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血戰俾斯麥(中)
作者:青椒      更新:2021-01-27 06:41      字數:2411
  對於蘇軍水兵來說,這是第一次參與實戰,越是感覺死亡迫近,越是緊張萬分。

  蘇聯號的反擊火力,毫無懸念的再次落空,與之相對的,則是俾斯麥號精準異常的第三輪打擊。

  死亡有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前的漫長煎熬!

  從俾斯麥號閃現出第三輪火光開始,周逸龍就能清楚的聽到,遠方那巨大的呼嘯聲,由遠及近,直奔自己而來。

  這種明知危險來臨,卻束手無策的情況,讓人無比難受,周逸龍隻來得及大喊了一聲:

  “小心中彈!”

  猛烈的鋼鐵碰撞,就在蘇聯號右舷突然迸發!

  巨大的動能震顫,讓蘇聯號指揮室內一片人仰馬翻,杯子、紙、筆等一切瑣碎物品飛得到處都是,叮鈴咣當響個不停。

  周逸龍在倒地以前,死死拉住了身前的扶手,才避免摔了個頭破血流。

  在強忍著眩暈嘔吐感,飛速爬起後,他立刻用艦載通話係統大喊道:

  “各單位,報告受損情況!”

  “主炮塔正常!”

  “輪機艙正常!”

  “鍋爐正常!”

  …………

  “右舷裝甲核心區被命中一發,無明顯損傷!”

  聽到這個消息,周逸龍明顯鬆了一口氣,當初蘇聯號的設計指標就很超前,主裝甲帶厚達390毫米—420毫米,對標的可是日軍大和號戰列艦,雖然曆史上因為過於超前導致難產,但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在俾斯麥的攻下為大家保住了性命。

  俾斯麥號固然強大,但作為德國海軍複興後建造的第一艘正規戰列艦,在設計指標上卻較為保守,其380毫米主炮隻是迎合了當前主流,並沒有同時期日軍“大和號”460毫米主炮那麽有前瞻性。

  而“高速輕彈”盡管優點很多,缺點也同樣不少,比如彈丸輕,威力小、水平穿甲弱,火炮壽命較短等等。

  所以,如果遇到英軍“胡德號”這種脆皮,那正好給俾斯麥開胃,可要是對上蘇聯號這頭巨獸,德軍就變得非常棘手了。

  果然,在觀測到目標命中,卻沒有明顯損傷時,德軍指揮官呂特晏斯上將的心髒立刻緊繃起來。

  能夠在這個距離上,防禦住俾斯麥主炮直射的英國戰艦極為罕見,難道自己遇到的是“納爾遜級”戰列艦?

  納爾遜級戰列艦,是英軍著名的“厚皮”戰列艦,為了貫徹防禦到底的理念,納爾遜甚至犧牲了寶貴的機動性能,使其最高航速隻有可憐23節,但與之相對的,是其極為強悍的防禦力。

  德軍戰前曾經估算過,如果使用俾斯麥的380毫米主炮,在這個距離上,並沒有絕對把握將其艦體擊穿。

  想清楚這點,呂特晏斯上將立刻改變射擊目標,將炮口指向蘇聯號甲板上層建築,試圖通過打擊對方指揮係統,癱瘓對方火力來贏得戰鬥。

  因為“高速輕彈”優勢,俾斯麥號第四輪齊射,趕在蘇聯號之前再次迸發。

  8枚碩大無比的穿甲彈,在夜空中帶著刺眼的火紅尾焰,像橫貫天地間的上古神兵一般,凶猛直奔而來。

  …………

  瓦爾多是一名槍炮中尉,他的職責,是指揮蘇聯號戰列艦上的一門雙聯裝130毫米副炮塔(有薄裝甲)。

  作為新生代軍官,瓦爾多從未有過參與實戰的機會,因此,年輕活潑的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閑暇時,聽艦長安德雷耶夫講述一戰時的種種熱血故事。

  後來,米哈依爾中將也登上了蘇聯號,這是一位經曆過諾門罕血戰的傳奇英雄,更難能可貴的是,米哈依爾同誌不但平易近人,竟然還同瓦爾多一樣年輕。

  很快,米哈依爾政委就跟瓦爾多這些年輕官兵們打成一片,不上值的時候,誰都喜歡湊到甲板上,搬張凳子,開瓶汽水,聽新首長天南地北的胡侃。

  瓦爾多印象最深的,是“56號”高地的故事,那時敵眾我寡,首長和少數陸軍官兵,硬是憑著一腔熱血,死死釘在高地上,讓近在咫尺的日軍,死活不能相望。

  聽首長繪聲繪色的講完故事,瓦爾多時常會想,還是陸戰更熱血、更讓人向往,作為一名海軍,隻能天天蹲在戰船上,什麽時候也能有機會,死守一個“56號”高地看看?

  直到今天,當戰鬥警報響起,瓦爾多火急火燎的帶領小組趕到炮位後,看著德軍大口徑穿甲彈,如漫天流星般向自己砸來,他才突然意識到——蘇聯號戰列艦,就是自己的“56號”高地。

  作為一名副炮軍官,一旦戰鬥打響,瓦爾多必須無條件的堅守在自己的炮位上,即便目標超出副炮射程之外也不例外,因為誰也不知道,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到底會發生什麽?

  悉尼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澳軍水兵大意,無人值守副炮,最後被鸕鶿號偷襲擊沉。

  可身處激烈的戰鬥中,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艦和敵人打得火光四射,卻無法還手,這讓瓦爾多感到萬分焦急,而更糟糕的是,敵軍的大口徑重炮,可不會管你是什麽副炮還是主炮!

  當德軍的第四輪齊射,鋪天蓋地而來時,一枚大威力穿甲彈,正巧命中了瓦爾多前方的37毫米高炮組。

  作為4聯裝37毫米高炮,這些可憐的戰友們,幾乎隻有一層薄薄的鐵皮,用來防禦機槍火力,在麵對380毫米穿甲彈時,簡直就是跟渾身一般,沒有任何

  保護。

  炙熱的大口徑炮彈,毫無懸念的穿透了整個高炮組,一直貫穿到甲板,才發生猛烈的爆炸。

  聲勢駭人的氣浪,將瓦爾多的鋼鐵炮塔,都衝擊得像個玩具一般七搖八晃,一顆巨大的火球,突然在甲板上橫空升起。

  在幾乎能焚燒掉空氣的可怕火光中,高炮組的8名戰友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氣化,消失不見。

  而在這不久前,瓦爾多還清楚的記得,他們在甲板上跟自己擠成一團,聽政委同誌吹牛聊天。

  當劇烈的震顫徹底消散,37毫米高炮已經不複存在,隻剩下熊熊大火,正沿著甲板越演越烈。

  瓦爾多聽到一個聲音高喊道:

  “甲板起火,損管隊,上!”

  刹那間,無數蘇軍損管隊員,齊聲高喊著衝上甲板,他們拿著各種滅火器材,在漫天炮火中,頂著死亡的威脅,拚命撲滅大火。

  瓦爾多知道,他們跟高炮組的戰友一樣,是堅守在“56號”高地上的無名英雄。

  為了勝利,這是每一名紅軍指戰員應有的思想覺悟!

  米哈依爾首長說得對,瓦爾多默默擦幹眼角,將自己的炮口再一次指向了,遠方那個未知的敵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