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一鍋端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0-08-31 18:25      字數:2709
  網 ,最快更新最強兵王闖三國</a>最新章節!

  第396章 一鍋端

  張繡伸手托起司馬朗,神情欣喜,說道:“伯達歸順,本將麾下又多了一個人才。有伯達在,本將治理地方便更輕鬆了。

  司馬朗心中一動。

  他聽到張繡的話,分明是要讓他治理地方。

  張繡繼續道:“如今本將掌控的弘農郡,暫缺太守一職。等溫縣的戰事結束,伯達便前往弘農郡任職,執掌弘農郡,你意下如何?

  刷!

  司馬朗麵色,激動起來。

  對於司馬朗來說,他此前也就擔任了一個下縣的縣令,境內貧瘠,百姓稀少。因為患病辭官,才回到家中修養。

  按照司馬朗如今的年齡,要擔任一郡太守,那是不可能的。在正常的情況下,沒有幾年十年積累資曆,不可能擔任太守。

  可在張繡這裏,他直接就是弘農郡太守。

  而擔任一郡太守,對司馬朗是考驗,也是司馬朗的機遇。

  換做是袁術的任命,就算袁術任命司馬朗擔任一州的刺史,司馬朗都不會應下。因為袁術本身就風雨飄搖,是不可靠的。

  張繡這裏不同。

  張繡的每一步,都極為穩健。

  張繡西拒韓遂,東敗曹操,北抗張揚,如今拿下了關中地區,根基極為穩固。

  在張繡麾下,不擔心朝不保夕。所以司馬朗對於自己能擔任一郡的太守,是極為激動的。事實上如果不是張繡的麾下人才缺少,不可能讓司馬朗擔任一郡的太守。

  司馬朗深吸口氣,平複了內心激動的情緒,拱手道:“主公所托,卑職定不負主公厚望。三年,三年之內,卑職會讓弘農郡富庶繁華。

  張繡道:“本將給你三年!

  “謝主公!

  司馬朗臉上滿是感激的神色。

  士為知己者死!

  他能為張繡效力,能得到張繡的器重,司馬朗自當為張繡盡忠竭力。

  忽然,司馬朗道:“主公,因為家父在許都任職,家中我最年長,家中的一切,都是我在操持。此番我要到弘農郡赴任,沒有時間教導家中的幼弟,也沒有時間管教他們。

  “故而卑職懇請,家中的眾人,舉家前往長安。

  “一方麵,是利於他們開拓眼界,見識大世麵。另一方麵,也是讓他們不必留在溫縣,避免在溫縣遇到危險。

  司馬朗提出了請求。

  張繡聽到後,心中笑了,舉家搬遷是司馬朗故意為之,是專門把家中弟子送到長安,以讓張繡安心。當然,也有剛才司馬朗提及的原因。

  所有原因疊加在一起,促使司馬朗希望把家中子弟,都遷往長安。

  對家中的兄弟,司馬朗不擔心。

  因為他在弘農郡盡忠職守,張繡肯定會全力照拂的。

  這是司馬朗篤定的。

  張繡心中一動,正色道:“我記得伯達的二弟司馬仲達,如今也不小。論及年齡,差不多有十七八歲,對吧?

  “是!

  司馬朗點頭回答。

  這一刻,司馬朗有些疑惑。

  張繡問二弟做什麽?

  司馬朗清楚自己的二弟天資聰穎,熟讀兵法謀略,是一個極有主見的。隻是司馬懿秉性謹慎,做事惜身,太過於考慮自身。

  對這一點,司馬朗曾提及過,但沒有多言。

  他的兄弟,有他自己的路。

  司馬朗能管的,就是不讓一眾兄弟路走偏,不至於為非作歹。

  張繡解釋道:“我軍中的龐統,是我最倚重的謀士之一。雖說龐統相貌平平,且性情頗為桀驁,但能力出眾,曆經了無數的大小戰事。

  “論年齡,和仲達相當。

  “在仲達的這個年齡,龐統得了無數的曆練。

  “同樣的道理,我希望仲達能得到更多的曆練,能成為利國利民的人才。我可以把仲達帶在身邊,讓他隨我參讚軍務。

  張繡說道:“雖說不能給予他重任,但至少,能讓他早些曆練,伯達以為如何?

  張繡提出了想法。

  正所謂投桃報李,司馬朗願意把家人遷往長安,他自是給予足夠的重視。

  所以,他把司馬懿帶在身邊。

  最重要的是,這也有利於張繡培養司馬懿。

  這是一箭雙雕的事情。

  司馬朗一聽到張繡的話,心中也為司馬懿歡喜起來。他並不懷疑張繡的意圖,因為司馬家沒有張繡要謀劃的東西,也不值得張繡如此作態。

  唯一的原因,是張繡真器重司馬家,願意培養司馬懿。

  司馬朗沒有任何的猶豫,當即就說道:“主公的心意,卑職替仲達接受了。仲達的事情,卑職回家後就安排。

  “好!

  張繡點頭應下。

  對張繡來說,能提前招攬司馬懿,對他將來的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把司馬家一鍋端,便多了一批人才。

  龐統、司馬懿等人,那都是一時的俊傑。這些人一起,足以保證張繡這個體係的興盛。因為老一輩的人中有賈詡,稍稍年輕的有李儒,其次還有劉巴、徐庶等人。

  最年輕的則屬龐統、司馬懿等人。

  這樣的人才構架,至少保證張繡在未來三十年,都不缺少頂尖人才。

  能形成良性循環。

  這時候,司馬家的私兵走來,稟報道:“大公子,族中武士的損失統計出來了。這一戰,我們司馬家參戰兩千人,戰死一千六百七十八人,重傷一百一十五人,輕傷兩百零七人。

  司馬朗聞言,神情黯然。

  折損太大了。

  重傷的人幾乎就廢了。

  張繡接過話,果斷道:“司馬家私兵的撫恤和嘉獎,由我軍中負責。司馬家的人為民為國,滿門忠烈,本將會安排人,告知溫縣的萬千百姓,令百姓知悉,不使英雄死得默默無聞。

  司馬朗臉上浮現出感激神色,道:“主公隆恩,司馬家感激不盡。

  張繡道:“英雄當有英雄的待遇,我是武人出身,深知作為武夫的不容易。我能做的,就是不讓武人蒙塵。

  司馬朗鄭重道:“多謝主公。

  頓了頓,司馬朗道:“卑職先回家,處理完家中的事情,再來覲見主公。

  “好!

  張繡點了點頭。

  司馬朗帶著一個個受傷的司馬家私兵離開,這時候張繡的身邊,也有一名小校返回。

  小校來到張繡的身旁,稟報道:“將軍,此戰我們折損八十六人,雖有士兵輕傷,但總體沒什麽影響。

  “這一戰,我們近乎全殲所有的匈奴人。除了此前攻城損失的匈奴人,我們斬殺的匈奴人,多達四千餘人。

  小校很是興奮,說道:“真正逃走的匈奴人,不會超過一百人。

  張繡道:“殺得好!

  小校再度道:“除此外,將軍斬殺了匈奴的大單於於扶羅,還殺了於扶羅的兒子劉豹。這兩人,盡皆死在將軍的手中。

  頓了頓,小校道:“如今溫縣城外,有近萬的匈奴人屍體。這些屍體,是全部火化,還是全部埋藏了呢?

  張繡眼神銳利,吩咐道:“不火化,也不掩埋,全部築京觀。

  築京觀,是將匈奴人的屍體堆積在道路的兩旁,蓋土夯實,形成金字塔一樣的土堆,以懲戒來侵犯的敵人,同時告慰死去的英靈。

  小校聞言,身子一震。

  他的臉上露出歡喜神情,當即安排了下去。

  時間不長,張繡要把匈奴人的屍體築京觀的消息,徹底傳遍了軍中。所有士兵聞言,都歡呼鼓舞,因為對溫縣死守的士兵而言,這是極大的鼓舞。

  也是對死者最大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