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五年之約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6      字數:2483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861章 五年之約

  張繡眼中也流露出讚許神色。

  費青此人,不簡單。

  因為費青的整個計劃,是環環相扣的。通過第一和第二兩個方案,大規模發展越嶲郡的經濟。而第三個方案,則確保各地能互通,這是確保物品能販賣出去的關鍵。

  事實上費青的每一個方案,詳細安排下去,那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都不簡單。要真正落實這三件事,沒有一定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完成。

  張繡回到坐席地上,看著跪在地上的費青,道:“你且起來說話。

  “謝殿下!

  費青站起身,內心鬆了口氣。

  安全了。

  他清楚自己安全了。

  同樣的,他也清楚眼前的張繡,不是和稀泥的人,是準備真正治理地方。否則,單憑剛才他的一番話,不可能讓他免罪。

  事實上先前他的所說,是他多年來,在越嶲郡構思的治理方案。隻是劉焉、劉璋執政時,擔心他實力坐大,都不願意給予支持。

  如今,張繡卻是不同。

  費青的內心隱隱間,又有期待,因為他或許能夠在越嶲郡施展抱負。

  張繡的手擱在案桌上,輕輕敲打,詢問道:“如果你繼續治理越嶲郡,幾年之內,能完成你的執政方案?

  “短則五年,長則七年。

  費青都想不想,直接回答。

  這是他預估的時間。

  早些年的時候,他認為三年之內,能按照他的方案進行。可實際上,他後麵見得多了,知道了地方的很多問題,也就清楚要治理地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張繡思索一番,沉聲道:“如果你五年之內,能按照你的方案治理好越嶲郡,本王調你入長安為官。如果你七年之內,能夠完成方案,本王調你為益州刺史,管轄一州之地。

  “你所需的錢財,本王給你。

  “此番剿滅孟獒、木鹿大王等南蠻軍隊,在城內搜出大批錢財珍寶。這些錢財珍寶,本王分文不取,全部留在府庫,供你使用。

  “如此,你可能辦到?

  張繡開口詢問,因為在當前的情況下,有孟獒、木鹿大王、朵思大王等人搜刮來的錢財、糧食等,足夠作為啟動的資金,足夠費青周轉。

  費青道:“殿下放心,下官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殿下厚望。

  張繡擺了擺手,便轉身退下。

  對張繡來說,如果費青真的能令越嶲郡大治,那麽給予費青重用是值得的。因為如今的越嶲郡,地處南邊,且有諸多的蠻人,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事情。

  毫不客氣的說,比法正的難度更大。

  法正所在的巴郡之地,畢竟還比較太平,蠻人很少,治理起來相對方便。

  越嶲郡卻不一樣。

  這裏許多地方人煙稀少,主要的人口是集中在城鎮的。

  張繡相當於是種下了一顆種子,希望能在越嶲郡生根發芽。他安排完費青的事情,沒有在太守府逗留,直接帶著王越、鄧展等人離開,徑直到軍營去。

  這是給費青騰地方。

  讓費青能坐鎮太守府,快速的撥亂反正。

  如今的越嶲郡,沒有大問題,隻需要一點點的調整即可。

  回到營地,張繡在中軍大帳處理政務的時候,王越進入稟報道:“殿下,任安求見。

  張繡聽到後,眉頭上揚。

  任安是益州人,漢末的大儒。雖說任安的名聲,比不得鄭玄之類的,但實際上在整個益州來說,任安是最大的大儒。

  任安如今已經七十開外,抵近八十歲。這樣的人,便等於是人瑞,可以見官不拜。隻是張繡有些意外,沒想到任安竟然到越嶲郡來。

  尤其任安一直在綿竹隱居,以教授學問。整個益州境內,無數的士子,都是任安的門生,說他在益州境內,門生故吏遍布各郡,那是絲毫不稀奇的。

  張繡心中一思忖,便起身道:“走吧,本王親自出迎。

  “喏!

  王越應下,隨張繡一起走出營地。

  張繡走出營地後,不多時,便已經到了營地門口。他的目光,落在一位身著粗布麻衣,相貌清臒,頭發稀疏,背脊略微佝僂的老者身上。

  此人是任安。

  雖說任安頭發稀疏,身著粗布麻衣,但一身上下,收拾得整整齊齊,很是整潔。

  張繡見到任安,拱手道:“張繡,見過定祖公!

  任安,字定祖。

  張繡熟悉曆史,自是知曉任安的表字。以他秦王的身份,稱呼任安為定祖公,那便是看給足了任安臉麵。

  任安拱手還禮,鄭重道:“老朽見過秦王。

  張繡擺手道:“定祖公,請!

  “請!

  任安擺手。

  他麵帶笑容,且聲音渾厚,絲毫不見蒼老的跡象,給人中氣十足的感覺。甚至於他一身上下,自有一股儒雅的氣度。

  這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表現。

  張繡帶著任安來到營帳中,賓主落座。張繡沒有兜圈子,直接問道:“定祖公在綿竹隱居講學,傳道授業,怎麽南下越嶲郡了。

  任安捋須一笑,道:“好叫秦王知悉,老朽來越嶲郡,有兩件事。事實上原本,隻有一件事情的。如今,卻是有兩件事。

  張繡道:“定祖公但說無妨!

  任安正色道:“第一件事,是關於開科取士的事情。老朽聽門下的士子說,殿下在長安建立長安書院,廣招士子,讓他們參加科舉。不知道我益州境內,何時才會開科取士呢?

  張繡說道:“定祖公勿急,此事已經在進行。

  任安頷首道:“殿下欲招攬天下人才,但僅僅隻有長安一座書院,卻是遠遠不夠。老朽懇切希望,殿下能在益州境內,設立書院,負責傳道授業。老朽雖說隱居講學,但畢竟一人之力不足。如果益州境內,有官府辦立的書院,對我益州士子,必定大有裨益。

  張繡順勢道:“定祖公所言,極為有理。設立書院,廣招士子,這是應有之意。本王倒是希望,定祖公能出任院長,執掌書院。

  任安搖頭道:“殿下,老朽願意在書院中執教,傳道授業。可作為院長,卻是不必。老朽如今年歲漸長,記性也不怎麽好。到晚上,甚至數次如廁小解。人老了,沒有足夠的精力。院長人選,殿下安排人即可。老朽願意執教,以貢獻微薄之力。

  張繡聽完後,知曉任安是真心實意。

  這是一個沒什麽私心的人。

  張繡很敬重,說道:“既然定祖公這麽說了,本王不強求。不過定祖公在益州多年,熟悉情況。而官府要籌建書院,不知道定祖公,可有作為書院院長的人選?

  任安聽到後,微微皺起眉頭。他如果推薦人選,一旦張繡采納,就容易被人認為,他這是故意為安排書院院長來的。

  他推薦的,是和他關係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