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險棋
作者:商潭      更新:2020-03-11 00:37      字數:2841
  “哈哈哈!矮奴先生,王將軍!我砍了八十多顆賊頭!”

  “我砍了七十多顆賊頭!痛快,真是痛快啊!哈哈!”

  一夜戰討之後,周軍斬獲頗豐,全軍斬首超過兩萬級,而且還俘虜了五萬多人,另外獲糧草輜重無數,諸將紛紛前來報功,錄事參軍事林亮記功都快寫出腱鞘炎了。

  焉耆城一戰,在何果夫的策劃之下,大獲全勝!

  這場勝利對於何果夫與王孝傑來說意義非凡。

  王孝傑當年被吐蕃俘虜,受盡白眼和恥辱,這一仗可謂翻身,讓他狠狠出了一口惡氣。

  而焉耆城之戰的勝利對於何果夫來說又是大功一件,這讓他能有更大概率改變命運,擺脫越王之亂對於自己的影響,也會讓他在這個陌生的時代活得更加歡暢。

  麵對諸將的報功,王孝傑與何果夫臉上的笑容從未停止。

  “要我說啊!焉耆城之戰之所以取得如此戰果,全都是矮奴籌劃的好!沒有矮奴的妙計,恐怕我們的處境會艱難的多啊!”,王孝傑毫不掩飾的當著諸將的麵誇讚何果夫,他現在已然將何果夫當做了自己身邊的張良,不!是張良加韓信!

  諸將聞言,也紛紛附和:“對對對!焉耆城一戰,矮奴先生確實應該算是首功!大家都沒意見吧!”

  “當然沒有!我心服口服!矮奴先生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智囊啊!有他在,什麽論欽陵,論讚婆的,都是塚中枯骨耳!”

  說到這裏,諸將拊掌大笑,對於何果夫更加敬佩了,此時的何果夫,已然成為了周軍的一麵旗幟,諸將都明白,隻要跟著何果夫,就等於是將勝利握在了手中!

  何果夫被說的不好意思了:“各位言重了,我不過是上了弦的弩,各位才是利箭啊!沒有利箭,弩再好又有什麽用?”

  這一番謙讓的話暗地裏又抬了諸將一手,諸將的心裏更加高興了。

  長史韋懷恩見大家正在興頭上,便趁勢提出:“不如我們聯名上表朝廷,請聖人開口免了矮奴先生的奴籍,也封個將軍什麽的當一當,不然老是和軍奴混在一起也不是辦法,這天底下哪裏有金子跟沙土攪在一起的說法?各位覺得呢?”

  此言一出,諸將皆首肯:“沒問題!我願聯名!請聖人免了矮奴先生的奴籍!”

  “我們都願意聯名!”

  王孝傑對此也表示讚許:“我也正有此意,我即刻寫搪報一封,向朝廷上表焉耆城大捷,順便陳說矮奴的功勞,請聖人準許他脫奴籍,屆時各位簽個名就行!”

  “好好!沒問題!”

  可何果夫對於王孝傑的言辭卻表示憂慮:“王將軍,我看還是緩一緩吧!您上一次發給朝廷寧胡城大捷的搪報,朝廷還沒回複呢!”

  王孝傑這才拍了拍腦門喃呢了一聲:“對啊!這都好幾天了!按理來說朝廷的回文也應該到了,戰事傳驛不應該耽擱啊!”

  王孝傑的表情逐漸凝重了起來:“別的不說,按照你在寧胡城的表現,脫奴籍應該不成問題,怎麽會現在都沒有回信?難不成是······”

  王孝傑猜的沒錯,洛陽那邊出意外了,發往朝廷的安西的搪報被夏官侍郎、判尚書事婁師德扣在了文昌都省,也就是尚書省。

  武則天登基之後,不但改了國號,還將唐朝的部分官職更名,以與李唐區別。如尚書省改為文昌都省,中書省改為鸞台,門下省改為鳳閣。

  而尚書省下屬的六部也做了改動,吏部稱天官,戶部稱地官,禮部稱春官,兵部稱夏官,刑部稱秋官,工部稱冬官。

  婁師德此人,唐朝名將、名相,勤儉而寬容,脾氣非常好,可謂真正的“忍者”

  他雖仕武周,但暗地裏卻心向李唐,隱忍隻是為了等待時機,隻可惜他沒能親眼看到李唐光複的那一天。

  王孝傑的搪報是昨日到達文昌都省的,當時婁師德在看完這份搪報的時候大為驚駭,他當即將搪報扣下來,並且警告負責謄抄的書令史不得將這件事說出去。

  當晚婁師德一夜未眠,反複看這份搪報,心中越發拿不定主意,於是第二天點卯之後便差人去請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李昭德到文昌都省來議事。

  李昭德,出身隴西李氏,正宗李唐血脈,故而對於國家姓李還是姓武這件事立場堅定,去年杖殺了請求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的平民便是最好的憑證。今年他又說服武則天廢除武承嗣宰相的位置,武則天於是擢李昭德為宰相。李昭德也是現今唯一的宰相,在朝堂上的位置舉足輕重。

  “宗仁啊!一大清早的,鳳閣與政事台還有一大堆事要處理呢!你真是會挑時間!”,李昭德在仆役的帶領下匆匆走入文昌都省正堂,尖刻的臉上滿是不悅,欣長的法令紋微微向外闊。

  婁師德見李昭德來了,急忙在仆役的攙扶下拖著肥胖的身子滿是笑臉的迎上去:“李閣老啊!實在不好意思打擾你,可是我這實在是有急事拿不定主意”

  李昭德時間緊迫,也懶得廢話,便直言道:“什麽事趕緊說!”

  婁師德回頭望了一眼正在辦公的令史、書令史們,給李昭德使了一個眼色:“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你跟我來”

  李昭德實在搞不清楚婁師德想要幹什麽,於是就跟著他來到了一間僻靜的偏房中。

  婁師德遣退了仆役,而後將搪報自袖中取出交給李昭德:“此乃安西六百裏加急搪報,你先看一看”

  李昭德接過搪報,先是粗略看了一遍,馬上就瞪圓了眼珠子,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之後李昭德又仔細讀了一遍,心中的驚駭更盛了:“何,何果夫?越王府長史何植之嗣······”

  婁師德歎了一口氣:“這封搪報昨日就到文昌都省了,但我一直扣著沒敢報給聖人”

  “你瘋了!要是被侯止思或者來俊臣那些混賬知道了,你還有好果子吃?!”

  侯止思、來俊臣是武則天時期的酷吏,是武則天為了打擊政敵而扶持起來的人,手上沾滿了忠於李唐的臣子的鮮血。

  婁師德指著李昭德手上的搪報反問道:“那你說怎麽辦?直接報上去?你知道聖人會怎麽處理嗎?何果夫此人才智無雙,依據搪報中看,即使身為軍奴,但在軍中已然有了一些聲望和地位,這勢必會引起聖人的忌憚,又累牽越王之亂,你說生麵大還是死麵大?”

  “那又如何?!”,李昭德反詰道。

  婁師德沒有說話,李昭德突然覺得婁師德話頭不對,皺起眉頭思索了一會兒之後,試探性的又問道:“宗仁,你不會是想將何果夫拉到李······”

  “你不想?”,婁師德望著李昭德:“依據搪報中所說,此人能言晴雨,而且兵法、韜略、謀斷皆為一流,比起當年的衛國公李靖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人才要是被聖人因為之前的越王之亂而殺了怪可惜的!”

  婁師德向外張望了一眼,將肥胖的身子艱難往李昭德那邊挪了挪:“咱們得想個辦法保住他!依他家中的變故來看,他應該是偏向李家的,到時候隻要我們稍加引導,你說他會怎麽選?”

  李昭德皺起了眉頭,手中的搪報越握越緊:“話說的是沒錯,可怎麽保?”

  婁師德等得就是這句話,他馬上就附在李昭德的耳邊輕聲耳語了幾句。

  李昭德聞言大驚:“你瘋了!這不是胡鬧嗎?”

  婁師德反問道:“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李昭德低頭想了半天,腦袋都快想破了,還是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思來想去,李昭德沒有辦法,還是隨了婁師德所言:“那就這麽辦吧!”

  不得不說,婁師德這步棋很險,但要保下何果夫,這步棋又是最保險的,婁師德得保證這其中每一步都得嚴絲合縫的進行!

  新書不易,求各位支持,求推薦求收藏,卑微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