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革新戰車
作者:青椒      更新:2020-08-08 04:10      字數:4997
  由於A—32坦克還停放在郊外的軍用火車站,周逸龍幹脆開車,將馬克薩廖夫和科什金一起,帶到現場去觀看。

  當看到這輛造型獨特的戰車,威風凜凜的駐立在站台上,裝甲板上還依稀能看到大戰過後的斑斑痕跡,科什金頓時熱淚盈眶的跑了過去,整個身體都撲到坦克上,輕輕的愛撫起來。

  馬克薩廖夫也是兩眼濕潤,看了眼戰車,又扭頭看向周逸龍,一臉熱切的問道:

  “政委同誌,它在實戰中的表現到底如何?有沒有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

  聽到這話,周逸龍爽朗的笑了起來,隨即走到坦克身邊,指著它那威武雄壯的身軀說道:

  “總體來說,這是一種極其優秀的坦克,性能非常卓越!

  但是,它可以改造的潛力也非常大!”

  聽到周逸龍談起改造潛力,馬克薩廖夫立刻豎起了耳朵,就連科什金也站直了身姿,一臉好奇的看著他,想聽聽這位經曆過實戰的將軍,到底能夠說出些什麽來?

  隻見周逸龍信手拈來,指著坦克的前裝甲,就閑庭自若的說道:

  “首先是裝甲,車身和炮塔還可以進一步加強,要從現有的35毫米,分別加強至45毫米和52毫米,不然不足以應對75毫米火炮的射擊。

  然後是炮塔造型,可以進一步優化成六角防彈炮塔,還需要加裝單獨的車長指揮塔,目前的設計,並不利於車長指揮。

  航向機槍上需要加裝防盾,駕駛員艙蓋也需要調整,目前這裏都是弱點所在……”

  周逸龍這一說起來,簡直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馬克薩廖夫最開始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隨口問問他,沒想到對方竟如此精通,指出的問題也是非常專業,頓時聽得目瞪口呆。

  就連設計總師科什金,也是越聽越驚訝,急忙飛快掏出筆記本,打算一一記錄下來。

  誰知道,周逸龍說到一半,卻突然停了下來,揮手打斷他道:

  “不用記,我都寫在圖紙上了,我們一起進屋看看吧!”

  什麽?竟然還有改進圖紙?

  這也太過專業了吧!

  馬克薩廖夫和科什金一臉震驚的看著周逸龍,直到對方走進了站台附近的一座單獨小房間,他們才慌忙醒悟過來,飛快追了上去。

  進了屋裏,周逸龍先讓列昂尼得帶領兩名警衛,站在門口放哨,又隨手拉上窗簾,鎖好大門後,才神神秘秘的,從挎包裏掏出一疊圖紙,放在了桌子上。

  科什金迫不及待的衝上去前,隻是隨手拿起來看了幾眼,就忍不住驚呼道:

  “這……這竟然是全套完善的改進圖紙,就連零部件,都標的一清二楚!!!”

  馬克薩廖夫廠長頓時驚為天人,兩人一起用驚世駭俗的眼神,緊緊盯著周逸龍,希望他能夠為此解釋點什麽。

  卻見周逸龍不慌不忙的,清了清嗓子說道:

  “下麵,你們聽到的都是我軍絕密。包括這些圖紙在內,一定要按照最高級別的保密守則進行保密,一但有泄漏,必定會對國家造成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聽到周逸龍的話,科什金兩人不自覺的吞咽了下口水,作為軍工人員,他們當然知道這些圖紙的價值所在。

  周逸龍見到兩人一臉慎重的模樣,這才接著往下說道:

  “這些圖紙,是我結合寶貴實戰經驗,在莫斯科大學的阿傑莉娜博士鼎力協助下,共同改進完成的。

  按照這張圖紙設計,改進後的T—34坦克,將讓我軍具備領先時代的裝甲鐵騎,你們回去後,一定要認真研究,徹底吃透它!”

  為了避免過於駭人聽聞,周逸龍故意把阿傑莉娜搬了出來,聽到這位天才女博士的名頭後,科什金兩人的精彩表情,果然也慢慢變得正常起來。

  至於這張圖紙,周逸龍拿出來的,可是1943年版的T—34—76深度改進型。

  這種型號,從裝甲到火炮,從弱點優化到人機工程,都做出了諸多改進,已經是非常完善的版本,再要繼續改的話,那就是魔改型號的T—34—85了。

  但周逸龍並不打算現在就上T—34—85,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在戰爭初期,T—34—76已經足以吊打德軍坦克主力三號和四號初期型,這可是讓古德裏安都感覺非常麻煩的優秀戰車,而且相比85型號,76型號的成本更低,更適合於戰前大量生產;

  其二,蘇軍此時並沒有研發專門的85毫米戰車炮,就算現在開始搞,到開戰前產量也不會很高,而這批寶貴的85毫米坦克炮,周逸龍預計是要全部裝備KV坦克的。

  所以,思慮再三後,周逸龍才拿出了這張1943年版的T—34—76圖紙。

  就這,也是曆史上,紅軍經過四年戰爭,才不斷改進完善出來的,科什金一看到它,自然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了。

  但看了半天,圖紙上的一切,似乎都很完美,隻有一處空擋,讓科什金奇怪的指著它問道:

  “這裏空著的,是什麽?”

  周逸龍朗聲答道:

  “是電台!從現在開始,T—34之後的所有戰車,都要全部配備電台!”

  有沒有電台,實在太關鍵了!

  沒有電台的坦克,就像一群烏合之眾,就算單車性能再優秀,在大規模戰爭中也很難發揮出高效實力。

  這就好比兩幫人打競技遊戲,

  一群人帶著耳機開黑,而另一群人卻在各自家裏各打各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周逸龍堅決要從現在起,改變蘇軍坦克的這一致命弱點。

  “什麽?”馬克薩廖夫廠長吃驚的問道:

  “我們根本沒有這麽大的電台產量啊?”

  周逸龍哈哈大笑著說道:

  “這點你不用擔心,我們會有足夠的資金擴大產量!”

  寶藏的事情還是秘密,隻限於蘇聯高層知道,周逸龍此時並不打算說破。

  見政委同誌這麽堅定,科什金二人也不好說什麽,隻是感到今天受到了不少衝擊。

  但對於周逸龍來說,這才剛剛開始,緊接著,他又從挎包裏,拿出了另外一疊坦克圖紙,“啪”的一聲,甩到了桌子上。

  科什金已經知道他出手不凡,急忙抓起來一看,頓時又是呆若木雞。

  這到底是什麽?

  坦克?自行火炮?突擊炮?

  怎麽跟BT7戰車,長得還有點像?

  沒錯,這就是後世軍工大神們,以BT—7坦克為藍本,開發出的一種變種改進車型,ASU—76突擊戰車。

  這種設計物美價廉,直接利用蘇軍現有的大量BT坦克,去掉炮塔後,在它的底盤上安裝了一門76毫米坦克炮,跟德軍利用三號坦克,改進成三號突擊炮,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BT坦克重量本來就很輕,去掉炮塔和多餘設計後,整個戰車的重量,被控製在了十噸以下。

  科什金一臉納悶的看著這個怪物,難以理解的問道:

  “首長!我不是很明白。

  既然我們已經有了裝備76毫米火炮的優秀T—34戰車,為什麽還要開發這種裝甲薄弱,沒有炮塔,不夠靈活的突擊炮呢?

  它最大的優點,似乎就是重量輕了,但這對於陸軍來說,並沒有太多意義吧?”

  周逸龍哈哈大笑著,猛拍對方肩頭說道:

  “你說的沒錯,它對於陸軍的確意義不大。因為它是一輛——傘兵戰車!”

  “什麽!!!”這一回,又是馬克薩廖夫廠長大叫起來,他不可置信的緊緊盯著周逸龍說道:

  “難道您打算,直接從飛機上空投這東西?這可萬萬不行啊,之前我們有過深刻教訓的!”

  馬克薩廖夫說得沒錯,在1935年的基輔大演習中,蘇軍曾使用TB—3型重型轟炸機,將BT坦克掛載在機腹位置,然後從幾百米的位置“空投”下來。

  當然,結果就是,“哐當!”一聲巨響,坦克落地後,徹底變成一堆零件。

  空降坦克,是一項非常有難度的技術,即使在現代,也不敢說做得很成功,至於二戰,那就想都別想了。

  但周逸龍並不打算這麽幹,他胸有成竹的說道:

  “不!這輛戰車並不要求直接空投,而是將它裝入重型滑翔機內使用,隻要它能抗住落地時的顛簸就行,因此,它在設計上,零部件盡可能的簡化了。

  雖然它不足以對抗敵軍重裝坦克部隊,但隻要能夠勝任打壓輕裝機械化部隊的任務,就能為我軍傘兵,增加巨大的戰鬥力!”

  周逸龍的這一設想非常關鍵,二戰各國傘兵,都深陷沒有重武器支援的窘境,這讓傘兵的戰力受到極大製約,經常在落地後,無法攻占那些有重兵設防的任務目標。

  敵軍部隊隻要配備有一定機槍和火炮,就能對傘兵造成巨大威脅,要是反過來,傘兵也能擁有大口徑的戰車火力,那情況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雖然二戰後期,科技發達的英美軍隊,曾搞出過兩種輕型空降戰車,領主和M22,也是乘坐滑翔機降落。

  但這些隻有40毫米和37毫米的小坦克,顯然難以麵對敵軍堅固陣地,隻有周逸龍手中這輛裝備76毫米火炮的戰車,才是真正的“天降神威”。

  隻要想一想,敵軍的碉堡和機槍陣地,在76毫米火炮直射下,灰飛煙滅,甚至連敵軍的裝甲車,都被打得烏煙四起、火光直冒,周逸龍就激動不已。

  拿起圖紙,周逸龍細心的為科什金兩人一一解說起來,直聽得兩名專家是連連點頭,大為歎服。

  等到兩張圖紙說完,都快下午吃飯了,馬克薩廖夫以為政委同誌的要事,都交代的差不多,正打算過去跟他握個手,請他吃飯好好感謝下,卻見對方繼續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麵畫了一個外觀草圖,說道:

  “兩位同誌,你們回去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那就是立即著手,研發我軍的下一代中型坦克!”

  馬克薩廖夫瞬間石化,呆立原地,伸出去的手都忘了收回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作為廠長,已經被人評價為生產積極模範了,可這位政委同誌,卻比自己更加激進,連剛剛研發出的T—34都沒有最終定型,他都已經開始打算搞下一代戰車了,要不要這麽瘋狂啊?

  科什金卻死死盯著,周逸龍隨手畫出的戰車外觀草圖,看得連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圓型炮塔?這到底又是什麽鬼?

  沒錯,周逸龍畫出的,正是性能卓越的T—44外觀草圖。

  這輛戰車現在既沒有設計圖,也沒有實物,周逸龍無法在腦海中,形成它的完整圖紙,隻能按照上輩子的記憶,手動畫出了它的外觀草圖。

  T—44戰車無論是火力,防禦,還是機動性,都全麵超越德軍虎式坦克,而重量反

  倒比虎式還要輕,可以說,是二戰中最接近現代主戰坦克的卓越設計。

  隻可惜,曆史上它出現的太晚,直到1944年才少量生產,沒能趕上在戰爭中大放異彩。

  這其中有兩點原因極為重要,一是戰爭爆發後,打亂了蘇軍的研發計劃,蘇軍將主要精力,全都投入到改進生產T—34當中;二是,天才設計師——科什金於戰前意外逝世,沒有他的領導,想要突破性的過渡到T—44,是相當有難度的。

  但現在,這兩個問題都被完美解決,科什金不會死,T—44的研發日程,也被周逸龍給大大提前了。

  但馬克薩廖夫可不這麽想,研發一種新式戰車,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作為廠長他是再清楚不過了,他壓力山大的搓著手問道:

  “首長!這種戰車,經過上麵的審批嗎?研發它的時間是多久,會不會太緊迫了些?”

  周逸龍理解他的擔心,自信滿滿的大笑著說道:

  “不用擔心,我得到坦克部長巴甫洛夫的支持,審批很快就能下來。至於時間,你們完全不用擔心,先抓緊搞起來,哪怕三年四年後,隻要能搞出一輛原型車就行!”

  對於擁有改進圖紙的周逸龍來說,隻要你能出原型,甚至是完整點的設計圖,我就有辦法將它完善化,生產完全不是問題。

  聽到這句話,馬克薩廖夫總算長舒了一口氣。

  倒是一直盯著圖紙出神的科什金,喃喃自語的說道:

  “圓形炮塔?……為什麽會是圓形炮塔?

  我知道了,無論從哪個角度射擊,圓形炮塔都可以達到傾斜裝甲的防彈效果!這真是太棒了!!!”

  T—44是劃時代的設計,技術指標難度也很大,曆史上1944年時,蘇軍隻是少量建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無法吃透。

  在周逸龍想來,如果在戰爭進行的關鍵時刻,哪怕能提前少量生產一些,裝備部分精銳部隊,那也是作用巨大的。

  此時的周逸龍還不知道,德軍得到800噸黃金後,又會產生怎樣的蝴蝶效應?

  若幹年後,他會為今天的提前準備,而感到慶幸萬分!

  …………

  來到莫斯科後的第一天工作,就在這樣充實緊張的氣氛中,完美度過了。

  回到家中,周逸龍伸展了下酸脹的腰背,拿起桌上的一杯水,“咕嘟咕嘟”猛灌起來,卻意外聽到母親蘇珊娜說道:

  “你今天不在辦公室上班嗎?有個自稱達莉婭的女孩,打電話到家中找過你,聲音可好聽了,不會就是那個影視歌星吧?

  難道你之前說,要帶回家的女孩,就是她?

  兒子,真要是她,媽媽肯定會同意的!”

  蘇珊娜說完,一臉八卦又期待的,緊緊盯著周逸龍。

  周逸龍“噗嗤”一聲,一口茶水差點沒噴出,使勁揮手打斷蘇珊娜道:

  “什麽達莉婭?我根本不認識,肯定是找錯人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