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血戰俾斯麥(上)
作者:青椒      更新:2021-01-27 06:41      字數:2594
  呂特晏斯上將從未像現在這麽焦慮過,作為“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指揮官,他肩負著德國海軍的希望與榮耀。

  自5月24日離開丹麥海峽後,俾斯麥意外遭遇英軍“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聯手攔截。

  這兩艘新銳戰艦,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具實力的王牌,在英國人看來,隻要她們強強聯手,形單影孤的俾斯麥號必將葬身大海。

  但呂特晏斯可不是軟柿子,自一戰戰敗後,德意誌海軍被英法強迫解體,德軍官兵上下就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忍辱負重,刻苦訓練,在將來一雪前恥。

  俾斯麥號作為德國海軍複興的希望,更是集結了德軍最為優秀的一批官兵。

  在十幾分鍾的凶猛戰鬥中,俾斯麥以一敵二,一舉打爆胡德號彈藥庫,擊毀威爾士親王艦橋和數座主炮塔,取得擊沉擊傷各一艘的傲人戰績。

  當然,俾斯麥號也為此付出代價,其左舷一座鍋爐被威爾士親王擊毀,導致最高航速降低到26節。

  惱羞成怒的英國海軍大發雷霆,一口氣調集多達42艘各型戰艦,分別從英國本土和直布羅陀海峽出擊,試圖將俾斯麥號包圍消滅在法國西部近海。

  從那以後,俾斯麥號就陷入驚險無比的大逃亡中,能否成功抵達維希法國(德國傀儡)的西部港口,成為她最後的生還希望。

  為此,在一路狂奔中,俾斯麥號一直保持著無線電靜默,就是為了避免被英軍偵測到自己的行動。

  誰能想到,即便呂特晏斯如此小心,在5月26日淩晨,他還是意外遭遇了一支不明艦隊。

  這支艦隊數量不多,一左一右,僅僅隻有兩艘艦船構成,但從模糊偵測到的情報看,兩艘艦船的噸位都很巨大,根本不像民用貨船。

  從行駛方向上看,這兩首艦船正是來自直布羅陀海峽。(蘇聯號和補給船從亞洲返回,正好路過直布羅陀)

  更糟糕的是,俾斯麥號沒有發現對方,對方卻先一步察覺到了自己,並用無線電要求呂特晏斯表明身份。

  在這個生死存亡的節骨眼上,呂特晏斯怎麽敢打開無線電,大大咧咧的表明身份?

  即便對方不是英國艦隊,使用無線電也會將俾斯麥號暴露在英軍眼皮底下。

  “怎麽辦?長官?”

  德軍通訊官的額頭,已經開始冒出豆大的汗水。

  “命令各單位進入戰鬥崗位,等待命令!”

  呂特晏斯沒有更好的辦法,他隻能賭一把,賭對方不是英國海軍,賭對方不認真負責,能夠蒙混過關。

  可在心底裏,呂特晏斯自己都不相信會有這種好事發生,在此時的法國西海岸,除了英國海軍以外,

  還有哪個國家,能夠同時擁有兩艘大型戰艦?

  因此,當蘇聯號打開雷達,試圖搜索俾斯麥準確方位時,呂特晏斯終於放棄幻想,下達了開炮命令。

  在前兩輪射擊中,呂特晏斯錯誤的將蘇軍補給船當成主力艦打擊,當脆弱的補給船被命中一發,燃起熊熊大火時,呂特晏斯立刻認識到錯誤,隨即將炮管調轉向另一側的蘇聯號戰列艦。

  正是因為德軍的這一失誤,給蘇聯號水兵進入戰鬥崗位,贏得了寶貴時間。

  …………

  在尖銳刺耳的警報聲中,蘇軍水兵一邊大聲呐喊著戰鬥口號,一邊成群結隊的衝上戰鬥崗位。

  此時的蘇聯號就像突然活過來一般,艦身上布滿了川流不息的人群,主炮、副炮、高射炮迅速進入戰鬥狀態。

  在充滿噪音的戰鬥中大聲嘶吼,是海軍傳達命令的必備技能,這也是“聲音這麽小,怎麽能當海軍?”的由來。

  此時,周逸龍就筆直的站立在指揮室中,大聲怒吼著下達了命令:

  “開啟戰鬥巡航,左轉15度,調整艦身,進入發射位置!”

  通訊官竭力張大嘴巴,嘶聲接力道:

  “開啟戰鬥巡航,左轉15度,調整艦身,進入發射位置!”

  龐大的蘇聯號開始提升速度,她帶起一片翻騰的浪花,逐步打橫,用艦身側對俾斯麥號,獲取發射角度。

  “1號2號3號主炮塔,裝填穿甲彈,瞄準敵艦,齊射準備!”

  “1號2號3號主炮塔,裝填穿甲彈,瞄準敵艦,齊射準備!”

  蘇聯號上,高達406毫米的恐怖主炮,開始緩緩轉向,在艦身拉起的巨大水花中,牢牢鎖定住俾斯麥號。

  因為是在夜間,雙方遭遇的距離非常近,僅僅隻有9。5公裏,這個距離對於戰列艦來說,是非常容易致命的。

  無論蘇軍還是德軍水兵,都頂著巨大的壓力,拚命調整發射狀態,就在俾斯麥號開火的一刹那,蘇聯號也幾乎同時發出了巨大的怒吼。

  這是蘇聯號的第一次齊射,9門強大的主炮,在黑夜中迸發出熔岩一般的炙熱的火光,威力駭人的氣浪,將蘇聯號右舷噴射出一個巨大的水波,就像一顆龐大的流星,狠狠紮入水平麵中一樣。

  巨大的後座力,讓站在指揮室內的周逸龍,明顯感覺到整個戰艦向左方猛的一跳,那種感覺,就像開快車時,突然踩到刹車一樣。

  即便事先戴上了耳塞,在這種毀天滅地的力量中,周逸龍也感到自己的耳朵在一瞬間失去了知覺,隻剩下頭皮陣陣發麻的感覺,提醒他還活著。

  作為大海中的霸主,這種戰列艦之間的巔峰對決,遠遠超出“悉尼戰鸕鶿”的聲勢

  。

  無論蘇聯號,還是俾斯麥號附近,都升騰起衝天的巨浪,一眼看不到頂的巨大浪花,狠狠刺激著參戰蘇德水兵的神經,讓他們從心底升騰出莫名的敬畏,就像身處蠻荒的原始人,第一次看到雷電交加時,對神明產生的敬畏一樣。

  雙方第一輪交火,都沒能取得命中,很快就進入了下一輪齊射,這是因為在中遠距離的交火中,海軍命中率通常都不會很高,需要不斷校準,才能取得最佳射擊參數。

  這個時候,德軍的優勢開始體現,除去訓練有素以外,德國海軍使用的是“高速輕彈”。

  “高速輕彈”的優點是,初速高、彈道平直、垂直穿甲好,在這個距離上更容易擊中目標。

  很快,德軍的第二輪齊射,就在蘇聯號兩弦,同時掀起了巨大的浪花。

  “是跨射!該死!”

  安德雷耶夫神情緊張的大罵道。

  跨射,是海軍專業術語,簡單的說,就是指戰艦主炮齊射時,散落點能夠覆蓋目標四周。

  雖然沒有直接命中,但卻說明對方測距正確,已經進入“效力射”,很快就要打到蘇聯號上了。

  德軍的炮術表現,簡直逆天,夜間遭遇,十公裏炮擊,也能這麽快進入“效力射”,周逸龍總算知道,英軍“胡德號”是怎麽被快速幹沉的!

  當然,此時此刻,除了他以外,所有蘇軍官兵都猜不到,自己正在死戰的目標,竟會是德國海軍“俾斯麥”號。

  豆大的汗珠,從安德雷耶夫臉額滑過,雖然蘇聯號防禦不俗,但在這種距離上,真的能夠抗住敵軍主炮齊射嗎?

  那一刻,許多蘇軍官兵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不久前魂歸大海的悉尼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