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一場公子愛恨書
作者:韓十一陳延易      更新:2020-08-24 11:34      字數:3573
  五皇子回京後,王皇後隻在除夕家宴時見過他一麵,如果可能,她是恨不得永不見這個繼子的。然而她又不能丟了賢名,需得時時擺出慈愛的麵目來關懷這個元後嫡子。五皇子又從來不是識趣的,不肯與她演一出母慈子孝的戲碼,一向對她極為冷漠,那冷漠裏更透著幾分不加掩飾的鄙夷,這讓王皇後很嘔血。

  想到青州之事兜兜轉轉脫不了眼前這人的手筆,王皇後心裏便又恨上幾分,這次她便不想再敷衍,在台階前站定了,想要等著五皇子先上前請安。

  五皇子一步步上了漢白玉石階,卻恍若不曾見到王皇後一般,從她身旁走過,徑自到了禦書房門前。守門的太監不敢抬頭看皇後和皇子鬥法,忙躬身開了門,迎五皇子進去。

  五皇子的一隻腳剛踏入禦書房中,就聽身後王皇後壓抑著憤怒說道:“站住。”

  五皇子的腳步有一瞬的停頓,回頭望了王皇後一眼。

  王皇後今天不想再忍了,左右這個人也永遠不會視她為母後,語氣裏便帶出了這些年壓著的怒氣,“五皇子沒見到本宮嗎?身為皇子如此不知禮儀,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五皇子淡漠地道:“近年未聞有人在我母後的生辰和忌日執妾禮拜祭,我當宮中已無皇後。”說完,便不再理會王皇後,步入了禦書房。

  繼後需在元後的生辰和忌日,執妾禮攜子女拜祭元後。這規矩前些年王皇後還咬牙守著。近年來五皇子不在京中,她又覺地位穩固,不想再在楚氏麵前低一頭,每到楚氏的生辰和忌日,便托故身體不適,不再出席。如今卻被五皇子抓住把柄,反詰她不知禮在先。

  王皇後一時無言以對,待要再說話時,卻見五皇子已經進了禦書房,房門都已合得妥妥當當。像是那守門的小太監們也很怕王皇後追過去一般。

  皇上在禦書房內也隱約聽到了五皇子與王皇後所言,微皺眉頭,卻隻當自己沒有聽到,照舊手握著一本奏折,在上麵頗為認真的劃了幾筆。

  待到五皇子行過了禮,皇上才放下了奏折,抬眼瞧著眼前這個兒子。挺拔的身姿與劍眉星目都像了他外公,清冷高貴的氣質像了她已故的母後,怎麽瞧都不像自己的兒子。皇上心裏生出懊惱,偏要在他身上找出一絲與自己相像來,便越發仔細地打量他。

  五皇子在皇上平靜轉而皺眉轉而又變為平靜的情緒波動中始終保持著眼觀鼻鼻觀心的從容。他知道皇上為何如此,也從小到大習慣了。他也知道皇上如何變為平靜的,他隻有薄唇像了皇上。

  據說薄唇之人於情字上寡淡,從前他是信的。而今,卻不那麽信了。

  皇上端起手邊的茶盞,抿了一口,算是調整了情緒,父子兩個才算開始一問一答,把青州之事說了清楚。

  待到五皇子說道疑心北境與南境皆不穩妥時,皇上沉思道:“北魏與羌地暗中囤積戰備之資,若是兩國同時備戰,南北夾擊我大梁,局勢堪憂,隻是你可有實證?”

  五皇子稟道:“我令人留意藥材交易,方知還有行商在收購青蒿、常山。白芨是治療凍瘡的必備藥材,而青蒿、常山能防瘴氣之毒。北地戰時,將士有凍瘡之憂,西境樹高林茂,戰時需防瘴氣,平素這兩幾味藥材雖難得卻價格平穩,因所需有限。今年因商人囤積,價格翻了幾倍。雖無確實證據,卻需防範。望父皇明察。”

  皇上也覺此事甚重,即刻要傳戶部尚書戴醒來見。

  五皇子稟道:“不說白芨等藥材,單說鐵器與糧食的價格已漲了絕非幾日,多地百姓皆有察覺,為何對此卻一無所知?而薛甫良臨終血書不敢上奏,要讓兒子冒死進京伸冤,個中緣由……”

  皇上麵色陰沉,終究沒有傳戴醒進宮,說了句“朕自會查明”便讓五皇子退下了。

  五皇子知道皇帝手中有一支力量安插在民間,直接聽命於他,想是要調動這部分人去暗查。便領命告退,還沒出得禦書房,便又聽皇上問道:“此事你可曾告知北境與西境守將警惕?”

  五皇子停住腳步,轉身稟道:“未曾。”皇上雖心胸有限,卻在軍國大事上從不含糊,他無須擔心皇上為削弱楚家或韓家而瞞下此事,自也不必提前送出消息。

  皇上似在思量五皇子所言真假,片刻說道:“你回京也有段日子了,明日與你二哥一起上朝聽政吧,午後便去六部曆練,便從……吏部開始吧。”

  吏部主管官員選拔與升遷,關係重大。皇上派五皇子去吏部,也是有器重之意。

  然而五皇子卻躬身道:“父皇,兒臣想去工部曆練。”

  工部主管工程、水利以及山川菏澤利用,雖也重要,在六部裏卻算是冷衙門。皇上不料五皇子主動選擇了工部,不明其意,問道:“為何要到工部去?”

  五皇子道:“兒臣以為工部主管山川水利,又有督促百姓改良工具,屯田增產之責,關係重大,故而想去工部。”

  這回答雖然有些出乎皇上意料,卻也合情合理。畢竟他這次能查到民間有囤積物資的跡象,也說明他對民生屬實有些關注。愛民是明君必須具備的品質,皇上想到這裏便生出幾分讚許,即刻允了。

  於是不僅應了,還賞賜了幾箱番邦進獻的貢品。五皇子聽聞有番邦進貢,便又著意討了些番邦植物種子,意欲帶到工部去。

  還沒上任便想著辦實事,皇上想起來又在下午來禦書房奏事的大臣們麵前讚了五皇子幾句。也有炫耀他兒子務實愛民,他教導有方之意。

  五皇子開始上朝聽政以及將到工部曆練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後宮前朝。

  王皇後摔了幾件她一向珍愛的擺件,還有一件是封後時禦賜的。王丞相對手下辦事不利屢次被五皇子反擊成功甚為不滿。最為煩惱的是二皇子,他自小被這個嫡後所出的聰慧五弟壓了一頭,如今又要與他一同朝堂聽政,頓覺明日灰暗無光。好在他的王妃王希姝賢惠,好生開解了他一番。

  王希姝雖是王希媛一母所生的長姐,性格卻與她截然不同,一向溫柔賢惠,安靜少言,與母親和妹妹的潑辣全不沾邊。二皇子也是真心喜歡這個表妹,自覺人生最得意事便是娶了賢妻,其他事情委實沒把握勝五皇子一籌。

  韓十一得到消息的時候,到不以為意,以五皇子的智計,這也是早晚的事。隻是她好奇的是皇上對五皇子的態度,多半不像民間傳得那般不待見,不過此事也得見著了真人才算數,她麵聖的機會又不多。

  自從被林禳無意中說破是女兒身之後,韓十一的日子便過得不輕鬆,被人抓到把柄的感覺實在被動,令她很是壓抑。如今回京了,回到她的定國公府裏,才算輕鬆了幾分,飽餐一頓久違的美食後,她決定放下筷子找點樂子去。收拾一下王仲鈺便是個不錯的樂子。

  這晚韓十一到了五更天才睡下,一直伏案奮筆疾書,寫了一出大戲,戲名便叫作《貴公子之青樓愛恨書》。大意講得是某朝宰輔家的二公子,不愛功名愛美人,每日流連青樓,把青樓女子們的愛恨故事都寫成了戲本子。

  第二天韓十一醒來,便派人出去請戲班子,著實篩選了幾個名角,命他們將這出戲練熟,三日後在國子監外的鳴鑼開演。因不放心,韓十一還每日必到戲班子裏督促下進度,糾正下戲文,當真是頗為忙碌。

  五皇子不知韓十一如此之忙,隻知她回京後便沒再露麵。心下便極為不喜,連第二天朝堂聽政完勝他二皇兄也不曾令他高興幾分。隻是眾人皆看不出他心中氣悶,隻因他數年如一日便是這張麵無表情的冷淡樣子,委實不容易辨別悲喜。皆當他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些許得意完全不形於色,有大氣度。

  有大氣度的五皇子在第三天的時候已經很是氣惱。於是派寄野去瞧瞧韓世子在府裏忙些什麽。寄野回來報,韓世子在忙著看排演小戲,親寫了一篇有關王仲鈺的話本子。五皇子當即便把墨硯砸了。

  五皇子砸東西,這是從未有過的大事。

  寄野覺得自己是個講義氣的人,於是在韓十一被傳來齊王府時,覺得有必要提醒下韓世子,情況堪憂。

  韓十一進到五皇子書房的時候,深覺寄野把情況說的過於嚴重了。五皇子分明端坐在窗前的榻上,翻看一本發黃的冊子。想是看得十分投入,連她進門來端端正正地躬身行禮都未曾留意到。

  若是以往,韓十一定會想個小主意使五皇子注意到自己,如今不同了,她便要謹慎幾分,便老老實實地垂手站在一旁。隻是枯站著畢竟難捱,於是她便腦中籌劃著下午小戲上演時王仲鈺會是怎樣的形容?是覺得丟臉?大約不會,那人臉皮一向很厚,幾乎能和她媲美了。

  想到這裏,便有幾分得意,臉容便帶出了幾分笑意。這笑意便刺了五皇子的眼,“啪”地將手中的書丟在榻上,抬眼冷冷望著韓十一,“韓世子這幾日心情不錯啊?”

  韓十一斂容道:“托殿下的福,臣一切安好。”

  大約是京城水土好,更可能是夥食好的緣故,韓十一這兩天粉麵桃花,氣色不是一般的好。見五皇子不說話,便抬眼望過來,剪水雙眸奪人心魂。

  五皇子也正目不轉睛地瞧著韓十一,眼光幽深,眼裏情緒莫名,兩人就這樣有些突然地四目相對了,又都覺得這對視似有幾分不妥,幾乎同時別開了目光。

  五皇子心裏的火氣消失不見,他有些頹唐地想,他大約是離不開眼前這個人了,隻想她一直在自己身邊就好。

  韓十一想起了她幼時養的一隻小狗崽,每每望著她時,眼睛便是這般含著兩汪泉水樣潤潤地,讓人分外憐惜。五皇子此時的眼光便如那總是有點子憂傷的小狗崽一般,這個發現委實驚悚,韓十一抿著唇,苦想對策。當初是怎麽安撫那小狗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