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棉裏藏針
作者:商潭      更新:2020-03-11 00:37      字數:3161
  婁師德和李昭德敲定主意之後,李昭德便按照處理政事的製度將王孝傑發來的搪報轉交李昭德,由李昭德帶回政事堂處理。

  政事堂是宰相平時處理公務的地方,設置在鳳閣,六部要文以及各地表奏先要匯總在政事堂,由宰相一一處理,而後批回文並簽名,再遴選出一些重要的行文交由皇帝決斷,其餘皆發往鸞台決斷。

  其中發往皇帝那邊的行文由皇帝決斷之後,轉鸞台草擬正式回文,再發往鳳閣審核,如果鳳閣覺得不妥,便要退回鸞台重新草擬,甚至直接退回皇帝處重新決斷。

  如果鳳閣通過,則再轉文昌都省執行。

  而由宰相直接處理的不重要行文,則直接轉鸞台,草擬正式回文,再發回鳳閣審核,鳳閣通過之後,轉往文昌都省執行。

  整個過程有極其嚴格的執行標準,三省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皇帝的權力。

  李昭德在將搪報帶回之後,按照之前與婁師德商議好的辦法,直接批回文道:何果夫本為賊臣之後,當初受聖人恩澤而保全性命,理應感聖恩而知報答,豈敢禍亂軍中?妄言晴雨天機?臣以為,當斬之以肅軍紀!以懾賊人不敬之心!

  批完之後,李昭德便帶著這份搪報來到了知政殿麵見武則天。

  知政殿是紫薇城中的一座偏殿,是武則天平時處理政務、召見大臣的地方。

  此時的武則天剛剛用完早膳,聽聞李昭德求見,便匆匆趕到知政殿麵見李昭德。

  長壽元年的武則天已經是69歲的高齡了,但她卻依舊沒有顯示出老態,反而精神矍鑠,眼中盡是威嚴與冷血。

  武則天身高六尺有餘,頭發花白,峨眉鳳目,鷹鉤鼻上長著兩顆老年斑。

  “李愛卿,這麽著急找朕有何事要奏?”

  李昭德先行跪拜禮,而後自袖中取出搪報來雙手托著:“此乃王孝傑從安西發回來的六百裏加急搪報!”

  “是嗎?!婉兒”,武則天激動的叫了一聲,站在一邊侍奉的上官婉兒便從走下龍榻,將搪報接過來呈給武則天。

  上官婉兒是武周時期,乃至中宗、睿宗時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才華出眾,聰慧過人,深得武則天喜愛,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政治力量。

  這上官婉兒不僅僅才華出眾,模樣也生的嬌豔,細細的遠山眉,烏溜溜的杏眼,修而挺的鼻子,飽滿白皙的雙頰,尤其是嬉笑之間點在雙頰的酒窩更是勾人。

  上官婉兒將搪報奉給武則天,武則天迫不及待的打開搪報看了第一遍,當即喜而起,高呼道:“好!首戰告捷!”

  緊接著,武則天又將搪報看了一遍,眉頭慢慢皺了起來:“何果夫?逆賊虺貞屬下何植之嗣?!”

  “虺”是一種毒蛇。越王李貞叛亂的時候,武則天怒而除李貞、李衝父子族名,改其姓為“虺”以泄憤,故稱為虺貞、虺衝。

  接著,武則天又看了李昭德所批的回文,慢慢放下搪報,望著龍榻下跪著的李昭德:“李卿,為何要殺何果夫?按照搪報中所說,寧胡城大捷皆是何果夫審時度勢,一戰畢之。有功就該賞,殺了恐怕不妥?”

  李昭德回答道:“禍亂軍中,以卑賤身份妄言晴雨天機,還不該死?”

  武則天沒有貿然回答李昭德,她緩緩坐下來,襯思良久,方才回應李昭德道:“事關重大,容朕三思”

  “聖人,臣以為······”

  李昭德還要再勸諫武則天殺何果夫,但武則天卻打斷了李昭德:“今天就到這裏吧!政事堂還有一堆事等著李卿處理,李卿就先退下吧!”

  李昭德抬頭看了一眼武則天,便沒有再緊逼,依照武則天所言告退了。

  李昭德批文要殺死何果夫並不是真的要武則天殺死他,而是在保護何果夫。

  如果李昭德在批文中示下賞何果夫,依照武則天的性格,必然會聯想到何果夫的出身,再聯想到何果夫的才能,對何果夫生出忌憚之心,這反而害了何果夫。

  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批示殺死何果夫,這就會讓武則天心裏犯嘀咕,將何果夫放在一個可憐人的位置上。

  武則天便會憐憫何果夫的出身,喜何果夫的才能,心中反而會對何果夫產生好感,這恰恰是對何果夫有利的。

  這是一種屬於成年人的逆反心理,例如當你向你的朋友講述第三個人的壞時,你的朋友卻會想到第三個人的好,並與你辯駁,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現象。

  當然,婁師德與李昭德所處的那個時代還沒有逆反心理這個概念,但他們已經學會利用逆反心理辦事了。

  李昭德前腳剛出知政殿,武則天的大侄子、魏王武承嗣便後腳踏進知政殿麵見武則天。

  武則天這邊還在看搪報想怎麽處理何果夫,上官婉兒小聲提醒道:“大家,魏王殿下來了”

  “大家”是唐朝宦官與女官對皇帝的尊稱。

  武則天抬起頭,剛好看見武承嗣匆匆進殿來,跪地而拜:“臣武承嗣······”

  “行了行了,奉先,你有找朕有何事?”,武則天見武承嗣要拜見,忙擺手製止了他。

  武承嗣回答道:“臣,臣這次來是想為一個人請功”

  “請功?誰?”,武則天覺得有些奇怪。

  “逆賊虺貞下屬何植之嗣何果夫,他剛剛在安西之戰中立下大功,助大軍取得首捷,臣以為聖人應當彰顯仁德,主動封賞他,以示您不計較出身的胸襟,以及愛才之心”,武承嗣侃侃言道。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瞄了一眼放在案幾上的搪報:“奉先,你的消息很靈通嘛!朕也不過剛剛知道大軍初捷的消息,看你的樣子,知道的應該比朕早吧!”

  “呃,我,我······”,武承嗣低下頭,支支吾吾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武則天瞪了武承嗣一眼:“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武承嗣聞言急忙向武則天叩首:“臣知罪,臣以後再不敢了”

  很明顯,武承嗣在文昌都省安插有內應,所以提前得知了這封搪報的內容,而武則天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

  不過武則天也沒有深究,隻是口頭告誡,畢竟武承嗣現在是她的手心肉。

  “你確定你讓朕封賞何果夫是為了彰顯仁德?”,武則天又咄咄逼人的問道。

  “是,是······”,武承嗣的額頭上起了一層汗。

  “哼!奉先,你心思不少啊!”,武則天冷笑道。

  武承嗣強顏歡笑:“聖人,聖人言重了······”

  武則天見武承嗣如此樣子,不禁哈哈大笑,當即讓上官婉兒研墨,自己則翻開搪報,提筆將李昭德的批文全部勾掉,而後親自批示道:寧胡城一戰何果夫有首功,準其除奴籍,並進為武威道判官,佐王孝傑大軍征安西諸事宜。餘人論功封賞。

  寫完,武則天沒有對武承嗣再說一句話,一邊笑一邊帶著上官婉兒離開了知政殿。

  武承嗣見武則天離開了,長出一口氣,抬袖拭去額上的汗水,小聲嘟囔一句:“總算是趕上了!”

  武承嗣在得到文昌都省內應的密報之後,馬上就意識到何果夫不簡單,光是言晴雨這一件事就足以震駭人心,加之其兵法、韜略、謀斷皆有造詣,可謂奇才。

  如此奇才若是能招攬到自己門下,為自己出謀劃策爭奪皇位,豈不是事半功倍?這也是武承嗣著急進宮為何果夫求情的原因。

  當然,這一切都被武則天看穿了,這個女人在皇宮內摸爬滾打數十年,所有手段都使過,什麽場麵都見過,豈能不知武承嗣是什麽想法?

  但武則天沒有揭穿武承嗣,反而免去何果夫的奴籍,並擢拔他,這實際上就是默許了武承嗣的做法,畢竟武則天現在心裏還是偏向武家人的。

  可武承嗣與武則天恐怕都沒有想到,他們都被“忍者”婁師德使出的計策騙了!

  婁師德利用武則天的逆反心理隻是保下何果夫的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故意將搪報的內容與李昭德想要殺死何果夫的消息透露給武承嗣按察在文昌都省的內應。

  內應一定會將此事報告給武承嗣,而麵對何果夫這樣的奇才,武承嗣一定會按捺不住。尤其是得知何果夫會被殺死的時候,他必然會進宮麵見武則天求情保下何果夫,為自己招攬何果夫做鋪墊。

  武則天偏向武家人,必然會應承下來。

  如此一來,婁師德便保下了何果夫!

  有人說婁師德是一團棉花,任誰都能捏,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婁師德此人是棉裏藏針,心中有劍。

  就像是一潭表麵平靜,但水下暗流湧動的水一般。

  實在不好意思各位大佬,今天更的有點晚,稍候還有一章。另外求各位大佬支持,推薦、收藏什麽的來一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