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純粹的人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6      字數:2694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862章 純粹的人

  任安思慮一番後,搖頭道:“益州境內,雖說有諸多的名士,更有許多飽學之士。但大多數人,都已經在秦王麾下出仕。

  “至於其餘的人,雖說都準備出仕,但讓他們組建書院,肯定不行。

  “當前的情況,隻能請殿下安排人擔任書院的院長。老朽聽聞長安書院內,有楊彪、司馬防等諸多名士大儒,秦王隨便抽調一人,就可以擔任書院的院長。

  任安道:“如此,益州境內的書院,就能夠建立起來。

  張繡頓時笑了。

  眼前的任安,真是一個純純君子,沒有半點的私心。

  張繡道:“既然定祖公這麽說,本王修書一封,傳信給長安書院,令書院的大儒,前來益州辦學,主持益州書院的事情。

  任安捋須道:“大善!

  張繡道:“定祖公來有兩件事,那麽第二件事呢?

  任安正色道:“老朽來的第二件事,是關於南蠻人的事情。

  張繡的臉上透著一絲冷意,沉聲道:“定祖公是聽聞本王屠戮南蠻人,如今來邛都縣,準備為南蠻人鳴不平。甚至於定祖公認為,本王殺過過甚了嗎?

  “非也!

  任安搖頭說話。

  張繡臉色稍緩,問道:“哦,本王願聞其詳。

  對屠戮南蠻人的事情,張繡沒有半點的悔意。因為他就是要屠戮南蠻人,讓整個益州南麵各郡的蠻人,以及其餘的一些山中野人知道,一旦出山劫掠漢人百姓,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要殺雞駭猴。

  這一點,不容置喙!

  任安神情柔和,不急不緩道:“老朽年輕時,曾遊曆益州南麵各地,親眼見證南麵各地的漢人百姓,日子頗為清苦。

  “原本他們的日子,就過得不怎麽好。時不時的,還有南蠻人出山劫掠,導致百姓更是雪上加霜,日子過得艱難。

  “秦王屠戮南蠻人,震懾所有的南蠻,是應有之意。

  “這是應該做的。

  任安正色道:“老朽要提及的,是涉及到南蠻人的治理,以及涉及到整個益州南麵的穩定。除非秦王能滅掉整個南蠻族群,令南蠻絕跡。

  “可無數的南蠻人,藏身山中,許多人不曾出山。

  “要滅南蠻,並不容易。

  “所以老朽的建議,是以霸道手段掃蕩劫掠漢人百姓的南蠻人,也就是先前秦王屠戮蠻人的手段。如今,再以王道手段,令其餘沒有出山的南蠻人歸附。

  “恩威並用,王道為主,霸道為輔,才是長久之道。

  任安道:“所以老朽認為,秦王屠戮南蠻人後,可以頒布相應柔和的政策,給予南蠻人諸多好處,鼓勵南蠻人出山,令其歸附。如此,才能逐漸瓦解南蠻作亂的事情。否則仇恨不止,益州南麵永無寧日。

  張繡聽到後,微微頷首。

  任安再度道:“說起來,原本老朽南下麵見秦王,隻有第一件事情的。因為進入越嶲郡後,聽聞秦王斬殺數萬南蠻人,才偶有所感。若是老朽所言不妥,請秦王權當是老年人的羅嗦話語,一笑置之。

  張繡卻是麵色肅然,一派敬重的神情。

  任安所言,是老成之謀。

  治理一國的政事,本就是陰陽相濟,王霸相輔才是長久之道。

  張繡對任安這樣的人,印象很是不錯。因為任安不曾倚老賣老,也不是要教訓張繡,而是真誠為張繡考慮。

  所以張繡的態度,也緩和下來,微笑道:“定祖公的一番勸諫,張繡銘記在心,多謝定祖公一番好意。

  任安道:“秦王謬讚!

  張繡道:“定祖公剛才的一番言論,堪稱是晨鍾暮鼓。定祖公精通治理之道,能夠治理地方的。如今我這身邊,正需要像定祖公這樣的定海神針,不知道定祖公可願意離開益州,前往長安,在我麾下任職。

  任安搖頭道:“秦王好意,老朽心領。奈何,老朽一把年紀,已經難以再折騰。老朽心願,是在書院中傳道授業,便心滿意足。

  “唉,可惜了!

  張繡搖頭歎息。

  實際上,對於任安這樣純粹的人,他是極為喜歡的。這樣的人心無旁騖,做事情更可靠,也更讓人放心。

  任安道:“老朽一把年紀,也不知道能活多長時間。就算是到秦王的麾下任職,也是浪費糧食和光陰。與其如此,不如傳道授業。

  張繡道:“定祖公宏願,令人佩服。

  兩人又交談了一番話,任安卻沒有多逗留,就起身告辭。

  張繡也沒有耽擱時間,當即便書信一封,讓王越交給錦衣衛,以最快的速度傳回長安去,交給徐庶,讓徐庶和長安書院的楊彪對接,以便於安排在益州建立書院的事情。

  不過這事情,張繡卻是做了一定的調整。

  既然是建立書院,就不僅局限於益州,而是涼州、荊州等地,都要納入,都要建立直屬於長安書院的書院,才能最大限度的培養士子。

  這是張繡的安排。

  把這事情處理好後,張繡暫時倒是閑了下來。

  張頜、張任的軍隊在邛都縣休整後,一切恢複了平靜。張繡暫時駐紮了三天時間,算是給費青站台,等邛都縣一切穩定下來,張繡帶兵北上,不再南下犍為郡、牂柯郡等地。

  涉及到這些地方的討伐,張繡不準備親自帶兵。

  這些地方地處偏僻,就算是要討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要耗費無數的時間,所以張繡不願意在這些事情上耗費時間。

  大軍一路北上,當張繡抵達成都時,國淵已經抵達。

  國淵是新任的益州刺史。

  國淵對於治理地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策略。尤其如今的益州,徹底歸順張繡,所以國淵對於整個益州的情況,並不怎麽擔心。

  他上任後,快速摸底了解情況,對一個個頒布的政策做出調整。

  張繡和國淵匯合後,詢問五溪蠻的事情,最後道:“關於益州的治理,漢中有閻圃,巴郡有法正,越嶲郡有費青,其餘各郡也都已經做出了調整。如今的益州境內,根基不差。最大的問題,在於道路交通的問題。你在任上,爭取把這一事情解決好。

  國淵道:“殿下放心,卑職自當全力以赴。益州各郡各地的交通問題,卑職了解清楚後,會統籌規劃,不會令殿下失望。

  張繡正色道:“我相信你!

  張繡和國淵交談時,軍隊則是暫時駐紮下來。

  等張繡和國淵交談完,國淵離開後,張繡把龐統和司馬懿兩人喊來。

  張繡沉聲道:“如今益州境內,雖說已經平定。但實際上,益州各地還有諸多地方,是沒有平定的。譬如犍為郡、牂柯郡,甚至是南方的各地,都需要平定。

  “此番北上,必須留下一軍,坐鎮成都。

  張繡道:“你們有什麽建議?

  龐統正色道:“殿下,卑職認為可以留下張任將軍鎮守。第一,張任是殿下的師兄,有這一層關係,殿下能放心。第二,張任的士兵,多是益州的士兵。他們是本土人。如果讓他們長途跋涉離開也不妥。所以卑職認為,留下張任坐鎮最合適。

  司馬懿道:“卑職讚同龐尚書的建議,張任為人忠誠不二,且善於帶兵打仗。讓他坐鎮成都,再調兵掃蕩各方,是最合適的安排。

  張繡聽到後,也是讚同。

  他和兩人商議了一番細節後,便讓兩人退下,安排把張任和嚴顏請到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