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流言
作者:遙舟無據      更新:2020-08-10 10:13      字數:3355
  啟祥宮

  “到底是皇後娘娘,這宮中用度都是一等一的,陛下瞧著冷冷的不常來娘娘的啟祥宮,可什麽好的東西都是先緊著娘娘,可見娘娘的地位。”

  皇後的地位自然是非同尋常,容璟雖不是出於喜愛才娶了皇後,可到底同皇後母家有諸多牽連,如此一來,自然是要對皇後敬重有加的。

  說話的是張德妃,皇後出自滎陽鄭家,同張德妃母家張氏都屬關中的幾大家族之一,兩家府上走得便近,是以張德妃和皇後的感情也不錯。

  皇宮禁內,吃食比不得尋常處,哪裏都透著一股子嚴謹。

  蘭寶林撚了一個葡萄,正嚐著,忽又嘔了出來,嘔在掌心帕子裏,丟給身邊的秋蕊,擰著眉頭道:“這果子怎麽這樣甜?”

  皇後沏茶的動作頓了一下,狀似無意地抿唇笑了笑,下頭的鈺貴人便諷刺起來:“寶林妹妹不過做了兩月的主子便忘了本了,這可是襄州上貢的葡萄,因品種特殊,結果極少,每年貢給宮中的也不過寥寥。”

  鈺貴人上下打量了蘭寶林一眼:“且葡萄本就要吃甜的,蘭寶林莫不是就喜歡苦的?果然是我等孤陋寡聞了,生在深宅大院裏,沒有妹妹那等子見識。”

  在座的嬪妃都是朝中大臣家的閨秀,再不濟也是養在繡樓裏的小姐,唯有這蘭寶林,也不知前些時候使了什麽妖術,竟睡上了龍床,還被封了寶林,亦不知是踩了什麽狗屎運。

  按說陛下不該喜歡蘭寶林這樣淺薄無知的女子的。

  蘭寶林慣常不是個能受氣的,若是尋常聽見這等話必是要同鈺貴人吵上一番,可今日偏生不知怎的,蘭寶林心平氣和地撫了撫鬢角,作一幅無辜的樣子,衝著皇後及眾嬪妃道:“可不是麽,妹妹這些日子偏不愛吃甜的,就想吃些酸的呢。”

  蘭寶林生了一雙同絮絮十足相似的小鹿眼,這般作態之下顯得一派天真,叫人不忍責罰,不過隻針對男子,皇後和眾嬪妃是不會吃這套的。

  隻是倘若蘭寶林說喜歡吃辣的、甚至是苦的都無所謂,偏生是酸的。

  在座的嬪妃你望我,我望你,俱是一幅了然的表情,唯有蘭寶林一幅得意洋洋的神色。

  陛下子嗣稀少,皇後因為身子緣故三年掉了兩個孩子,終是在去歲順利產下一個皇子,自此便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就連後宮的事也懶得多管,些許小事全都交給張德妃來處置。

  隻是因身子受了虧空,皇後這些年的身子是一年不如一年,比之剛剛進宮時要虛弱許多。

  而張德妃膝下有個女兒,是在容璟登基第二年生下的,也是容璟的第一個孩子,對於這個皇長女,容璟是十分喜愛的,有時容璟十天半個月都不踏進後宮,可一旦有了功夫卻還是會抽空去瞧一瞧自己的長女穗珠。

  至於鈺貴人及其他妃嬪,因進宮年歲短,許多又是選秀進來的,甚至連皇帝的麵都沒見過,更別提懷孕生子了。

  鈺貴人聽了此話暗恨自己多嘴,平白被蘭寶林下了一套,她故作這般姿態,可不就是想廣而告之,她懷了麽。

  嗬,但凡是女人,誰還不能生似的,且瞧這蹄子能得意到幾時。

  皇後飲了一口茶,方笑道:“本宮瞧著約莫是有了吧,本宮當年懷禪兒時也是這樣的,你月信可還正常,起居姑姑呢,怎的也不上心?”

  皇後邊問邊叫人去尋起居姑姑。

  宮中妃嬪包括陛下的起居皆要記錄,而這記錄之人正是葉姑姑,後宮女官亦有等級,似之前的甘泉宮的姑姑不過六品左右,而起居姑姑卻是官居五品。

  原本女官無論官職統稱姑姑,可這位葉女官做事十分耿直,簡直可說是一板一眼,後宮之人賄賂不動,存了些敬畏,是以便直接叫其葉女官。

  “說起來,陛下昨夜宿在崔貴妃處了吧,這可是貴妃頭一回侍寢呢。”

  鈺貴人瞧了張德妃一眼,沒瞧懂張德妃眼中那抹一閃而過的精光。

  世家貴族不過一個圈,而崔家是名門望族,同張家、鄭家亦有來往,雖說前些年京城亂了些,死了許多達官貴人,世家大族覆滅亦不在少數。

  可到了崔張鄭家這樣的地位,便是聞名朝野。

  皇後和張德妃雖未同絮絮來往過,可關於世家這些家私,早在閨閣之時便有長輩請專人教導,是以這回絮絮進宮,皇後同張德妃簡直是不敢置信。

  不是崔家庶女,偏偏是崔家嫡長女。

  當年崔薛兩家聯姻,十裏紅妝,薛辭當街卻扇,翩翩少年郎抱著新婚妻子,眼中深情滿溢,引得無數春閨少女夢碎。

  那場婚事在當時可謂是清河與京城最大的盛事,鮮少有人不知的。

  隻是成康兵變,京城的官員們死的差不多了,知道此事的少數人人也早已失了記憶,這會子,崔家將出嫁的嫡長女送入宮中,究竟安的什麽心思?

  恐怕是昭然若揭。

  而張德妃對絮絮更是如雷貫耳了。

  她的同宗姐妹平王妃早些年戀慕薛辭不成下嫁平王,如今被陛下招安混得風生水起,時常來宮中與她談心,其中最常出現的人名便是——崔蘭音。

  薛辭雖年少俊俏才華橫溢,可卻投錯了陣營,一心要做那忠貞的玉石,同廢帝一同***在宮中,連屍身都未留下。

  隻不過這是宮中的傳聞,當年廢帝***,半座禁宮都未幸免,火光照亮了半壁天空。自那之後,陛下再不允許人提起那天晚上的事。

  而見過的人也不複再出現在宮中。

  因此曾有人猜測,廢帝與薛辭其實並沒有死,而是逃了。

  張德妃搖了搖頭,上首的皇後一臉神神在在的模樣,不知在想些什麽。

  崔蘭音嫁給薛辭五年,不可能還是完璧之身了,如花美眷,少一刻的溫存都是罪過,而薛辭又是最解風情的,恐怕陛下中意的這朵嬌花早讓人采擷過千百回了。

  “娘娘,起居女官來報承慶殿的事。”

  果不其然,真的來了,這回崔蘭音恐怕要成眾矢之的了。

  皇後點頭示意傳喚葉女官,張德妃掩嘴笑了笑,鈺貴人滿眼迷惑,至於蘭寶林,眼尾掃過一絲不屑。

  不過是因為母家顯赫而被封了貴妃的,哪抵得上她肚子裏的這個。

  這崔氏,真是無時無刻不在找她的晦氣,恐怕先前陛下避而不見也是因為崔氏,而今日她正要同眾妃炫耀懷孕之事,不料這崔氏竟又出事了。

  “皇後娘娘,此事事關貴妃清譽,奴婢隻能同您一人講。”

  今早她去時,陛下正與貴妃用早膳,貴妃麵色冷淡,陛下卻是殷勤得很,似乎瞧起來並無異常,可當她去取元帕時,卻發現榻上雖混亂,卻沒有任何髒汙。

  後妃清譽尤為重要,更事關皇室的血脈,可陛下瞧起來並無異常,此事她不敢報給陛下,便隻能先來請皇後定奪。

  從前陛下也是懶得管後宮的一應瑣事,所有大事小事全由皇後一人裁決。

  張德妃伶俐地告退:“娘娘,臣妾今日還有事,這便告辭了。”

  其他嬪妃也識趣的告了辭,隻有蘭寶林仍扯著耳朵一臉不想離去的表情,可最後還是被她宮裏的宮女拽走了。

  剛出了啟祥宮的宮門,蘭寶林便湊到張德妃麵前:“德妃娘娘最是博聞廣識,妾方才瞧您的模樣,似是猜出了一二?”

  張德妃本就不想替絮絮遮掩,此下蘭寶林既問了便是好時機,於是輕蔑道:“崔蘭音麽,前朝薛辭的發妻,五年前便已為人婦了,誰能想到陛下不喜歡黃花貴女,偏生愛殘花敗柳呢。”

  此話中也有賭氣的成分,畢竟後宮的女人皆風華正茂,初嚐□□,都希望夫君長宿在此處,可偏偏容璟不解風情,長久不來。

  蘭寶林頓時驚了。

  “薛......薛辭的發妻?”

  薛辭的名聲,早在先皇在世時便已很顯了。

  少年英才,又出自百年薛家,祖父是輔政的大臣,父親是世宗八年的欽點狀元,官路亨通,母親自也是出自名門,曾是無數姑娘的春閨夢裏人。

  後來成康兵變,薛辭本能逃生,卻為大義殉節,此舉為無數仕宦所欽佩,就連陛下也為了薛辭的忠烈道了挽詞。

  竟是崔貴妃的前夫?

  那她是怎麽到宮裏來的?

  “咱們這位陛下,倒是情深意重得很,竟不忘照拂故友的遺孀。”是照拂還是染指,其結果不言而喻。

  隻不過蘭寶林從未聽過這些子事,果然世家大族裏的人個個都是狠角色。

  “這麽說來,薛辭竟同陛下是知交故友?”蘭寶林傻乎乎地問她。

  張德妃冷笑一聲:“就連當初薛辭大婚,咱們陛下也冒著生命危險去了呢。”廢帝疑心深重,容璟自小又天資聰穎,雖不得先帝喜愛,卻仍被大臣讚作是帝王之材,是以廢帝對其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彼時薛辭同絮絮大婚,正是廢帝殺心最重的時候。

  這一琢磨便琢磨出了一係列的事,蘭寶林挑了個眉頭,竟把心中所想全然說了出來:“原來陛下好這口。難怪不愛踏足後宮。”

  誰叫後宮的嬪妃太過冰清玉潔,也沒嫁過陛下的故友呢。

  果然是,好吃不過餃子。

  作者有話要說:自古皇帝多狗頭

  唔,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

  蘭寶林是腦補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