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年代文的渣知青(3)
作者:爾卿      更新:2020-08-18 06:29      字數:3309
  大人們那麽激動, 小孩子受了影響,有些要哭不哭的, 看向蘇澤適的眼神帶著戒備。

  也是,一個陌生的“叔叔”與自己的家人吵起來了,世界裏非黑即白的孩子自然會維護親近的人,這算是對原主的懲罰,卻報應到了蘇澤適頭上。

  雖說是縣城醫院,實際上也就是一棟小樓,整體環境不敢恭維。但在此時,已經是賀家能夠找到的最好的地方了。

  醫生出來,一家人立馬圍上去,“怎麽樣了,腿還能好嗎?”看著一身白大褂的醫生,賀母也不敢伸手隨便扯人家。

  “放心吧,要是將養得好就不會有大問題”,注意到他們衣服鞋子上的泥巴, 醫生也反應過來, “要是沒有條件, 躺在床上養養也行。”

  這個時候的農村, 誰家的病人能夠養得好呢, 不幹活已經是不得了的事了。

  住院的錢是賀保軍找人借的, 蘇澤適也從他們口中知道大嫂是回家拿錢去了。

  要說賀父當了那麽多年大隊長,現在又是村長,稍微靈活一些一家人不說過的多麽富足,比一般人家還是會好一些的。但賀父卻不是個以公謀私的人,借著便利幫兒子討到了一個木材廠報名指標還因為賀保軍隻上過小學放掉了。

  據蘇澤適推測,劇情中應該就是因為賀父回家後也不能靜養才落下了殘疾的。

  這次他摔斷腿就是因為幫忙抬石頭的時候摔的, 本來身為村長的賀父隻要負責監工就好了,無奈他看到有個年輕人崴了腳,好心幫忙自己卻摔溝裏去了。

  幾個人進了病房看賀父,他已經醒了,隻是還不能動。

  “你就是多管閑事,人家年輕人都端不動的大石頭你湊上去逞什麽能?”此時賀母已經想不起來要給丈夫留麵子了,她也知道賀父的毛病,忍不住抱怨。

  蘇澤適站在後麵,等母子三人都說過話了才上前,“爸,我回來了,您放心吧。”除了這個,他也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麽比較合適。

  見到他,賀父的情緒顯然有些激動,哪怕動不了也瞪大了眼睛盯著他。

  女兒嫁給他還給生了兩個孩子,結果卻幾年不見人影。知道他自己要讀書,不說給多少錢,關心一下總是要的吧?

  想想這幾年小枝過的日子,病房裏的人都是心裏火直往上衝。他們對賀小枝再好也是條件有限,何況她嫂子明裏暗裏的有意見,村裏人再刺激一番,頭兩年小枝隔幾天哭一場,受了多少委屈?

  既然賀父已經醒了,賀母也有心情罵人了,叉著腰就想數落蘇澤適。

  蘇澤適知道他們心裏有氣,但在病房裏說這些顯然不合適,便示意跟他們出去說。

  最後,幾人商量著讓賀小枝留在病房,賀母和賀保軍都跟著出去。留在蘇澤適視線中的,是關門那一瞬間賀小枝眼中的擔憂。

  就連他也沒想到,委屈了那麽久的賀小枝此時居然不是覺得痛快,反而擔心他被罵慘了。或許有一些他先前說的讓她去上學的原因,但僅僅這樣一件事情便贏得原諒,更多的還是因為賀小枝的善良。

  這樣的性格,讓蘇澤適覺得窩心。

  可能賀小枝存在不夠精明、不夠獨立、瞻前顧後等一係列的毛病,但這些在蘇澤適看來都沒有那麽重要。人的性格是可以根據他所處的環境和麵臨的人事物改變的,本性的善惡卻改變不了。善良,很多時候都是值得被珍視的品質。

  站在了花壇邊,沒有猶豫地,蘇澤適掏了六十元錢遞給了賀母,“媽,這些錢先拿去看看給爸買點什麽好吧。”不是他舍不得,而是因為他來得太匆忙,短時間內也沒有辦法掙到一大筆錢,給出的六十應該足夠賀父醫藥費了。

  賀母一把將錢抓了過去,“怎麽?是出什麽事了讓你這麽個死了的人又活過來了?”

  錢,是蘇澤適欠她女兒的,養孩子就沒有不要錢的。可這並不代表光是錢就夠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隻當蘇澤適死了。

  隊裏有幾個知青在當地安家落戶,孩子也幾歲了,可上了大學卻說走就走。有人去城裏找到人,結果回來說人家已經什麽“自由戀愛”了。

  賀家人一度擔心蘇澤適就是這樣的人,還想著要去找他算賬,沒想到人自己回來了,這倒讓他們覺得舒服了些,至少可以安心地聽他說話。

  經過這段時間的冷靜,賀保軍不再想打架,隻是問他,“你回來幹什麽的?想領玲玲和晨晨走肯定是不行的”。

  蘇曉玲、蘇曉晨,這還是原主給起的名字呢。剛成為父親時原主對兩個孩子是疼愛的,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點點慈愛終究比不上他對富足生活的追求。

  蘇澤適知道,原主從前段時間便明裏暗裏地追求何佳瑤,最近都快得逞了。他現在突然抽身,回去後可能還會遇上一點麻煩,但他覺得還不到最壞的程度。

  搖搖頭,蘇澤適正經道,“媽,大哥,我這次回來不僅想帶兩個孩子走,也想帶小枝走。”

  既然已經開口,索性直接說清楚,“你們放心,現在房子已經可以租了,小枝要是願意,我們一家人就在學校租個房子,她複習,我讀書。”

  “那你們怎麽生活?坐吃山空不是辦法的”,沒有拒絕他的提議,賀母想的是他們哪裏來的錢生活。

  她可是聽人說了,城裏喝口水都要錢,女婿怎麽能養活一家子?在這個時候的人們看來,安安心心地讀書才是正道理,打工什麽的都是不務正業。

  但蘇澤適有自己的想法,原主分數不是最好的,選擇了外語專業。該學的他已經學過了,想幫忙翻譯點東西還是可以的。

  實在不行,他還能靠著投稿去報紙或雜誌掙些稿費。至於全天打工他是沒想過的,畢竟他還沒畢業,該去的課還是要去,文憑作為敲門磚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這些話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就成了,“現在大學生還是值錢的,我平常在學校裏幫忙做事,能養得起一家人。”

  不是他不想解釋清楚,可賀母他們什麽都不懂,說多了恐怕他們反而覺得他在騙人。說學校就不一樣了,父輩對老師和學校有一種天然的信任。

  果然,他這樣一說賀母安心了些,“既然你是這樣打算的,那你們夫妻兩個商量吧,實在不行把孩子留在家裏我們照看。”

  她是希望女兒能跟著進程的,能考上大學最好,至少不能長期分居兩地。

  現在她看出來了,這個女婿不是個簡單的,女兒考慮的事情沒他多,要是出個意外她在身邊還能早些知道。

  賀家人都知道了小夫妻倆沒領證,賀母狀似無意地提起,“這幾天沒什麽事,你和小枝先吧結婚證領了吧”。她活了一輩子,女婿玩的這點小把戲什麽意思不用想都知道,可既然他有心回來,就不必要將遮羞布扯了。

  “這個是自然的,我請了幾天假,該準備的是要準備好”,蘇澤適就是這樣打算的,不管他和賀小枝今後會遇到什麽事,他至少要做到問心無愧。

  至於原主做的虧心事,他會承擔起責任,卻並不代表他真的承認就是他做的。

  此時已近夜晚,賀父暫時不能出院,他們便留下了賀保軍照看,賀母領著他們回了家。

  說是回家拿錢,下午和大嫂卻沒有去醫院,見他們回家,先行出聲,“媽,小妹,你們回來啦,下午小柱一直鬧,我這就沒出門,”轉眼見到了蘇澤適,“這不是妹夫嗎?怎麽回來了?”

  其實她是動了心思讓賀小枝嫁給她娘家表弟的,她認為弟弟沒什麽不好的,就是父母嬌慣了些,加上身體不好才沒娶上媳婦,也不嫌棄小姑子帶兩個孩子,再合適沒有了。

  千算萬算沒算到這個知青居然回來了,她就是不想再白白養著小姑子和兩個孩子才動了心思的,還為此和丈夫吵了幾次架,差點動手。

  蘇澤適想也知道賀大嫂不是那麽無私的人,這三年留妻兒在家,想必她已經忍不住了。

  不過這也正常,賀家雖然條件相對好些,可也沒到天天吃肉的地步。原主問都沒問過一句,她有意見也是正常的。是以,他語氣如常,“嫂子,是我,回來是想接小枝和孩子走的。”

  聽到這話,賀大嫂眼神亮了,顧不上婆婆的白眼,雙手在身前的圍布上擦了擦,“不多留幾天啊?”語氣裏卻盡是迫不及待。

  沒理她話裏話外趕人的意思,蘇澤適麵色如常,“假期就一個星期,等爸好點了我們再走。”

  “幹什麽呢,老了老了連口熱飯都吃不上了是吧?”賀母都快發飆了。

  婆媳就沒有幾個對盤的,賀母老早就覺得這個兒媳婦過於奸猾。今天她敢不去給老頭子送錢,明天她就敢攛掇著兒子不給他們養老,不治治她哪行?

  有準話了,賀大嫂心情大好,“媽,哪能呢,飯已經做好了,馬上就吃”,回身喊幾個孩子,“杏子,領你弟弟們出來吃飯。”

  她之所以敢跟婆婆叫板,就是因為她覺得自己生了三個兒子,腰杆子硬。剛嫁進來時她生了個丫頭片子,縮著尾巴過了兩年。

  吃過飯,賀小枝主動拉著蘇澤適去了她的房間,現在也可以說是他們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