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香餑餑徐銳
作者:稻草天師      更新:2020-03-12 11:14      字數:2914
  謀斷星河最新章節

  少數知道內幕的大佬們當然不會有閑工夫去想這些問題,寶親王和黃庭之都已成精,一眼便看出了不對,可具體哪裏不對又一時想不明白。

  裕王和肅王也看清了眼下的局勢,他們是想保舉徐銳出任天子親軍的統領,可眼下這個消息還未公布,他們就算想要保舉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說出口,否則不是等於告訴世人他們在打聽宮裏的消息麽?

  但現在若不說話,無論徐銳被誰拉去,又或是去刑部當尚書,兩位王爺都覺糟糕。

  他們與徐銳相處得越久,便越能體會此人的神奇,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他被拉進別人的陣營。

  而和軍國大事相比,刑部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又實在不值一提,而且以徐銳這等懶惰的性子,還不知道他真當了尚書會弄出什麽事來。

  肅王忍不住使勁扯了扯裕王的衣角,裕王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不知該如何為徐銳爭取,眉頭越皺越深。

  “情況好像有些不對。”

  湯懷信低著頭,小聲對杜若說,杜若抬頭去看黃庭之,見他一動不動,也犯了難。

  就在這時,寶親王身後又竄出一人,乃是赤隆伯、兵部侍郎譚晨淼。

  “陛下,陸尚書公忠體國,不計得失,是為我輩楷模,然今天下未定,軍中缺不了徐銳這等人才,何況徐銳就算有才也太年輕了些,若真派他接掌刑部恐怕惹人非議不說,還白白損失一位良將,委實不妥。”

  “哦?如此說來,不知譚卿有何良方?”

  宏威皇帝玩味地問。

  譚晨淼朝皇帝深深下拜,說道:“天下未定,當務之急乃是軍政,既然徐銳分身乏術,當然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臣願保舉徐銳任南武衛指揮使!”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話音剛落,立刻便有數位勳貴出班站腳,眾臣頓時一片嘩然。

  “徐銳還未及冠便指揮京師十二衛之一,親家以為可行?”

  皇帝似乎有些意動,竟真的問了譚晨淼一句。

  譚晨淼幾人自然又找了些說辭,說得徐銳若是不當這個指揮使便是天怒人怨一般。

  “四哥,十二衛指揮使,這便是勳貴們能拿出的最大籌碼了,父皇很可能會同意,你快想辦法呀。”

  肅王咬著牙,小聲對裕王到。

  裕王何嚐不著急,可他手上沒有籌碼,麵對兩大集團咄咄逼人之態,他又能有什麽辦法?

  良久,裕王像是下了什麽決心,就要出班說話,可就在這時,他鬼使神差地往後望去,正好看見黃正元站在群臣之中,一臉陰沉地朝他搖頭。

  裕王心中一震,頓時清醒了幾分,咬了咬牙,低下頭把要說的話咽了回去。

  眼看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最著急的卻是陸華。

  原本他是鐵了心要把這個刑部尚書讓給徐銳,可沒想到宏威皇帝漏了個口風,便把今日的朝會弄成了這個樣子,此刻他倒像是海嘯裏的一葉小舟,風雨飄搖,快要插不上嘴了。

  “陛下!”

  他話音一起,杜若身體便是一震,就是陸華的一句辭官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現在見他又要說話,杜若頓時感覺心驚肉跳。

  “不管了,今日著實有些詭異,先把水攪渾再說!”

  他輕輕地嘟囔一句,朝工部尚書王點了點頭。

  王立刻心領神會,趕在陸華開口之前出班奏道:“啟稟陛下,徐銳出身行伍不假,可他擊敗武陵親軍所用的不是謀略,而是天雷,隻要有天雷,何愁天下不安?

  臣聽聞天雷是由徐銳親自製造,臣願把這個工部尚書讓給徐銳,隻要他能做出源源不斷的仙雷,不是比帶著一衛兵馬衝鋒陷陣來得關鍵?”

  這便是裸的強詞奪理了,就好像“既然魚要放了鹽才好吃,那還吃魚幹什麽?不如直接吃鹽好了!”

  他的話才說完,國子監祭酒立刻出班道:“此言詫異,子曰教化得天下,而非兵刃之利也,若是棄了教化,窮兵黷武,便是舍本逐末,就算得了天下也守不住。

  徐銳被大夫子讚為聖人之像,正是因為他的點撥,大夫子才能衝破被困十年之久的瓶頸,一舉成聖,其天賦之高實非常人所能及。

  如此璞玉若是能用心治學,恐怕十年之內我北國便又能有一位大夫子,到時候何愁天下不歸?”

  “臣附議!”

  “不妥!”

  “有何不妥?”

  “就是不妥!”

  一時間群臣紛紛出班,各抒己見,聲音越來越大,吵到麵紅耳赤時甚至有大有卷袖子動手的趨勢,原本井然有序的朝堂頓時一片混亂。

  “太過分了!”

  肅王聽得一肚子火,咬了咬牙就要說話,裕王連忙一把拉住他的手腕。

  “四哥,你看他們,哪個不是為了自己的那點蠅頭小利?何曾想過大魏,想過父皇?你不敢說話沒關係,為何要攔我?”

  肅王心中憤懣,回頭朝裕王低吼。

  “你看看父皇!”

  裕王也不發怒,用下巴指了指宏威皇帝,壓低聲音到。

  肅王一愣,連忙朝宏威皇帝望去,以往朝堂要是亂成這個樣子,他早就拿出了雷霆手段,可今天不知道為什麽,宏威皇帝非但沒有發怒,嘴角還掛著一抹似有似無的微笑,就好像正洋洋得意地向誰挑釁一般。

  “難道說……”

  肅王臉色一變,詫異地望向裕王。

  裕王搖了搖頭:“我也看不明白,但此事定不簡單,不要衝動!”

  裕王看不明白,自然有能看明白的人。

  黃庭之一見宏威皇帝的模樣,頓時歎了口氣,所有的情緒瞬間煙消雲散,又變成那副半死不活的老人模樣。

  他身前不遠處的寶親王則揉了揉太陽穴,無聊地哼起了小曲,似是在看一場精彩的堂會。

  最慘的要數陸華,宏威皇帝分明是在向他示威,告訴他小樣,想走?門都沒有!

  陸華心中又急又氣,卻又無可奈何,這本是他自己的一個決定,現在卻被各方勢力煮成了一鍋粥,除了宏威皇帝,誰也控製不了局麵,他當然也無計可施。

  就這樣,朝堂上竟為了徐銳吵了整整小半個時辰,宏威皇帝也就笑眯眯地看了小半個時辰,直到爭吵愈演愈烈,有兩個文官已經被武官掄起袖子打倒在地,宏威皇帝才暫時出麵平息了這場爭端。

  “罷了,看來眾位卿家都很看重徐銳,可徐銳畢竟隻有一個,給誰都是麻煩,不如先放放,拿出來公議一番再做計較,今天便先到這吧!”

  說完,宏威皇帝不顧群臣阻攔,邁開大步,瀟灑地走了出去。

  他這一走,眾臣頓時沒有了吵架的興致,紛紛拂袖而去,準備把自己的見解寫成奏折,煩死點火的皇帝。

  大殿門口,寶親王特意走得慢些,朝最後出來的黃庭之拱了拱手,笑道:“沒想本王到看了一輩子戲,今天倒親自演了一出,快哉,快哉啊。”

  黃庭之苦笑道:“陛下聖明燭照,他老人家有興致,咱們這些老家夥費些力氣算什麽,能與王爺合演一出,老夫也覺暢快。”

  兩人相視一笑,拱了拱手,各自離去,看得身後一應後輩雲遮霧繞。

  朝會就此結束,但風波卻並未停歇,皇帝竟開天下之先河,下旨公議徐銳的任用,一石激起千層浪,各係官員為了自己的利益,紛紛上書,說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

  到了中午,爭端再度升級,大夫子破關而出,親自進宮見了皇帝,毫不留情地斥責宏威皇帝不尊聖教,放任徐銳不務正業,自甘墮落,強烈主張讓徐銳專心治學,遠離朝堂紛爭,還天下一個聖人之像。

  宏威皇帝強忍著鬱悶,好不容易把這位師父的師父送走,轉頭又接到了太醫院的聯名奏請,說是徐銳醫術精湛,應該封其為太醫院院正,拯救天下蒼生。

  可憐的老趙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終於忍無可忍,一把將龍案上雪片般的奏折掃落在地,帶著汪順躲出了宮。

  而在此時,這場風波的主角徐銳也正一個頭兩個大,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眼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