傳統的心學探究得還要深,還要廣。

  如今東籬先生所談及的學問,徐銳別說插嘴,就算隻是說理解字麵的意思都十分困難,仿佛聆聽天書。

  左耳進,右耳出,僅僅隻是一小會,他便感覺兩隻眼皮越來越重,差一點在大夫子麵前打起了瞌睡。

  無奈之下,徐銳隻得很沒有禮貌地打斷先生,拱手道:“先生,晚輩今日來尋先生是有一事相求。”

  東籬先生一愣:“侯爺大才,如今又身居高位,我這個老頭子除了做學問什麽都不會,還有什麽事能幫你麽?”

  徐銳點了點頭,正色道:“此事普天之下恐怕隻有先生能夠幫我。”

  見徐銳說得鄭重,東籬先生也認真起來:“哦,既然如此那便不妨說說。”

  徐銳深吸口氣,望著東籬先生道:“先生,晚輩鬥膽,想創辦一所大學!”

  “大學?”

  東籬先生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