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命堪險,吳王尋
作者:客心爭日月      更新:2020-08-31 13:31      字數:2577
  煙霧繚繞的景不見,遠山本該是空蒙瀲灩的態,如今卻被黑幕蒙了塵,有的隻是更長漏永的夜晚,被仇恨蒙了心的旅人。

  落墮的夜雨帶來無邊的落寞與寂寥,潑下的水是無情中更添悲情,驚風亂氈塵間土,鐫鏤的窗牖已是破敗不堪,難再重補。

  世間之人大抵如此,往往是乾坤為圈,畫地為牢,將己身囚於無盡的深淵,尋著些不相幹的事物擾了凡心。

  “你怎知令尊未有謀逆之舉,若心中的信念崩塌,你又當如何?”

  蕭青婉出聲清冷,她既敢如此說,必然不怕激怒了他,反遭迫害,如同那人所說自己尚且還有利用價值,隻吳王真的會來嗎?

  那人聽之卻是怒上心頭,雙眸染了猩紅一片,戾氣盡顯,隱約是殺機遺漏,如攜了箭矢銀弩般使人膽寒。

  倏爾抬手,竟是直接掐上了蕭青婉的玉頸,頃刻間是麵色漲紅,被捆綁的手是無處動彈,隻有發髻上的步搖珠玉擺動分毫。

  “吾父在朝中,無愧蒼生,亦對得起黎民,以己之力助山河太平更甚,絕不會行如此之事。

  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誹謗之臣,倚著自己的功,專做無恥肮髒之事,卻無人說出一句,到底是一丘之貉,沆瀣一氣。

  這世道不公,我又何須對他人友善。”

  他一字一句道,兩齒咯噔作響,夾著詈言一道噴出,顯然是氣極,可那手卻絲毫未有鬆懈之象。

  縱使如此,也難消心中塊壘。

  “你放開我,若是殿下來了,你何以威脅他?”

  運起氣力,才堪堪吐出這句,是極微薄的氣息,仿若隨時便可氣盡而絕,月墜花落。

  “你的命我何須憐惜,我自可取了你的命,讓他嚐嚐失去摯愛的滋味。”

  那人一聲冷笑,極其可怖,連著手上的力度也是加大了幾分,蕭青婉再無力掙紮,竟是閉上眼,隻能是聽天命了。

  “阿堯,你不可如此,讓他親眼瞧著所愛之人倒在自己麵前,那種錐心蝕骨的痛不正是你所希望看到的。”

  阿璿上前妄圖掰開他那緊掐著蕭青婉玉頸的手,其實她哪裏是如此打算,隻是不希望阿堯越走越錯,最終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阿堯男子聽之,卻是手越來越鬆,眼瞧著蕭青婉的氣息愈弱,阿璿極力一掰,終究使他的手離了去。

  蕭青婉終於是複得生機,可卻因此而暈了過去,身子倒在了地上。

  此間的夜是無可消愁的天,雨勢仍舊不減,但雷聲卻是不在,兩人坐於一旁,阿璿卻是依偎於男子身旁,如此當真是情意愈濃。

  這裏殺意漸消,將雜事拋去,已是慢慢歸於平靜,吳王府中閣樓之上卻是來回踱步聲此起彼伏。

  “吳王兄,你倒是說句話,如此走來走去,我瞧著煩得緊。”

  孟玄陌坐在一旁,照舊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仿若外事盡皆與他無關。

  “這人也不知什麽來頭,竟是尋你明日午時往那城南的破廟去一趟,且單單要你一人前往。

  小弟想著,定是衝著你來的,應當是某個仇家。”

  孟玄陌瞧著吳王手中握住的那張小字條,掀了眼皮,又道出了一句話。

  “笑話,本王此間二十餘載,向來是循規蹈矩,從未得罪過任何人,又怎會是仇家。”

  吳王垂眸,顧看孟玄陌一眼,冷冷出聲,將心底的擔憂狠狠壓下,以求麵上的寧靜。

  “紅塵世事紛擾,苦情悲情者甚多,你縱使未曾得罪過人,也難逃被算計的命運,理之一字向來是說不清。”

  孟玄陌歎了一口氣,方才舒暢分毫,遙想當年朝中蜚短流長甚多,言其父對今上頗有微詞。

  再加上剛硬直率的性子,於仕途官場者實無益,這才早早得歸了鄉,也算是落得善終吧。

  本該是做南來北往無拘管的鷗鷺,卻生生的將自己困在了這地,當起了相思易結固難解的鷓鴣,此後人間煙火隻為她而綻放。

  吳王凝睇好半晌,在他眼底繪成一道光,這一刻竟是看不透到底是恨還是抒懷的話。

  “明日你可要去?”

  孟玄陌終究還是問出了這句話,隻這還不如莫問,於理都是廢話。

  “去,自然是要去的,於公於私本王都應該前往,明日你不用隨我一道,本王自己去會會他。”

  是更深的黑夜,卻無人能夠入眠,雨漸漸小了下來,等待著天明的人卻一刻也坐不住。

  翌日,雲光熹微,晨煙裏透著重重水霧,顯然是雨停之後的態,葉上綴著珠子般的水。

  郊外清新空靈一片天,慣是使人舒緩的氣息,煙嵐雲岫,洲渚林薄縱使擅長水墨丹青的行家,也是難以描摹此般意境。

  此地適合人漫步,但行走的人卻是顧著未完成的事,吳王今兒是起了一大早,隻隨意著了一件墨色便服,是為著那樁事。

  破廟之地離此已是不遠,說著隻他一人前往,還偏就如此,旁人未得他令,誰敢跟隨,孟玄陌亦是不敢。

  隻需往前轉過一道灣,便可到了,隻如今下了一夜雨,行過綠葉之間沾得黑色衣角下濕了一片,又踩在泥濘地,雲履底下定是早已沾了不少。

  即便如此模樣,亦不能阻其前進的步伐,隻他心底仍舊憂心一片,不知她可有用膳,何時這路途變得如此之長,竟是走不到盡頭。

  終於轉過那道灣,行過草色青翠的小道,遠遠望著那處破廟,竟已是如此衰敗,他無法想象將人困在此處一夜,是何種感受。

  走近一看,屋簷下隻懸著一塊搖搖欲墜的匾額,想是年代久遠,如今已是看不出上麵的字樣。

  恰在這時,阿堯從裏頭走了出來,兩道目光遙遙相望,恰似狹路相逢的人兩生厭惡,而那人眸中卻透著嗜血的寒涼。

  吳王走了過去,還未到跟前,一道聲音便拋了出來。

  “吳王殿下可算來,終究是讓在下好等啊。”

  那人嗤了一抹笑,是陰陽怪氣的語調,斂了眸中的晦暗與嗜殺的惡,卻處處勻著寒意,自眉間到嘴鼻,無不露著怪異。

  吳王隻往前走,不去接他的話,亦不奇怪那人為何會知道他的身份,敢做這種刀口上舔血的勾當,定然是將底細查了一遍。

  “不知本王與閣下有何仇何怨,竟使得你劫了內妻來迫?”

  吳王問了這一句,隻如何看來都像是伏低做小的態,若不是牽絆於此,何須這般。

  那人沒有理他,隻徑直往內走去,寂靜空野到底也是不適合談話。

  吳王心內了然,跟著他往內走去,此刻哪裏見著阿璿,隻蕭青婉一人在此。

  與昨日一般無二,手腳盡皆被束縛,嘴中還塞了一塊白色的布條,竟是連說話也被限製。

  仍舊是那倒在地上的姿態,吳王隻瞥一眼,眸中放出了一道光,麵上掀不起一絲波瀾。

  然則心中是慌得緊,但此情此景,此時此刻,他隻得保持鎮定。

  將情思繾綣藏納於心間不腐,如今取出的是那該有的傲然。

  “十四年前的楊家,不知吳王殿下可還記得?”

  那人回首,瞧他麵上神色,終究什麽也未看出,隻冷冷拋出這句,靜待他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