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說服袁紹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6      字數:2583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1008章 說服袁紹

  袁紹嘴角掛著笑容,便道:“說吧,你所為何來?

  諸葛亮微微欠身,便道:“陛下,在下這一次作為魏楚兩國的使臣,便是代表兩國,希望和晉國結為盟友,守望相助。如今局勢,不同於以往。曾經魏國、晉國,實力強大。但如今不論是晉國,亦或是魏國,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魏王和楚公希望,兩國能真正的結盟,互為盟友。

  袁紹聽到後,卻是眼眸眯起。

  互為盟友!

  這就意味著,一旦魏國遭到攻打,袁紹得發兵襄助。

  袁紹內心,其實不願意和張繡為敵。

  諸葛亮見袁紹臉上神色不定,便知道袁紹肯定是有猶豫,便道:“陛下,當今天下,已經是秦國獨大的局麵。值此之際,莫非你認為,晉國還能獨存嗎?如果魏國滅了,恐怕晉國,也是難以獨寸的。當然,如果晉國不準備抗衡張繡,不準備和張繡死戰。那麽,在下倒是沒什麽多說的。

  袁紹哼了聲,說道:“我晉國和秦國,有仇恨不共戴天,生死決不罷休。

  諸葛亮笑道:“陛下英明!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既如此,那麽陛下是讚同雙方結盟嗎?

  “讚同!

  袁紹略作沉吟,還是應下。

  反正先應下,也不是什麽壞事,影響不到什麽局麵。

  諸葛亮心思通透,自是清楚袁紹的心思,他正色道:“陛下,既然是守望相助結盟。那麽如果單純普通的結盟,其實意義不大。如今魏王和楚公一致認為,唯有效仿先秦之時,各出兵力,交由統一之人執掌,如此才是最有利於抵擋的辦法。

  刷!

  袁紹麵色微變。

  他登時就變了麵色,原本他的意思是,大家就口頭上結盟,依舊猶如之前一樣,我願意支援你,那就發兵馳援你。我不願意馳援你,那我就不馳援你,一切全看個人。

  如今,卻是不一樣。

  這是要各自交出兵力,等於是失去了先前的自由決斷。

  袁紹心中卻是抵觸,所以開口道:“孔明,結盟可以,但雙方如果要各自出兵,然後交由一人執掌,依我看,這有些不妥當。

  諸葛亮道:“陛下既然願意結盟,為什麽認為不妥呢?甚至於在下認為,張繡一旦收兵後,下一步要攻打的,就是晉國,莫非陛下還不做準備嗎?

  袁紹笑道:“張繡北上,恐怕第一個攻打的,就是曹魏,而不是我晉國吧。

  “陛下繆矣!

  諸葛亮自信從容的說話。

  他正色道:“在下之所以這麽判斷,有三個原因。

  袁紹說道:“願聞其詳!

  他倒是要聽一聽,諸葛亮能說出什麽花來。袁紹本身,是認為張繡覆滅了吳國後,下一步肯定是攻打魏國,而不是攻打他的晉國,這是他的判斷。

  諸葛亮正色道:“第一,在張繡的眼中,晉國更好攻打,魏國是硬骨頭。張繡和晉國交戰,尤其上一次迫使陛下交出郭圖,整個晉國一方,不曾真正開戰。尤其此前有大晉銀行的事情,張繡的內心,必定認為晉國軟弱可欺。反觀魏國和楚國,曹操即使陷入困境,但卻是死戰到底,曹魏上下,以及我楚國上下,都是戮力同心,要和張繡死戰。

  袁紹哼了聲,說道:“我袁紹的實力,不懼張繡。

  諸葛亮道:“不懼是陛下的事情,在下自是清楚,晉國實力強大,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抵擋張繡的進攻。可是在張繡的眼中,發生了郭圖的事情後,他就是認為,晉國軟弱可欺。因為,這就是張繡內心的想法。

  袁紹聽到後,一時間也沉默下來。

  他也無法反駁。

  畢竟他和曹操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他麵對張繡的大軍逼迫,直接認慫,然後交出了手中的郭圖,換來了張繡的退軍。

  曹操卻是死戰到底。

  誰都清楚曹魏是硬骨頭。

  所以諸葛亮依據這一事情做出判斷,認定張繡首要是攻打晉國,也並沒有錯誤。

  諸葛亮繼續道:“第二,鄴城是晉國的國都,距離秦國更近。從河內郡發兵,要攻打鄴城,沒有長途跋涉,也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也不需要足夠長的後勤補給線。但是在魏國,卻是不一樣。即使如今兗州、豫州落入張繡的手中,可是,各地依舊有反對張繡的聲音,許多竄入山野的軍隊,時不時就要出來劫掠,以至於張繡如果攻打青州,那麽後勤補給線很長,非常的危險。這一緣由,便是我的第二個判斷。

  袁紹黑著臉,內心也是緊張起來。

  因為諸葛亮的話,他認為有一定的道理,綜合上麵的兩個因素,張繡攻打晉國,那麽是極為有利於張繡的,所以這個時候的袁紹,便是緊張起來。

  沮授把諸葛亮的話聽在耳中,心中讚歎諸葛亮的機智。

  事實上,沮授卻是認為,即使諸葛亮的話有道理,可實際上,張繡卻也未必會出兵攻打晉國,因為張繡出兵,一向是無常無定,本就是沒有定下的。

  料不準張繡的心思。

  不過沮授沒有反駁諸葛亮,因為在沮授的內心,他是希望能抵擋張繡的。唯有擋住了張繡的攻勢,那麽,才有緩和的機會,晉國才有生存下來的機會。

  這就是沮授的意願。

  沮授是主戰派。

  袁紹主動問道:“孔明,這第三個緣由呢?

  諸葛亮臉上掛著自信的神情,便又說道:“這第三個緣由,便是晉國境內,有張繡作亂的基礎。整個晉國因為大晉銀行的事情,百姓民心很亂。隻要張繡煽動一番,極可能有百姓作亂。反倒是魏國境內,上下一心,百姓都願意追隨魏王死守。所以張繡稍稍煽動亂局,那麽晉國的局勢,就有利於張繡進攻。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張繡一樣是首選攻打晉國。

  袁紹麵色一黑。

  作為一國的帝王,袁紹自是清楚晉國的情況,所以他清楚諸葛亮的話沒有錯。尤其自從大晉銀行的事情後,整個晉國上下一直都有人上竄下跳的作亂,這是一直都沒有平息的。

  諸葛亮眼見袁紹麵色沉下來,知道袁紹已經相信了七八分,甚至知道自己恐嚇住了袁紹,便順勢再度道:“陛下,所以我認為張繡,肯定是首要發兵攻打晉國。而魏國是最不願意眼看著晉國落敗的,因為一旦晉國落敗,魏國便是孤立無援。事實上,對於晉國也是一樣。一旦魏國落陷,晉國也就是孤立無援。在這樣的前提下,晉國也長久不了。所以魏王和楚國公聯袂安排在下作為使節,特地前來拜見陛下,希望促成雙方的結盟。

  袁紹的目光,卻是落在了沮授的身上,說道:“沮卿,你怎麽看?

  沮授是晉國的重臣,是袁紹的心腹。

  他相信沮授。

  沮授神色恭敬,正色道:“陛下,關於諸葛孔明的一番分析,我是讚同的。因為不論是晉國,亦或是魏國,都是唇亡齒寒。事實上雙方各自出兵,然後交由統一的人坐鎮指揮,這是最合適的辦法,陛下,臣讚同這一建議。

  袁紹點了點頭,便不再多言,而是陷入了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