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上哪說理去?
作者:塞上野鶴      更新:2020-08-29 18:34      字數:3613
  經過之前的凶險經曆,這一次楊二十並不著急,他引導著好不容易再次出現的小火龍,緩慢遊走在氣脈百穴之間。

  這樣反倒使他心神平穩,真氣不再渙散。

  他得小心翼翼的摸清這個小家夥的脾氣,要不然還像之前那樣,真氣不受控製,可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

  而這個幾乎呈模糊透明狀態的小火龍,隻要不受少年意念催促,它就像一個新生嬰兒一般,懵懵懂懂,在少年體內的每一處竅穴內都要停留一下,似乎在尋找一處合適的棲身之所。

  走完一圈之後,火龍最終停留在少年小腹丹田位置,似乎對那裏最為滿意。

  當楊二十不再對它運氣引導的時候,它就趴在少年丹田氣海之內,昏昏欲睡,倒是有幾分可愛模樣。

  少年始終靜立在竹樓內,等他收回心神的時候,已經是月掛中天的大半夜,除了雙腿有些許酸麻之外,這一次他竟然沒有感受到絲毫的寒冷。

  二樓的老人,其實也是這時候才真正收回了全部的外放氣機,他輕輕點頭,合眼而眠。

  楊二十也回到竹床,他仔細思考著白天在體內發生的各種情景,隻要他閉眼凝神就能夠快速凝聚起來體內那一口真氣,但那條小火龍似乎不是一直存在在他體內,而是需要他先行運行真氣,它才會慢慢浮現出來。

  少年再次閉目凝神,果然丹田氣海已經不見火龍蹤影。

  少年大致明白了其中關節,便也睡去。

  接下來的時間,少年便又開啟了深居簡出的枯燥日子,每日除了一日三餐和睡覺之外,其餘時間就一直呆在竹樓運氣練功。

  隻是這種枯燥對於少年來說,何嚐又不是一種安靜的享受,他能感覺到,每時每刻他的身體都在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正如雒九天當初所說那樣,武人達到二品混元境以後,便能將生生不息的天地靈氣納為己有,滋潤體魄。

  火龍在他氣脈之間遊走,就像是人類行走在一條條蜿蜒相連的山洞裏,而他體內的每一條“山洞”,少年都能看的清楚,堅如磐石,還泛著一絲紅光。

  每一次他指引著火龍運行完成一個周天以後,都有一種身體越發輕盈的感受,簡直妙不可言。

  時間來到盛夏,山穀酷熱難耐,連鳥鳴都變的低沉了幾分,白猿也會時常來到竹樓,躺在地上舒服的睡一覺,但它不會打攪少年練功,身在竹樓的少年已經不會感覺到絲毫的寒冷,反而時刻清涼舒爽。

  這幾個月堅持下來,小火龍在他內體的運行速度已經加快了很多,而他與火龍之間也慢慢的養出了些許親近與默契,有時候他隻需要指引火龍行走一半,剩下的路程,火龍便可自行完成,隻是速度較慢而已,不過少年已經很知足了。

  更讓他開心的一點是,如今的火龍已經不再消失,即便楊二十不催動真氣指引著火龍運行,它也一直盤踞在少年小腹丹田氣海之內。

  不知是不是少年產生了錯覺,他甚至能感覺到,有時候火龍會催促他抓緊帶它運行,這個小家夥也比一開始凝實了許多,不再那麽模糊透明,但還是沒有長大一點。

  少年更不著急,獨孤橫第一天就告訴過他,練武之人不可好高騖遠,老人說的每一句話,他都銘記在心。

  不光是因為老人是一位站在山巔的入神境強者,更主要是少年覺得,老人已經是世間為數不多真正為他著想的人,就這麽簡單!

  少年離開竹樓,來到山穀,這是他幾個月以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出門散步。

  夏日空氣灼熱,就像他蒸熟米飯之後,從鍋內冒出的熱氣一般,但他每一次呼吸,都好像有一絲說不清楚的東西被丹田之內的火龍吸收。

  楊二十繼續前走,自從走出竹樓以後,他的每一步都變的輕靈起來,似乎就跟漂浮在水麵一般。

  少年開始閉眼而行,並且緩緩聚起體內真氣,喚醒火龍。

  他瞬間睜眼,滿臉的不可思議。

  因為來到山穀以後,火龍的運行速度何止是數倍的增加,簡直就是從一個剛會走路的孩提直接變成了急速奔跑的少年。

  這就是老人讓他在竹樓練功所帶來的顯著裨益。

  少年提氣前奔,這一次,他居然隻用了五步,就登上了一棵大樹。

  或者說,他已經是真正的一口氣掠上了枝頭!

  老人也走出竹樓,來到山穀,看著樹頂的少年,再次點頭。

  這個少年,何嚐又不是帶給他這位山巔境的大宗師一個又一個驚喜。

  少年直接躍下枝頭,輕巧落地,來到老人麵前,彎腰行禮。

  老人看著這個來到橫山一年多個頭拔高了不少的孩子,從他一開始的黝黑皮膚,慢慢變白,再次變黑,直到現在又變白,他目光讚賞,開口說道“混元已成。”

  少年低頭說道“弟子永記師父教導之恩。”

  老人搖頭一笑,“皮毛而已。”

  少年不明就裏。

  老人繼續說道“習武之人大多不明就裏,一個剛入武道門徑的江湖武人,就開始貪心各種拳法劍譜秘籍,殊不知,他們連劍都拿不穩,又如何一心二用。”

  “哪怕一個普通的金剛境武夫,都不一定能夠真正提起劍氣!這一點,北方天池劍宗就做的很好,他們門內弟子,若不達到元丹境,便此生不可提劍。”

  少年點頭記下。

  老人氣勢逐漸變得威嚴起來,再次說道“今日,我傳你一套自創拳法,此拳名為‘神搖拳’,顧名思義,你若將此拳法練至大成,即便是一品煉神境武人,也能打的他心神搖擺。”

  “你切看好!”

  說完,老人開始一招一式為少年演練起來。

  老人身形飄忽,章法不定,時而躍起,時而掠地,但他雙拳始終連綿不斷,猶如戰場擂鼓,拳拳氣勢攀升,威嚴疊加,一往無前。

  打完一遍,老人回到少年麵前,問道“可曾領悟?”

  少年先是閉眼凝思,然後睜眼回答“弟子魯鈍,隻記下不到一半。”

  老人點頭不語,再次演練一遍。

  這一次少年回答“隻記住一半。”

  於是老人不厭其煩的一次次為山穀少年演練這自創“神搖拳”。

  直到楊二十閉眼半個鍾頭之後,睜開眼睛說道“弟子已全部記下。”

  老人才抖摟衣袖重新回到少年身邊。

  “拳由人發,意為神牽,每一拳打出的不光是氣力,更重要的是氣勢,一往無前,身前無物,才是出拳之精髓。”

  “世間各般武藝,千變萬化,與人對敵之時,又有不同。清風山崗,我自巋然不動;千軍萬馬,我隻有一拳!”

  少年靜立原地,用心領悟著老人說出的每一句話。

  然後老人又說“接下來,你便跟白猿對練,拿它砥礪武道,提升境界,直至六境圓滿。”

  少年再次將老人說過的話和教他的拳法仔細回憶一遍,確保記住每一個細節,才回答道“弟子這就去找白猿。”

  老人卻擺手說道“不必浪費時間。”

  然後老人閉上眼睛,似乎在感應著什麽。

  忽然,遠在數座山峰之外躺在一棵大樹上麵的睡覺的白猿,渾身一抖,差點失去控製摔下樹枝,隨後它衝天而起,幾個呼吸之間就回到了山穀老人身旁。

  少年再次被驚駭到!

  難道這隻成精白猿已經和他師父心意相通?快要融為一體了?

  白猿回來之後,老人並未講話,它就已經看著少年點了點頭。

  老人緩緩走回竹樓,一路上好像在思考著一個什麽問題。

  少年看著白猿,嬉皮笑臉道“猿大哥,好久不見,竹樓內的果子都快要被我吃完了。”

  白猿當然不會理會這茬,它反而雙臂插在胸前,看著少年,隱隱有一種得逞的神色。

  少年瞬間感覺不對,然後就被他這個好久不見的猿大哥給一拳打飛出去。

  真他娘的別來無恙啊!

  但楊二十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在白猿一拳砸在他身上的時候,丹田內的那條渺小火龍,居然瞬間抬頭,然後他體內真氣流溢,似乎有一種要將他包裹在內的跡象。

  別說是他奇怪了,恐怕這時候連親自教他的獨孤橫,都無法斷定此時的楊二十到底該放在哪個境界。

  混元境當然是毋庸置疑!

  可他體內真氣化實的小火龍居然穩定了下來,盤踞在他的氣海之內,實在是匪夷所思。

  若說先天氣脈自通的天才武夫獨孤橫也見過幾個,那也不算太過稀奇,並且他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凝聚混元真氣之時,元丹境才能做到的心象火龍顯現,又作何解釋?

  就算少年的天賦根骨兩百年難得一見,從小氣脈全通的原因,再加上火靈果的功效,他體內真氣已經飽滿充裕,可以瞬間映射出心象火龍,那必然也會是曇花一現的光景,要想真正駕馭那條真氣化實的火龍,還是得等到氣海元丹生成,體內自成一座小天地後,達到真正的元丹境才可以。

  但是,當下的少年就是做到了!

  而且他還將那條幼小火龍安撫的很好。

  就算是一位剛剛達到六境的正常武夫,都不一定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就能做到如此之好吧!?

  這你讓一位經曆過大風大浪幾乎走到武道盡頭的山巔境宗師,上哪說理去?!

  於是,這時候的少年,即便由於煉氣時間較短的原因,無法徹底控製體內的充盈真氣,但是,有那條火龍坐鎮丹田氣海,無形中把持著少年體內已有雛形的那座小天地,才會有剛才至少金剛境才能做到的真氣護體!

  所以,這時候的少年應該是混元境,還是金剛境?還是元丹境呢?

  坐在竹樓內的老人始終無法得出一個確定的結論。

  不過,如果老人知道少年的父母是什麽人,他可能就稍微能夠想通一點了。

  那一對十幾年前那場除魔大戰中,大放異彩的年輕宗師,皆是不到及冠之年就踏入一品的天才,同樣,此時已經陰陽相隔的少年父母,先天氣脈全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