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丹田火龍
作者:塞上野鶴      更新:2020-08-29 18:34      字數:3928
  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的少年,騎著白虎,經曆了半月時光,悠閑的走過了一圈橫山。

  這一次,他隻是想看一看橫山的風景!

  回到離竹樓山穀最近的一座山頂之後,白虎就說什麽都不敢往前再走一步。

  少年隻好跳下虎背,拍了拍溫馴白虎的碩大腦袋,說道“虎兄,多謝你載我半月,從現在開始,咱們已經是過命的兄弟了,有空我會去看你的。”

  少年向白虎擺了擺手。

  苦命的白虎倒退而回,走下山峰以後,它咆哮一聲,沒入叢林。

  此時正是清晨,朝陽初升,楊二十靜靜站在山頂。

  朝氣蓬勃的少年,就像那一輪紅日一樣,冉冉升起!

  許久之後,少年回到山穀。

  麻衣老人也在竹樓外麵,好像就在等他。

  楊二十走向老人,恭敬行禮,說道“師父,弟子回來了。”

  老人看著少年,輕輕點頭,多日不見,十分滿意。

  隨後,老人席地而坐,對少年說道“你也坐下來。”

  少年微微一頓,盤腿坐在老人麵前的草地上。

  老人看著神情嚴肅的少年,微笑開口“二十,你可知我輩武夫,習武為何?”

  少年開始認真思考。

  對楊二十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此時坐在山穀之內,卻又不簡單了!

  老人提醒道“不必急於回答,想清楚再說。”

  少年有一種被夫子考較學問的感覺,他深吸一口氣,回答道“弟子曾在學塾念書的時候,夫子講過‘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輩習武之人更當如此。”

  獨孤橫輕輕一笑,說道“讀書人這一套最是酸不可耐。”

  少年眼神晦暗,不知如何作答。

  老人又問“告訴師父,你又為何用功練武。”

  楊二十略微一頓,還是脫口說道“弟子母親為奸人所殺,弟子用心練武,隻想將來為母親討回公道。”

  不料這一次老人卻點頭說道“可。”

  然後老人看向少年,似笑非笑,依然有一些詢問眼神!

  楊二十竟然有那麽一絲的恍惚,他想到了那對漢穀村莊要把他賣掉的人販子夫婦,還有風月樓後院那個算是他們半個恩人的敦厚漢子,想到了漢州城外那個寧白雪的高手叔叔,還有在上庸城裏雒九天帶他去看過的那個等著孫子回家的婆婆和那個給他饅頭的小二。

  少年生出一絲豪氣,再次回答“江湖好漢還當行俠仗義,鋤強扶弱。”

  老人點頭笑道“你有如此俠心,本屬難得。但你可知世間萬物皆有生存之道,就比如在這橫山之內,每時每刻,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都有弱肉強食的血腥廝殺,你若救了弱者,捕食者便要餓死,這又如何是好?”

  少年沉默不語,他從沒思考過這樣的問題。

  老人看著少年,繼續說道“佛家信奉因果,道家講究自然,讀書人張口便是道德;你受過儒家教育,本心淳善,但不知世道艱險,事事都要落到一個‘理’字上麵。”

  少年似有所悟,但仍不知此“理”落在何處!

  清風徐來,老人花白長須輕輕擺動,他好似看透少年的疑惑,指了指少年心口,微笑說道“理在你心中。”

  少年鄭重點頭,說道“謝過師父指點迷津。”

  春風滿麵,老人一瞬間好像回到了年輕時候,然後他緩緩抬頭,目光越過少年頭頂,看向遠方,繼而說道“那些腐儒有一句話講的還算不錯,我輩武道登山之人,除了與人講理之時要有理可講,其次便是‘為往聖繼傳絕學’。”

  老人好似融入春風一般,竟然緩緩升起三尺,就那麽臨空而坐,氣宇軒昂,不同凡響,他看向坐在地麵的少年,肅穆說道“今日我傳你橫山功法《太玄經》,你切用心記下。”

  “此功法本為八百年前飛升劍仙李太白所創,故而又叫《太白經》。”

  少年心中微微一動,想起了那個邋遢漢子,原來這橫山一脈果然是太白劍仙的後世傳人,但他還是將雙手放在腿麵,挺立身體,全神貫注,開始聆聽!

  老人提醒“拋卻雜念,閉上眼睛,認真感受。”

  接下來,老人每一句話都好像一股氣流衝入少年身體,迅速遊走在他的氣脈百穴之間,暢通無阻,路線十分靈妙;老人說出的每一個字,也像是刻在少年腦海一般;楊二十閉著眼睛,就像走進了自己的身體裏麵,他甚至能夠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脈搏跳動,不由自主的身體開始搖晃。

  就這樣,少年沉浸在太白功法的韻律之中,遊走在自己的氣脈百穴之間,感覺置身於一片汪洋大海,通體舒暢,漸漸的一條細小火龍開始出現,在他氣脈之中,猶如巡視領地一般,片刻之間,便走完他的渾身氣脈,最終停留在丹田之間。

  少年身體已經不再搖晃,反而倒像老僧入定一般,穩如泰山。

  這一次,少年自己引領著宛若淡薄霧氣的透明小火龍,按照剛才的路線,在他體內開始周天運行。

  也不知過了過久之後,少年就像做了一場大夢,緩緩睜開眼睛,已到黃昏時刻,而老人也早就不在他的眼前。

  少年再次閉上眼睛,用心感受著身體的變化,剛才那條火龍依然盤踞在丹田之內,隻是若隱如現,沒有他的意念催動,便不再穿行遊走。

  楊二十沒有繼續控製運行那條真氣凝聚幻化的幼小火龍,而是緩緩起身,漫步在山穀,感受著身體的微妙變化,似乎舉手投舉之間都輕盈了些許,有一種說不出的奇妙感受。

  難道我已經踏入二品?

  他再次將太玄經的內容默念一遍,牢記在心田。

  楊二十回到竹樓後麵的那間廚房,自己動手做了一頓晚飯,他依舊沒有去叫身在竹樓的獨孤橫,隻是照舊留了一半給老人。

  回到竹樓以後,寒氣透體,少年便坐在床上,開始練功!

  隻是,這一次少年閉上眼睛的時候,似乎就跟平日睡覺一樣,怎麽都找不見之前的那條細小火龍,甚至還有點無法凝聚起來體內那一口武夫真氣。

  他盤腿坐在竹床上麵,強行讓自己靜下心來,但依舊無法找到那條火龍,反而,越是這樣刻意,連那一口真氣都渙散不定,在他體內毫無章法的亂竄。

  在這猶如冰窖一般的竹樓之內,少年開始滿頭大汗,體內氣息混亂不堪,呼吸漸漸急促起來,連他不自覺的握緊拳頭咬牙打顫都不清楚。

  少年眉頭緊鎖,渾身顫抖,就像在承受著某種痛苦一樣。

  少年頭頂二樓,本來閉目打坐的老人獨孤橫,瞬間睜眼,身上一股漣漪蕩漾出去,透過竹樓直衝少年腦門。

  少年終於鬆開了緊握的拳頭,緩緩平靜下來,猛然睜開眼睛,就像做了一個極其殘酷的噩夢一般,他擦了擦頭上汗水,難以理解。

  而他隻是剛剛回到竹樓,坐在床上不過一刻鍾的時間,卻像是經曆了一場長途跋涉,唇幹舌燥,口渴難耐!

  楊二十不知道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情況,二樓的老人卻再清楚不過。

  少年先天氣脈全通,從出生開始,他的每一口呼吸就滋養著四肢百骸,又有來到橫山這一年多的磨練,再加上火靈果的滋潤,無形之中他的那一口武夫真氣早已凝聚而成。

  白天時候,老人見到少年為什麽情不自禁的點頭認可,就是因為此時的少年武膽飽滿,那一口武夫真氣也已經在他體內形成氣象,似乎有一種自入二品的氣勢。

  於是老人破天荒的做出一個決定,通過的他的心神指引,讓少年一步踏入混元境!

  當然一切都很順利。

  要知道,一個普通三境武夫,想凝聚那一口象征著踏入二品的武夫真氣,即便在功法指引下,也要數月時間!有些天賦不濟的武人,甚至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從煉體跨入煉氣。

  而那些不入流宗門內的普通武人,即便僥幸凝聚出了一口真氣,想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四境混元,那也還是需要不斷的運行真氣,直至達到心念一動真氣便遊遍所有貫通氣脈,可以完成一個小周天,才算真正進入了二品。

  世間武人千千萬,那些畢生無法凝聚出一口真氣,而被擋在二品門外的終生煉體武夫,更是不在少數!

  即便是獨孤橫他那位有點潑皮、但不可否認武學天賦出眾的四弟子雒九天,在遇到他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靠著自行摸索打通了全部氣脈的準四境武夫,那也是凝聚出體內真氣以後,靠著太玄經的指引,花去了一個多月時間,才算是勉強進入了混元境。

  可想而知,少年楊二十的天賦是有多麽的恐怖!

  更讓一位山巔境宗師震驚的是,少年不光在他的心神指引下快速完成了真氣周天運行,更加不可思議的竟然還幻化出了六境元丹才能做到的那條實質火龍!

  當然不是每一個元丹境武人真氣化虛為實以後都會變為火龍模樣,具體還是要根據各個武人的心象而定。就比如,據說那天池劍宗的每一個嫡傳子弟,達到元丹境以後,丹田內真氣所化的物象便是一把利劍!並且,這還與各門各派所修習的功法息息相關,楊二十當初在漢州城外所遇到的那群被白洛神用秘籍書頁打退的黑虎幫成員,若是有人能夠靠著那部旁門左道的功法秘籍達到元丹境後,真氣所化八成就是一頭齜牙咧嘴的黑虎了。

  恰恰問題就出在這裏!

  每一個練武之人為何又稱作“武道登山”,就是需要腳踏實地,一步步的往前走、往上爬,就像白猿當初讓少年一步步登上樹頂一樣,每一步都是一個積累和領悟的過程!

  沒有一蹴而就高手,隻有不自量力的死人!

  這個“死人”有可能就是因為達到二品煉氣以後,為了急於提升境界而不擇手段的走了一些歪門邪道的“捷徑”,導致無法控製體內真氣,走火入魔而亡!

  這就是剛才楊二十的危險境況。

  他一個剛剛摸到混元境門檻的半吊子二品,一上來就找六境元丹才能駕馭的真氣火龍,不是自找死路又是什麽?

  老人坐在竹樓內,輕輕歎息一聲,難道真的是拔苗助長了嗎?

  並不知情的少年楊二十,此時正踱步在一樓房間,手裏拿著一個白猿吃剩下的山果解渴,他心中不斷默念著刻在腦海裏的那篇太玄經。

  吃完兩個山果以後,少年突然以一個熟悉的姿勢站定在竹樓地板上,閉眼凝思。

  這個並不如何瀟灑的姿勢,正是他當初站在水潭石柱上硬抗瀑布的那個站姿。

  少年再次聚起體內真氣,從丹田開始,遊走氣脈。

  二樓老人,忽然撫須而笑,點頭認可,還有那麽一絲得意神色!

  因為,少年再次看到了那條猶如繡花針般細小的火龍。

  老人滿麵春風,來到竹樓後麵的廚房,吃起了少年為他準備的簡單飯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