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順利蓋章
作者:青椒      更新:2020-10-13 07:42      字數:2303
  莫斯科,克林姆林宮。

  辦公室的門被“咚咚”敲響,鋼鐵同誌從辦公桌前抬起頭,用他那特有的沉穩嗓音道:

  “請進!”

  邁著利落步伐走進的,是一位身穿海軍製服的上將,他一手提著個沉甸甸的公文包,臉上即便刻意壓抑,也難掩喜悅之情。

  “庫茲涅佐夫同誌,很高興看到你回來!”

  鋼鐵同誌有點意外的表示歡迎,隨即便注意到了他手中的公文包,作為洞察力出色的政治領袖,他很快反應過來,語帶訝異道:

  “怎麽,這麽快,我們的裝備與訓練委員會就出新成果了?”

  庫茲涅佐夫克製住激動的心情,將一疊精心準備的材料,拿出來遞給鋼鐵同誌道:

  “正是!這是米哈依爾同誌考察海軍現狀後,提出的裝備調整方案!”

  本來按照周逸龍的意思,是打算直接給莫斯科發電的,奈何庫茲涅佐夫覺得事關重大,決定親自跑一趟,這才有了今天這一出。

  鋼鐵同誌一聽果然是米哈依爾的心血,頓時也來了精神,最近莫斯科各家兵工廠對他的讚譽都很高,弄得鋼鐵同誌也非常期待,小家夥的海軍之行又能帶來什麽驚喜?

  他放下手中事務,興致勃勃的接過文件,直接就認真審閱起來。

  可看著看著,鋼鐵同誌臉上的喜悅慢慢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深深緊皺的眉頭。

  他抬起頭來,表情有些嚴肅的問道:

  “戰列艦是國之大器,中央的重點建設項目。可我在文件裏看到,米哈依爾同誌有意放棄掉402廠承建的蘇聯級3號和4號艦項目?”

  庫茲涅佐夫一見這神情,心中頓覺不妙,鋼鐵同誌向來注重戰列艦發展,事情果然不會這麽順利。

  還好來之前,米哈依爾跟他麵授過機宜,心中早有準備的庫茲涅佐夫,立即回複道:

  “事實上,米哈依爾同誌是全力支持中央造艦計劃的。通過這次考察,他改善了蘇聯級戰艦設計上的諸多問題,並發現可以進一步提升它的噸位和戰力,並由此提出了更強大的‘紅色警戒級’方案。

  隻是建造‘紅色警戒級’戰艦,需要一些時間和設備上的積累,因此他建議,先由189廠首建一艘蘇聯級戰艦,再逐步過渡到更大的型號!”

  “哦?還有這種情況?”

  一聽到更大的戰列艦,鋼鐵同誌的興致被完全勾起,他一直希望蘇聯能有自己的大型戰艦,就是指望能夠憑此在國際社會上爭取更多話語權。

  畢竟剛剛建立的蘇聯技術落後,百廢待興,時常被國際列強給瞧不上眼,外交上非常被動。

  比如最近這一年,誰都能看出德國的狼子野心,可

  蘇聯數次尋求跟英法結盟都被拒絕,最後隻能轉而跟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求自保。

  他專心致誌的接著往下看去,隻見資料中,果然附上了“紅色警戒”的主要設計圖。

  一看到那高達8萬噸的排水量和12門空前強大的457毫米主炮,鋼鐵同誌瞬間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幹得不錯,我就知道,他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

  聽到領袖褒獎,庫茲涅佐夫心中暗鬆一口氣,對米哈依爾顯得更為欽佩。這家夥年紀輕輕,卻滿腦子都是主意,似乎沒什麽是他搞不定的,就連一號首長的喜好,都被他琢磨的如此透徹。

  鋼鐵同誌接著往下看,突然再次皺眉問道:

  “他竟然想一次同時興建四艘航母?航空母艦我曾有過了解,雖然是新興事務,可實際戰力各國軍界一直都有爭議,我們突然投入這麽多資源,一旦無用,豈不是空前浪費?”

  庫茲涅佐夫一聽,好家夥,這個問題不正是臨出發前,米哈依爾給自己預測過的嗎?

  這簡直是料事如神啊,一聽領導問完,庫茲涅佐夫立刻信心滿滿的接上道:

  “米哈依爾同誌研究過各大海軍強國動態,無論是日本、美國、還是英國都在大興航母實驗,如果我們迎頭趕上,便能在國際上爭取更多話語權,其效果比興建大型戰列艦不遑多讓!”

  聽到這個解釋,鋼鐵同誌心情大好,眉頭也很快舒展開。

  庫茲涅佐夫便趁熱打鐵道:

  “米哈依爾同誌還高度讚揚了北方的402廠,強調該廠興建及時,為紅海軍的強盛崛起,打開了一麵新世界的大門。他指出,可以通過這次的航母建造行動,大力加強該廠實力,讓其早日成長為紅海軍的堅實後盾!”

  402廠,是鋼鐵同誌力排眾議,在極其艱苦的北方開荒建立的。周逸龍這番說詞,明麵上是在誇獎402廠,實際上是高度讚揚了領袖的英明決斷。

  這一番馬屁下來,讓領導非常受用,他不再有任何遲疑,直接拿起鋼筆,在文件末尾簽上了大大兩個字——“同意!”。

  完了,他似乎還覺得意猶未盡,又補充上一句“抓緊辦理,如此甚好!”。

  看到鮮紅的圖章最終蓋下,庫茲涅佐夫終於暗出一口長氣,心中多年的期盼,總算有了看到回報的一天。

  從今天起,米哈依爾同誌就是海軍的再造恩人,這個人情以後就算要用命來還,我庫茲涅佐夫也絕不會遲疑半分!

  簽署好文件,鋼鐵同誌好奇的問道:

  “米哈依爾同誌呢?他沒有隨你一起回來?”

  庫茲涅佐夫聞言精神一震,肅然起敬道:

  “沒有!他日

  夜操勞,在參觀完海軍造船廠後,又直奔列寧格勒市內的陸軍174廠而去!”

  “陸軍174廠?”

  鋼鐵同誌皺眉思考了一會兒,問道:

  “是那家生產輕型坦克的工廠嗎?”

  “正是!”

  …………

  此時的周逸龍,正在列寧格勒174廠的試驗場內,觀看一輛原型輕坦試車。

  這輛輕坦設計時間不長,炮塔甚至都沒完工,但在這個年代,它卻擁有著異乎尋常的紙麵數據。

  從設計圖上看,它的裝甲幾乎能達到接近T—34中坦的水準,機動性比T—34更好,隻有火炮可能會使用更小的45毫米或者57毫米口徑。

  這就是日後在現代遊戲中,大出過風頭的T—50輕坦。

  但周逸龍今天來這裏,主要原因卻並不是為了它,而是對蘇軍裝甲兵來說,更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裝甲運兵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