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作者:酒千觴      更新:2020-08-15 13:11      字數:2733
  “安國公主殿下。”一名長相頗為柔婉的女子對寧映寒盈盈下拜。

  “馮姑娘?”這位女子儼然是曾被穿書者短暫占據身體的馮憐。

  “殿下還記得民女?”馮憐露出有些驚喜的表情。

  寧映寒自然記得夜闖公主府解救一個被“穿書者”靈魂所占據的軀體, 就算在寧映寒波瀾壯闊的人生中,這種事也不是經常發生的。

  她對馮憐笑了笑:“真巧,在這裏遇到你。”

  馮憐臉上露出兩分踟躇:“不是巧合, 是民女特意在此等候殿下。”

  “你倒是誠實,”寧映寒看她一眼,“有什麽事就說吧。”

  “民女想向殿下求一個書院的名額。”馮憐邊說邊要下跪, 被寧映寒擺擺手阻止了。

  “你想進書院?”

  “不是民女, 是民女的妹妹, 她本想去民間公學進學,但父親不允許,隻想讓她在家裏幫忙做活, 直到嫁人,”馮憐咬了咬唇,“民女想著,若是能向殿下求到書院的名額, 那……”

  寧映寒明白她的意思,公主親賜下書院名額,她們的父親哪裏還敢攔阻。

  “可以, ”寧映寒回憶了一下《滿朝貴女都愛我》中對於馮憐家庭的少量描寫, 確定這一家並不會因為少了個女兒幫忙做活就生活不下去,便點頭應允,“你呢?你不想去?”

  馮憐怔了怔, 當初寧映寒救下她後,她本想順勢留在柔佳公主府做女官,奈何她逐漸發現,曾占據自己身體的那個靈魂,沒少在柔佳公主麵前編造謊言說些大話, 這些謊言並不高明,早晚會被戳穿。馮憐擔心到時公主將被欺騙的怒火發泄在她身上,隻好辭了女官一職,走為上策。

  做回農女,馮憐有點沮喪,但她知道憑自己的一張臉,可以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她同村的一位富戶,便透露出過想納她為妾的意思。她父母高興壞了,讓馮憐立時便嫁,但她硬抗下了一頓打拒絕了這門婚事。

  她誌不在此,村裏的富戶,嫁過去又能怎樣,不還是在這個小村子裏生活一輩子?她所在的村莊離京城不遠,要嫁,就要嫁去京城。

  當一個從五品的大官看上她,暗示她要給她在京裏租賃一套宅子金屋藏嬌的時候,馮憐笑了,她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她已經準備點頭了,沒有當場答應下來不過是她欲擒故縱的手段。

  但這個時候,寧映寒的問題擺在了她麵前。

  你想去嗎?

  馮憐沉默了,給一個從五品的大官做外室的機會可不常有,是她等了好久才等到的。

  但書院呢?

  寧映寒的話讓她看到了一條新的前路,在此之前,她覺得給一個當官的做妾、做外室就是她最好的歸宿了。

  馮憐一直很向往書院這樣的地方,她小時還曾偷偷趴在私塾窗外跟著習字。

  這是一個機會,可是如果進了書院,自己跟不上先生的進度怎麽辦?

  但……但聽說,很多進士都是從那兩家書院裏出來的,現在又開了女子科舉,自己若去了,萬一有希望做個女進士呢?

  一邊是有保障的未來,一邊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

  一邊是給一個四十餘歲大腹便便的男子做小伏低,一邊是自己讀書上進爭取自己的未來。

  馮憐咬了咬牙,拚了,能靠自己的話,誰願意靠男人?

  不試一試怎麽知道行不行?

  若幹年後,回首往事,馮憐大概會十分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

  “民女想去。”

  說出這句話時,馮憐的心顫了顫,她安慰自己,如果不行,大不了就嫁給村裏那個一直覬覦自己的富戶,也算是個退路。

  寧映寒倒沒察覺她這一句“想去”中承載了那麽多百轉千回的心思,隻是聽她應了,便隨口應道:“好,知道我住哪裏嗎?”

  見馮憐點頭,她繼續道:“明日去我府上,我若不在,門房會將兩張名帖給你。”

  “謝過殿下。”

  “免禮。”隻是舉手之勞,寧映寒並未放在心上,這時候的她當然想不到,她又徹底地改變了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另一邊。

  元康帝禦駕親征,打得南狄節節敗退。

  南狄人已縮回草原腹地,但元康帝仍不肯罷休。

  有臣子勸諫其回朝,被元康帝斷然拒絕:“朕能保證朕在位時絕不會削減邊軍,下一任帝王應該也不會,但下下任呢,以後呢?誰能保證大啟不會再出一個惠盈帝,到時候,難道再任由南狄卷土重來禍害我大啟百姓?”

  打蛇不死,後患無窮。元康帝深諳這個道理。

  當然,他不急著班師回朝,也是出於對自己的長子長女十分放心。

  南狄見到元康帝這不肯善罷甘休的架勢,立刻慌了。以往進犯大啟後,他們隻要退回草原腹地,大啟軍便不會再行追擊。

  就算當年老皇帝在位時,他們被打得元氣大傷,但到底也保全了根本。隻是被打破了膽,直到惠盈帝削減邊軍後,才敢再次進犯大啟。

  但目前元康帝這架勢,是要把他們南狄一舉殲滅嗎?

  他們以往並不擔心被大啟軍攻入草原,原因有二。首先南狄作為遊牧民族,機動性極強,隨時可以更換據點。其次草原上沒有什麽標誌性建築物,大啟軍貿然進草原,極易迷路。這茫茫大草原,放眼望去,每個方向入眼的景色都別無二致,這可不是外來者隨隨便便看著太陽的方向就可以找到出路的。南狄人從小在草原上長大,對這裏再熟悉不過,幾番追逐下來便可以甩掉追兵。

  有了這兩點做保證,南狄才敢這般有恃無恐。

  但元康帝的軍中,似有能人在,進入草原後一路追擊,咬得極緊,南狄軍變換了幾次方向也沒能甩掉他們,試圖把他們引入埋伏,對方也並不上當。

  全殲了這隻南狄軍後,元康帝仍然未撤退,按部就班地在大草原上掃蕩著,偶爾遇到一堆帳篷聚起的小村落,便幹脆地把村落裏的人全都帶走。攢夠一定數量的百姓,就派一小支軍隊把這些人帶回大啟,去無人跡的州縣開墾荒地。

  他這一招不可謂不絕,南狄國主很快就慌了百姓都沒了,他這個國主當的有什麽意義?

  他提出了和談,在元康帝掃蕩草原兩個月都沒有找到南狄王室的據點後,國主終於耐不住壓力主動把王室的據點暴露在了元康帝麵前。

  作為對大啟臣服的條件,南狄國主最終同意每年向大啟繳納歲貢,如駿馬、毛皮等。

  元康帝也未再為難他,把帶走的百姓都交還回來,並承諾每年冬日會給南狄一些糧食助他們過冬。

  南狄之前掠奪大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遊牧民族冬日缺少資源,隻能依靠掠奪。南狄國主聽了元康帝的話,這才放下心來。

  南狄就此成為了大啟的屬國。

  邊關百姓從此不再受戰亂之苦,紛紛稱讚明君,更有人要為元康帝立生祠。

  元康帝班師回朝,眾臣在京城城門處列隊相迎。不管之前是否反對過皇帝禦駕親征的,此時都齊聲恭賀著帝王的戰績。

  站在最前方的,是兩位監國。

  兩人神色中,滿含著對父皇戰功的驕傲:“恭賀父皇凱旋歸來。”

  時隔半年,朝中一切仍井然有序。

  元康帝拍拍他們的肩:“辛苦你們了。”

  話音未落,就看到二人臉上,露出因被奴役半年而導致的不滿。

  果不其然,參加完慶功宴,兩人就分別離京雲遊天下去了。

  楚王府,本以為帝王歸京後,會迎來楚王及安國公主相爭重頭戲的幕僚一臉茫然,人都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