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拍馬屁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6      字數:2574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1007章 拍馬屁

  沮授一邊走,還在一邊告誡諸葛亮,說道:“孔明啊,如今陛下,對於戰事頗為敏感。所以你見到了陛下,即使要促成三家的聯盟,也必須要仔細斟酌,切勿令陛下動怒。一旦惹怒了陛下,到時候,恐怕我都保不下你。因為陛下如今,很有些捉摸不定。

  諸葛亮笑道:“多謝沮公!

  一聽沮授的話,諸葛亮更是清楚,這晉國的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因為晉國表麵上底子厚實,可實際上,晉國的君王卻失去了鬥誌,已經被張繡打怕了。

  這樣的晉國不堪一擊,這也是晉國衰落的緣由。

  諸葛亮和沮授聊著天,不多時,就已經來到了皇宮外麵。如今沮授要入宮,根本就不需要稟報,可以直接入宮。

  這是沮授的特權。

  沮授帶著諸葛亮進入,來到大殿中,便吩咐內侍去通報。

  今天的袁紹,倒是沒有在後宮女人堆中轉悠,畢竟他也上了年紀,連續旦旦而伐,身體已經是遭不住,所以今天在寢宮休息。聽到沮授求見,袁紹也是徑直來到前殿中,他落座後,問道:“沮卿,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沮授擺手指著諸葛亮,道:“陛下,這是魏楚兩國的使臣諸葛亮,如今,諸葛亮奉魏王和楚公的命令,特地來見陛下。

  袁紹審視著眼前的諸葛亮。

  他自己年輕的時候,便是一個翩翩君子般的人,身材雄偉高大,相貌堂堂。如今見到俊朗的諸葛亮,心生好感,也是頗為讚許。

  袁紹在打量諸葛亮時,諸葛亮也平視注意著袁紹。

  這些年,諸葛亮雖說不曾見過袁紹,但袁紹的事跡,諸葛亮是聽過的。如今見到袁紹,他眼中的袁紹,眼眶微紅,眼中有血絲,眼睛下麵掛著濃濃的眼袋,臉上布滿了褶皺,已經頗為蒼老。

  給人一種遲暮之感。

  袁紹和曹操,那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兩人的年歲相差不多。

  雖說曹操蒼老,但給人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給人一種銳步可擋的銳氣。即使曹操蒼老,卻是老當益壯,讓人不敢輕視,更讓人不敢小覷。

  可袁紹卻是不一樣。

  袁紹處處透著頹廢,透著萎靡,讓人感受不到曾經身為一方梟雄的桀驁和傲氣。

  這是諸葛亮的感官。

  不過諸葛亮卻也是沒有表露心中所想,躬身行禮,說道:“諸葛亮,拜見陛下。

  袁紹頷首道:“你代表了魏王和楚公來,是兩國的使臣。可是據朕所知,如今的楚國故地,都已經落入了張繡的掌控中。楚國,還存在嗎?

  雖說外麵的事情,袁紹不怎麽操心,也不去管,但對於外界消息,他卻也是知曉的。

  一開始,便是敲打。

  袁紹倒是要看看,諸葛亮會怎麽回答。

  諸葛亮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陛下,雖說豫州落入張繡的掌控中,但楚國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因為楚國故地在豫州,更因為楚公在。隻要楚公在,楚國就在。隻要楚公在,楚國的人心就在。所以我楚國,依舊是存在的。

  “好一張利嘴!

  袁紹一捋頜下的胡須,臉上有讚許神情。

  袁紹再度道:“朕聽聞,曹操死去後,是曹昂繼承魏國的基業。你追隨劉備,一直在曹昂的麾下,肯定熟悉曹昂。你倒是說一說,曹昂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個人。

  諸葛亮正色道:“回稟陛下,如今的魏王,絲毫不亞於已故的魏王曹操。曹操在世時,厲兵秣馬,整頓軍隊;如今的魏王曹昂,更是親自參與操練士兵,和士兵共甘共苦,令將士信服,上下一心。

  “曹操在世時,禮賢下士,招攬無數賢才,任賢用能,國家昌盛。如今的魏王曹昂,不僅是親自招攬人才,還和投奔的賢才抵足長談,令一個個賢才歸心。

  “尤其是,魏王曹昂精力旺盛,勵精圖治。

  “魏王令魏國上下一心,所以如今的魏國,實力強大,並不亞於曾經。

  諸葛亮侃侃而談,正色道:“要我說如今的魏王,是不亞於先魏王曹操的。尤其魏王禮賢下士,令人欽佩。縱然是我諸葛亮,也挑不出刺來。

  袁紹聽了後,倒是有些不服氣,說道:“那麽你看朕的兒子袁尚和曹昂,這兩人相互比較一下,孰優孰劣呢?

  諸葛亮聽得心頭冷笑。

  袁尚這草包!

  對於袁尚在晉國的所作所為,諸葛亮即使遠在兗州,那也是知道的。大晉銀行的覆滅,有袁尚的參與,甚至於袁尚親自屠戮了百姓。至於郭圖的釋放,也有袁尚的參與。這袁尚看似是精明,實際上卻是一個無能之輩。

  和曹昂相比,袁尚差遠了。

  不過這樣的話語,諸葛亮卻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他這麽說了,那麽袁紹的內心,恐怕是很大一個疙瘩,甚至於要聯合也不可能。

  諸葛亮輕笑道:“依在下觀之,如今的太子袁尚,還是比不得曹昂。

  袁紹臉色頓時垮了下去。

  哪個父母不愛子呢?

  袁紹也是一樣的,尤其他器重袁尚,認為袁尚像他。他袁紹,是比曹操精明的,甚至曹操死了,他都依舊還在。他和曹操這一輩是這樣,到了袁尚和曹昂這一輩,所以袁紹的內心,依舊是認為袁尚比曹昂更強。

  這是袁紹的想法。

  不過袁紹也沒有直接這麽說,而是詢問道:“孔明既然這麽說,那肯定有理由。朕倒是好奇了,朕的太子袁尚,哪裏不如曹昂了。

  諸葛亮心中嘲諷袁紹。

  自己兒子是一個草包,卻認為是一個寶,他是瞧不起的。

  諸葛亮心如明鏡,可臉上卻掛著笑容,不卑不亢道:“陛下,在下之所以說太子不如魏王,原因很簡單,太子如今,也僅僅是太子,沒有真正的治理一國,體會不到一國的艱難。

  “而如今的魏王,卻是治理整個魏國,每日要處理無數的政務。所以太子所不如的,那就是曆練。他缺少了人情世故的曆練,缺少了獨自麵對決斷時的勇氣曆練,缺少了真正執掌一國的曆練。

  “這樣的曆練,並非是三言兩語能闡述清楚的,而是隻有親自參與,而是隻有真正決斷了,才深知不容易。

  “正如陛下執掌晉國,為太子遮擋了無數的風霜雨雪,讓太子無憂無愁。這治理一國的不容易,誰又知道陛下的心酸,誰又知道陛下的不容易呢?

  諸葛亮繼續道:“這樣的不容易,唯有一國之主才能體會到。所以,我說太子不如魏王,這是雙方各自位置所決斷了的。

  “哈哈哈……

  袁紹聽完後,忽然就大笑了起來。

  臉上盡是讚許。

  先前,他不喜諸葛亮的話,是因為他認為諸葛亮看不起袁尚。但如今諸葛亮說了,袁紹覺得是這麽一個道理,而且諸葛亮也說到了他的心坎上去,這治理一國的心酸和不容易,隻有他自己才能體會到。

  袁紹看向諸葛亮,已經是引為知己。

  沮授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卻是感慨,諸葛亮的這一張嘴,的確是厲害,三言兩語,就已經讓袁紹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