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科舉文的渣秀才(18)
作者:爾卿      更新:2020-08-18 06:29      字數:3205
  參加完簪花宴, 蘇澤適恍惚了一瞬,這樣觥籌交錯的生活, 都讓他有一種風光不過如此的感覺。

  想到太子有意無意流露出來的招攬之意,蘇澤適有些好奇,這是已經開始奪權了嗎?

  轉念一想也是,當今聖上有龍精虎猛之態,太子殿下又已經長成,太過和諧才是不正常的。

  不過這與他的關係都不大,他無意攪入爭權奪勢的漩渦之中。而且按照他的判斷,這位太子殿下也不是梟雄,相反,他是個很有判斷力的聰明人,現在這樣,更多的應該隻是為了有自保之力。畢竟,二皇子比他小了十多歲,不至於。

  斟酌了一番皇室的權勢分布, 發現這樣的格局很有可能是皇上刻意為之, 這樣的年齡差距也太明顯了。

  所幸精心培養的太子的確不是庸才, 就算將江山交到他手上也不至於敗落了。

  走出園子的大門, 一陣涼風襲來, 蘇澤適僅有的幾分酒意也消散了。

  心下搖頭:想這麽多做什麽, 他要效忠的隻是明君,不論這位明君是年老的還是年輕的都沒關係。

  回到家中,與張嚴打過招呼後才回到房中。林秀秀果然又靠在窗邊等他。黑夜中那抹搖曳的燭光就是最迷人的亮色。

  “怎麽又坐在這裏了?我又不會有事,下次記得先睡”,話雖說了,蘇澤適卻知道這沒什麽用, 以後肯定依然如故,他還是早些回來比較好。

  溫柔地看著身旁環著自己的丈夫,滿目的柔情在這黑夜之中透過肌膚相觸傳遞出來。林秀秀將頭往旁邊靠了靠,“睡早了也睡不著,等一下你也不無聊。衣服已經準備好了,你洗漱去吧。”

  張家為她買了一個婆子,聽她說懷孕的人會嗜睡些,隻是暫時她還沒有出現這樣的特征。

  嘴唇輕輕碰了碰妻子的頭發,蘇澤適起身,“你先休息,我馬上就回來了,聽話。”見林秀秀果真向床邊移動,他才轉身去了浴房。

  感受到心間傳來的暖意,蘇澤適覺得,他的婚後生活比預想中的更令人舒心。

  如早先預想的一般,蘇澤適經考試合格,成了翰林院的庶吉士。

  此時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可以說這樣的結果令人非常羨慕。不過蘇澤適還是安安靜靜地做好手中的事務,所有的幸運都隻會立於腳踏實地的根基之上。

  就在蘇澤適覺得歲月靜好,官場生活風平浪靜的時候,他受到了天子的召見。

  跟在內侍的身後,蘇澤適安安思索皇帝召見他的理由。肯定不會真的是想聽他“講史”,想來想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殿試之時關於海戰的那篇文章,可為什麽會要過去那麽久了才提起呢?

  到了殿中,跪下行禮的蘇澤適注意到身旁站的人是他們這一屆的狀元?那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因為海戰了。

  果然,喊他起身後皇帝便提起了,“兩位愛卿大可隨意些,今日也的確是想讓你們給朕上上課,不過主要是針對你們關於海戰的了解,你們的想法令朕很感興趣。”

  蘇澤適安靜地站著,回答皇上的話,也講究一個順序。

  果然,狀元郎陳茳上前一步,“回皇上,微臣所言……”。

  聽完這位翰林院修撰的陳述,蘇澤適心中不禁升起一股佩服之感。果然不愧是百萬人之中勇奪魁首的人才,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內容充實、文采斐然,他聽著都不自覺沉浸其中。

  等殿中重新安靜下來,蘇澤適亦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一個下午的時間,日理萬機的皇上似乎就沒有別的事情,越談興致越高,到後來還給兩人賜了座,內侍上了茶。

  三人也的確相談甚歡,都是講究實用的人,談及國事都有自己的想法,自然有話可說。

  也就是這次談話,蘇澤適對這位男主的觀感很是不錯。這是個坦蕩的人,可能他身上也存在些傲氣,可並不失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官,至少,現在是。

  從大殿中出來,蘇澤適與陳茳相視一笑。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些緣分並不需要特別的時機。

  要是其他人,同時麵對一個問題,極有可能將對方當成對手。但蘇澤適和陳茳都是驕傲的,他們的確認為對方是個合格的對手,卻又保持著尊重。棋逢對手的兩人,也可以成為知己。

  僅僅這一眼,兩人再無交流,一路沉默著回了各自的住處。

  都是聰明人,身在高位的人,想必都不會喜歡手下的人抱團,更何況是掌握著千萬人生殺大權的皇帝。

  接下來三年,蘇澤適的官場生活依舊沒有太大的波瀾。每天處理好手中的事務,有時間就去書庫看書,堅持永無止境的學習。有時候也會被皇帝召去,但這樣的頻率實在不高,往往都是兩三個月才有一次。可也就是因為皇帝的記得,讓蘇澤適在翰林院待得更是如魚得水。

  散館之前,蘇澤適與陳茳見了一麵。三年之中,兩人一直保持著聯係,畢竟,能在這大千世界中遇見一個思維方式接近的人很難,遇到了就要珍惜。

  兩人都是灑脫的人,清茶一杯,就算是到過別。此後再見,已不知各自前程如何,但他們都足夠自信,如出一轍的野心勃勃。

  臨分別的前一刻,蘇澤適聽到陳茳的聲音,“我等你歸來。”

  蘇澤適挑了挑眉,這就是他不會被外放的意思?蘇澤適自己肯定是會外放的,隻是暫時還不清楚要往哪處去。

  這樣也好,不同的發展道路會讓兩人少一些摩擦,有更大的可能合作。

  有這樣的想法倒不是蘇澤適想稱霸朝野,可很多時候都不能完全地相信上位者的良善,為自己留下後路,總不會錯的。

  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大兒子搖搖晃晃的身影,“爹”。小娃娃將將三周歲,正是最好玩的時候,坐在小院的門檻邊等他回家。

  一把撈起兒子,“走,咱們進去。奶奶和娘呢?”他們自蘇母蘇父進京後便從張家搬了出來,住進了自家的小院,雖然不寬敞,一家人還是足夠了。

  順著聲音進了廚房,婆媳倆果然在裏麵,“娘,秀秀,我與陳茳在外麵用過飯了,你們少做些。”

  說著話就到了廚房門口,裏麵的人往外看,“這臭小子,明明平常都是我們帶的,結果居然跟你最親。”蘇母指著小豆丁笑罵。

  他們老了老了,居然還跟著小兒子進京享福來了。

  小孫子跟兒子小時候一樣一樣的,她和老頭子不知道多高興。

  入夜,蘇澤適跟妻子談起,“幾個月後我便要外放了,也不知道會去哪裏,爹娘年紀大了,恐有諸多不便,孩子也小,咱們還需妥善考慮。”

  拉過丈夫的手,林秀秀溫柔的神色在黑夜中看不清晰,“你就是一貫想得太多,車到山前必有路,到了那日咱們再打算就是了,何至於你現在就開始長籲短歎的?”

  恍然間蘇澤適笑出了聲,他突然意識到,這幾年在朝中呆久了,自己也變得有些瞻前顧後了。

  一時間輕快起來,“還是娘子想得通透,為夫可全靠你提點呢。”

  ……

  到了散館那一日,果然如蘇澤適所料,他被派去了南邊當縣令。

  走前皇上又召見了他,意思是讓他重點關注新式戰船在海軍中的應用如何。

  不錯,這幾年蘇澤適雖然沒做什麽大事,卻參考了係統給出的戰船圖紙設計了符合現在技術的戰船,並在皇帝的支持下投入生產。

  隻是寧朝自建國起對海事的重視程度就不夠,發展起來也有些緩慢。

  蘇澤適有很多辦法加速這個時代的進程,他卻從來沒有嚐試過,甚至在陳茳隱約透露出這個想法的時候還勸阻了。

  有利民生的事業的確可以被提前拿出來,但更多的還是要尊重曆史發展的規律。哪個朝代都有興衰繁盛的過程,過度的介入反而不好。

  出發的時候蘇家全員動身,並沒有出現他想象的那樣要留妻子在家。

  那是他做的最壞的打算,不過也是在不是他的本意。

  所幸南方雖遠,他們卻可以全程走海路,因為蘇家人都不暈船,少了許多折騰,唯一擔心的就是年紀尚小的蘇謙。

  按照蘇父蘇母的意思是想順道直接回老家住著,蘇澤適思索一番沒有拒絕。

  父母年事已高,他也早就看出來他們有回歸故土的意願,隻是擔心他們操心不過來,又舍不得小孫子才一直留在京城。

  既然現在有機會了,他們狠狠心還是決定回老家。

  實際上,蘇父蘇母也不僅僅是因為故土難離,更多的是覺得路途太過遙遠,他們兩個後麵極有可能會拖了兒子的後腿,還不如一開始就少讓他擔心。

  蘇澤適沒有拒絕,實在是出於南方的局勢他自己也不能確定,帶上妻兒就已經是冒險之舉。

  父母回到老家兒孫繞膝,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想到以後,蘇澤適又有了新的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