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一單生意
作者:本霸      更新:2020-09-01 09:49      字數:3949
  李夕李白都沒想到,這人一開口就把價格喊到了他們的天花板上,這鋪是買不成了。

  岑勳和元丹丘一看這人抬價太高,都對李白道:“太白,我們出去吧。再看看別的!”

  “太白?你是李太白?”胡服女子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李白開口回道:“不是,我是牛太白。”說罷頭也不回的出了店門。

  “剛才為什麽不承認?”李夕還在幻想,要是李白承認,那胡衣女子或許慕名將店鋪相讓也說不定。

  “白一向不與這類囂張跋扈之人打交道,承認了徒增麻煩!”

  兩人在心裏默默交談著,隻聽元丹丘說道:“太白,這酒坊何必定要開在兩市?如今長安繁盛,居者百萬,東西兩市的鋪子早就不夠用了。我在延壽坊和安邑坊倒有兩間空鋪,都是好位置。太白若不嫌棄,隻管拿去使用。”

  “除了東西兩市,其他坊也能開鋪?”聽了元丹丘的話,李夕既驚又喜,在心裏問李白道。

  李夕對曆史的關注大多是人物、事件,以及背後原因。對街坊、商鋪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沒怎麽研究過。僅看過的一些資料都說,長安城的商品貿易要在東西兩市進行。隻是沒想到其他坊也有商鋪。

  “長安這麽大,哪個坊裏沒有鋪子?延壽坊裏多金珠,永昌坊中茶肆聞名,禮泉坊內遍地酒樓……”李白回道。

  “你咋不早說!”

  “你也沒問過!還以為你是看重兩市密集的人流,非兩市的鋪子不買呢。”

  李夕搓著手,內心激動道:“這一來確好了!省下下大幾百貫錢來,可以多雇些人,儲備些糧食。”

  聽李夕絲毫沒有要付租子的意思,李白趕緊道:“我與丹丘子雖是莫逆之交,但他的鋪子,我們也不能白用吧!”

  “那是,那是!不過給租子的話,想必他也不好意思收。我們給他2個點的幹股好了。”

  “2個點?這麽少?”李白對朋友從來大方得很。2個點?他怎好意思向元丹丘開口!

  李夕知道他的想法,忙道:“等我們酒坊開起來,整個長安的中高檔酒市都將被我們壟斷,2個點,一年下來少說也有上千貫,可比租子高多了……”

  “太白?太白?”

  元丹丘見李白自出門之後就一直沉默,現在還自顧自的搓著手,莫不是中午吃酒吃糊塗了?遂連聲將他喚醒。

  聽元丹丘在喚自己,李白趕緊回道:“那就多謝丹丘道兄了!你我二人就不談租子了,我給你2個點幹股吧。”

  “太白這就見外了,本是幾間空鋪,拿去用就是。別再跟我提錢。”

  “若丹丘道兄不要,白又怎能安心使用呢!”

  “這都後話,等太白的酒坊做大了再說吧。現在還是先去看看鋪子要緊。”

  幾人從西市東門出來,延壽坊高高的坊牆就在街對麵。那坊牆擋住了坊內大半光景,隻能看到高高的望樓和大戶人家的屋頂。

  開鋪首要看地段,李夕開始還有些擔心這坊牆影響店鋪的曝光率。不過走進坊門一看,裏麵金銀珠寶店連成一排;客人雖不多,但都是衣著華麗的富貴人士;而元丹丘的鋪子就在延壽坊的西門入口、坊街北側,占據進坊第一視線,出坊走幾步就能看見西市東門。真是地段富貴,位置絕佳的商鋪。

  元丹丘打開鋪門,眾人進鋪一瞧,麵積比剛才看的那間酒坊還要大一點,也分裏間、外間。而且外間三麵開窗,按後世來說,是鋪型最好的明櫥商鋪。

  “太好了,就這間了!”

  ………………………………

  長安城南昌樂坊,已是長安的郊區地帶。坊內有條銅鐵曲巷,匯聚了長安城一大半的銅鐵鋪子,前來買銅鐵器具的人絡繹不絕,倒讓人看不出一點郊區的樣子。

  與元丹丘、岑勳道別後,李夕李白便來到了這昌樂坊。一間規模較大的鐵匠鋪內,李夕正指手畫腳的向老鐵匠描述要打的鐵器。

  那老鐵匠聽的雲裏霧裏,什麽鐵桶,什麽鐵管,什麽密封蓋子……這人腦子有病吧。

  李白看著兩人交流有如便秘,心中歎道:“你先跟我講吧,我畫出來給他看。”

  “你還會畫?”

  “廢話!你當白隻會幾句詩文?”

  “豈敢,豈敢。白哥大才,我豈能不知。”

  待討來筆墨、紙張,李夕在心裏默默的描述,李白控製雙手將李夕描述的東西一一繪製出來。老鐵匠一看,頓時明白了。一隻大鐵桶,裏麵用架子支起一隻小一點的鐵桶。小鐵桶上蓋著蓋子,蓋子上連著一根鐵管,鐵管末端彎曲折疊(保證酒蒸汽在管道內充分冷凝),從又一隻鐵桶的桶壁鑿出,隻留管口向外。

  老鐵匠看著圖紙,若有所思道:“客官,這東西打是能打,隻是要費些時間。”

  “要多久?”

  “5天,快的話4天也行!”

  “這麽久?”

  “客官,你要打的這東西從未見過。需要重新製模子才能做的出來。尤其是您畫的這來回折疊的管子,先得用鐵水澆出極薄的鐵皮;再將鐵皮卷成一節一節的管子;最後再用鐵水澆合方能成。不過等有了模子,後續要再做的話,就省時多了。”

  李夕想想也是,這畢竟是在古代,煉鐵製鋼的水平有限,也不再奢求速度,隻要能做出來就行。

  交了兩套設備的定金,出了鐵匠鋪,已經夕陽西下。其他的事隻能往明日安排了。回家路上李夕默默盤算著,核心設備正在打造中,接下來就是店鋪裝修,屯糧,釀酒,包裝,打廣告……這些都需要雇人,不然得把自己累死。

  “你知道在哪裏雇人?”李夕問道。

  “想雇多少人?”

  “先開一間鋪,至少得雇個6/7人吧。”

  “要雇人,在各坊貼布告即可。隻是我有些擔心……”李白的話,似乎有什麽顧慮。

  “擔心什麽?怕做不起來?”

  “這等好酒,哪會做不起來!我隻是擔心做起來之後,我們就要成為多少勢力的眼中釘了。”

  原來李白擔心的是這個。李夕在心裏安慰道:“既然要做,這一天遲早都是會來的。”

  “話雖如此,隻是我們現在底子不夠。即便酒好,與權貴較量也必定舉步維艱。所以我想與其雇人,倒不如借人!”

  “借人?找誰借?”

  “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四個字,讓李夕瞬間醍醐灌頂。

  對呀,事業剛起步最怕的就是對手來找麻煩、使陰招。現在讓玉真公主的人頂在前麵,明麵上就是玉真公主的產業。有皇帝胞妹這層身份在,想必沒有哪個門閥世家敢來招惹。再者玉真公主一心向道,不參與朝堂、宮廷的權鬥,她的產業自然也不會成為派係鬥爭的招風樹,相對安全。

  李夕一心想著自己的好酒能賺錢,卻沒想到這一層,忍不住讚道:“高!這招實在是高!給她一些幹股想必她會同意。那樣,我們隻需要在背後操控即可。”

  “那好,明日我們就去拜訪玉真公主!”

  正說話間已到了宅院外,隻見兩人正在門外,貌似一主一仆,鬼鬼祟祟的透過門縫往裏麵瞧。

  李白粗聲喝道:“汝是何人,在此作甚?”

  兩人被李白一吼,嚇得一個激靈,趕緊扭頭來看,接著便是拱手彎腰行禮。那貌似為主之人忙道:“在下盧府管家盧騰,有事要請教太白先生,敲門許久無人應,原來是太白先生還未到家!”

  “盧府管家?”兩人仔細一瞧,確實是去盧府赴宴所見到的盧府管家。那晚的住宿就是他親自安排的,所以有點印象。

  “找我有何事?”

  盧騰恭敬回道:“是這樣,我家家主品嚐了太白先生上次贈予的美酒,非常喜歡。但找遍長安的酒坊也找不到那般好酒來。所以來請教太白先生在何處得的那酒?”

  “看吧,送錢的來了!”李夕心中得意起來。

  “嗯。不過我們酒坊還未開業,先調調他的胃口再說。”

  “省得!”

  李夕略一思索,開口說道:“那酒名曰白酒,是一遊商售賣的。我也不知他現在何處了。不過想必他還在長安城,你隻要留意‘白酒’二字即可。”

  聽罷這話,盧騰喃喃自語道:“這卻難了,也不知何時能碰見。”

  他正要離開,又似乎想到什麽,忽的回過頭來:“久聞太白先生好酒,想必囤了不少。不知先生可否割愛,勻出一些給在下……”

  酒坊還未開就來錢了,豈能不收。李夕假裝遲疑一陣,然後回道:“也不知還剩多少,你且稍等。”

  盧騰一聽可能還真有,頓時歡喜,連道:“那就有勞太白先生了!”

  盧騰等在門口,李夕李白開門進屋。五兒正在庖廚蒸酒,忙的熱火朝天,難怪連有人敲門都沒聽見。

  見李白進了庖廚,五兒忙迎上來:“阿郎回來了!奴今日又新蒸了些酒。隻是這竹管有些跑汽了,得的酒沒有往日多。”

  李白看五兒忙的滿頭是汗,實在辛苦。遂寬慰道:“不妨事,我們的酒坊等幾日就能開業了,也用不上這個了!”

  “真的?阿郎沒騙我吧?”五兒激動的快要蹦起來。自家阿郎馬上就要開酒坊賺大錢,她的工錢豈不得翻上兩倍!

  “騙你作甚。”李白一麵說,一麵去看五兒新蒸的酒,約有小兩壇。湊在壇口一聞,忍不住又要流口水。

  “這酒比上次送他的要濃不少吧。十千一鬥賣他不合適吧?”李白聞著濃濃的酒香,在心裏爭詢李夕的意見。

  李夕倒忘了這茬。現在反複蒸餾所得的酒,可比上次單次蒸餾的酒又要好上許多,十千一鬥那可虧大發了。於是心裏回道:“嗯,這酒現在還不能賣給他。隻把第一遍蒸的酒給他些。上次送的就是那種!”

  說罷,兩人動手把五兒隻蒸了一遍的酒液裝了一小壇(約有1000毫升),送給還在院門口等候的盧騰二人。

  盧騰接過一聞,果然比長安所有酒坊的酒都要香濃,忙不迭的道謝、並問多少錢。

  李夕收了2貫錢。那盧騰付了錢,讓仆人捧著酒壇,喜滋滋的去了。

  兩人關門回屋,把2貫錢盡數給了五兒。這小丫頭最近蒸酒辛苦,確實得加工錢。

  五兒歡天喜地,把2貫錢和帶回來的金錠分別藏好,才又說道:“今日又有兩家送來請帖,阿郎去不去!”

  李白回道:“這種事,再不去了。”

  又在心裏警告李夕:“可別再想把我灌醉了偷溜去,酒坊馬上開起來,不愁這點錢。”

  “咳,哪能呢,我又不是見錢眼開的人!”李夕馬上是要賺大錢的人,自然也不會再為這種錢奔波。

  五兒聽阿郎說不去,小聲問道:“阿郎既去了盧府,別的府不去,不太好吧?”

  李白略思片刻,“這樣,你把那隻蒸了一遍的酒裝上幾壇送去。就說你阿郎近日忙碌聖人交代的事務,抽不開身,還請他們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