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秦商戰爭(三)
作者:踏雪無塵      更新:2020-08-07 20:13      字數:4459
  可秦烈提出的什麽消費,什麽經濟之道,更離譜的是那限製工時,給農民製定最低薪金,到底是否於國有益。他呂幽仍然不肯輕信,需要仔細調查一番之後,仔細權衡過利弊,再做出決斷。

  若是無益,那麽他即便再次得罪秦烈,也必須阻止。

  第四件議事,則是清查大秦國田畝,官紳一體納糧。禁絕田畝交易,隻能由大秦國朝廷出資購買,然後平價貸給無地之民,這又是一件把世家貴族,得罪了個遍的政令。

  這大秦擴土開疆,田畝無數,那些官員和世家之田,大多不用納稅。秦烈這一大政,就剝奪了這些人無數利益,好在這兩樁大政,得知的也不過是寥寥幾人,都是秦烈的真正親信。

  不然此事泄露出去,必定是一場軒然大波,引起禍患。

  而秦烈之意,似乎是打算借助秦商戰爭,施行此策,使呂幽既是驚訝,也覺擔憂,秦烈之舉必然是要在打敗大商皇朝後進行變革,對大秦治下的權貴下刀割肉了。

  “諸位且放心,以我觀之,此政施行,當比想象中容易。如今大秦武修盛行。隻需一顆地階七品靈石,就可一身保暖無憂。我大秦國之政,也使經商之富,遠勝耕田。不瞞丞相,我本來也是打算賣出些田畝出去。”

  許書是議事殿右長老會長,自然也是秦烈推行幾件大政,必不可少的依仗,亦深知內情。

  “君上之策布遠,若官紳都能一體納稅。對我大秦而言,乃利國利民之事。切既然納了糧,就該有補貼,其實沒虧到哪去。”

  呂幽沒有馬上附和,隻道出了自己的感慨“此政令是好事,即便阻力大了些。呂幽也必定盡力為之,隻是老朽我,卻越來越看不懂君上了。”

  “君上他確實不喜處理繁雜政務,可我觀君上一應所為手段,分明似在重建房屋,改易梁柱。”

  那許書悠悠一笑,目中閃爍著光芒“我不知別人怎麽想,在我眼中,君上卻是當之無愧的聖君!比那大商殷禦,強了百倍!”

  “聖君麽?”呂幽有些發呆,免去死刑,愛重子民,甚至不惜為此拿權貴開刀,君上他,確然是聖明之主。

  呂幽接著失聲一笑“大商皇帝,可是公認千百年難得一見的明君。少年之時,就已挽大廈於將頃。日日勤政不倦,宵衣旰食。君上他也是難得明主,可要說比元辰皇帝強了千百倍,絕不可能。許書啊許書,你還真敢說。”

  許書也不爭辯,隻冷然一哂,胸中卻是不以為然。

  即便那殷禦勤政不倦又如何,宵衣旰食又能怎樣?

  此時的大商,還不是民不聊生,戰亂四起?可謂苦大商之政久矣!

  勤於政務,未必就是一個好皇帝。

  自家君上雖是懶惰,幾乎不插手政事。然而對於國之大政,卻毫不含糊。

  而此時的大秦國,也已漸入鼎盛之時。

  殷禦以權術禦人,恨不得事事躬親。秦烈卻是從體製著手,選拔人才,毫無顧忌的賦以重權。

  同是君王,二者之間,可謂高下立見。

  那些個儒生,真是瞎了眼睛,才認得那殷禦是當世明君,而自己國君,則是荒唐無道。

  頗有種義憤填膺之感,恨不得站出來,與儒家爭上一爭。

  卻也知無用,那些聖人一腦門子聖人教義,理教學說,聽不進其他的話,與這些儒生辨,是自取其辱。是非對錯,千百年後自可見分曉。

  略過了此節,許書又眯起了眼,轉過了話題“君上這一次,看來是信心十足呢!多半有著必勝的把握。隻不知此戰之後,有多少人會遭殃?”

  說到這次的戰事,呂幽也是手撫長須,麵現異色。

  一體納糧,均田之政與製定最低工薪之政,無一不是雄心勃勃。可不像是一位對未來毫無自信的君主,能夠想得出來。

  “未必!君上欲造公平之世,給世人公正之法。事後即便要行清洗之事,多半會依法而治。”

  秦烈此時,卻不知自己重臣們,在私下裏的議論。

  依然是帶著政兒,還有林妙可每天賞花觀月,釣魚逗鳥。

  在說服了呂幽虎澤這幾個親信老臣之後,就完全是好整以暇,有條不紊。

  日子過的不亦樂乎,整個人心情愉悅。

  唯一使他極度不爽的,是那些從境內各處,不斷傳來的噩耗。

  各地官員暴斃,百姓遇襲死傷的奏折,如紙片一般的紛紛傳入靈霄城內,這種情形,幾年前也有過。

  那時他勃然大怒,獨自殺入到中央大陸,斬殺三十餘萬道門弟子,以泄胸中之恨。

  然而此時此刻,看著那些數字,卻是有些麻木。

  秦烈心中自嘲,微覺刺痛,“原來我秦烈現如今,也到了視萬民為螻蟻的層次了?”

  若然是明君,必定是為之憂憤難安。就如那血聖魔主的所言,食不知味,睡不安寢。

  哪裏能如他這樣,安然穩坐,悠哉遊哉?

  “魔道……”

  每一日過去,每看到一章上報死傷的奏章。秦烈胸中的殺意,就愈濃一分,心內也更是陰鬱,卻知此刻,自己隻能隱忍,隱忍到與大商的決戰之後!

  似乎感應到秦烈的心意,那誅神劍的劍靈,也每日裏震鳴不休。似欲從劍鞘內,脫身出來。

  “說起來這口劍,自那一戰之後,其實也有許久,都沒有飽飲鮮血了。”

  誅神劍是皇者之劍,也是殺劍!

  越是強者之血,殺戮的人越多,就越可令它滿足,簡直近乎於邪

  也就在一個月零七天時,秦烈的劍道,莫名其妙的又有了進益。

  那殺戮劍意,竟然是一舉突破中期,距離‘出神入化,劍術化神’這一層次,僅僅隻有一步之遙。

  雖是秦烈所掌握的諸般劍道裏,最平平無奇的一種,卻也彌足驚喜

  而這次突破之後,秦烈是突然間,又心情平和了起來。也不再強耐殺念!

  “蒼天見證,這一生,秦烈誓必平魔道諸宗!”

  此時忍耐,隻是為日後盡屠魔道諸宗。

  幾年前,道門殺他百萬子民,卻付出三十七宗滅亡,神道宮主隕落的代價。

  如今大秦國,死傷已何止百萬?若不以整個魔道百宗為祭,如何能安他治下死傷子民的怨魂?

  他們妖族與魔道,也本就有著刻骨銘心之仇。

  又兩日之後,師若蘭統帥的龐大艦師,終於抵達東荒界。

  秦烈終是長聲大笑,執劍行出了皇宮。忍無可忍,也無需再忍。

  大秦國至中央大陸的南疆,若是乘坐普通雲艦,至少需十二日之久。

  秦烈駕禦天罰神梭,卻隻用了八個時辰。

  抵達之時,恰是師若蘭統轄的艦師,進入東荒界之時。

  九艘太乙神雷艦,六艘九曜碎星艦為首,還有四十艘大型空艦。一起強行撞破了空間壁障,至雲海中懸浮。

  一艘艘巨艦,皆是氣勢磅礴。加上大秦國這幾年陸續在東荒界建造的四艘九牙戰艦,及五十艘七牙,已可全麵壓製大商的艦隊。

  以師若蘭統帥艦師的本領,甚至能夠碾壓。

  然而在這片雲海上空,秦烈以焚世血瞳洞察,卻也發現對麵的大商軍中,遠不止那二十二艘九牙而已。

  除此之外,還有九艘仙氣氤氳,靈光環繞的樓船,以及八艘魔道的浮屠艦。

  這些都是仙寶,主要的作用是飛遁,然而也可作為戰艦使用。

  特別是浮屠艦,殺戮越多,周圍環繞的屠靈神光也就愈濃。

  與他意料中差不多,儒魔二教,都有著不弱的底蘊。

  不過師若蘭,卻是對這一戰信心十足。

  “兄長方心,隻需三日,若蘭就可重創對手!這條航道,定可無恙。”

  按師若蘭的說法,這三日時間,隻是為調整艦師的狀態,使艦上的戰士適應東荒界的環境而以。

  “這一戰,大商動員大軍千萬,進犯大秦。每日的消耗難以記數,隻會比我大秦國更拖不起!”

  隻要裝載有足夠多的糧草物資,大商的艦師就不能不來阻截,不能不與師若蘭決戰。

  秦烈輕笑,看小若蘭的意思,是準備一戰定乾坤了。

  大約也是看透了如今大秦國的處境,知曉這一戰的關鍵之一,就是艦師決戰的勝負,可按他本心之意,隻是準備讓師若蘭的艦師,牽製住對方就可。

  “如能先行擊潰大商的艦師,安冥兮姐姐她必定會從容的多!”

  在秦烈麵前,師若蘭是少有的自信,甚至是自負。

  若是大秦國勝了,那麽在航道暢通,後援物資源源不絕的情勢下,隻會使大商更急著謀求陸上決戰。

  而安冥兮一旦能掌握主動,定然會將大商國的兵力優勢削弱。

  可一旦敗了,那就是大秦國險惡的局麵。

  故此師若蘭是信誓旦旦,既為安秦烈之心,也是誓言。

  以往她雖統帥戰艦,指揮過數次艦戰。然而大多都是在秦烈已經建立足夠的優勢之後。即便艦師勝了,也隻是錦上添花。

  隻有這一戰,她能真正用自己的力量,來力挽狂瀾,幫到秦烈,固而哪怕是戰死在這裏,她也要使大商的艦師,在這裏損傷慘重。

  為大秦國之勝,奠定基石。

  秦烈一笑之後,隻能無奈的拍了拍師若蘭的頭。

  “總之你自己臨機決斷便是,不過無需勉強的,也沒必要焦切。”

  此時大秦軍中,可謂是名將雲集。

  安冥兮、秦楓、呂天行,還有漸漸成長起來,已身經百戰的虎瑞、熊奎、赫厲等人。

  所以他實在不願師若蘭那廋弱的肩膀上,就承擔著太多壓力,不過看師若蘭情形,分明心意已決。他能做的,隻是早臨行之前,讓姓格更謹慎的古烈空,為她拾遺補缺,在旁提醒照料。

  繼續駕馭天罰神梭,進入到南疆。一入陸上,就能感覺到此處彌漫的肅殺氣氛,這片地域中,雖然無數沼澤,叢林密布。土地卻也肥沃之極。

  秦烈這一路上,秦烈望見的那十幾個世家,都是居者險要之地,紛紛閉寨自守。

  荒野中,往往也無行人,許多耕田牧地,也已荒廢,顯是為避免被這一場大戰波及。

  秦烈也不在意,這些部落間常年爭鬥,估計對戰事也早就已習以為常了。

  而安冥兮統帥的三百二十萬大軍,就在那橫連山脈的南麵。分成數股,牢牢卡著橫連山脈的幾個出入口。

  山脈崎嶇,難以通行大兵,隻需很少的兵力,扼守住要隘。就可令敵軍進退不得。

  安冥兮深知用兵之道,這等樣的絕佳地形,怎會棄之不用。

  當秦烈的天罰神梭,降入大營中,此處數十萬兵將,都是歡聲雷動。

  所有的將領,都是振奮無比,這就是禦駕親征的好處,秦烈親臨陣前,對士氣的提振,可謂是無法計量。

  秦楓與呂天行,當天就從幾百裏外的營地,趕來參見秦烈。

  隻有安冥兮,對秦烈的到來,是頗有幾分冷淡意味。

  “妾身麾下兵力不足,那幾處隘口處,都撐的極其辛苦。到現在還能強撐,是因大商根本就沒認真。準備等我朝之軍,主動將這幾個隘口放棄。”

  能使安冥兮主動放棄地利上的優勢,隻有一個可能,就是艦師戰敗。

  那時除了迅速謀求絕戰這一法之外,就隻能是全力逃遁了。

  說完之後,安冥兮就又用狐疑的目光,看著秦烈。

  “君上你真是一人來的?“秦烈微一頷首,的確是孑然一生,獨自趕了過來。

  甚至連自己的儀仗,也沒有帶到此間。

  “以淵叔他已經征發了四百萬士卒,然而這些人要派上用場,卻需一段時日。”

  這時的大秦國,不是沒錢,而後實在沒太多兵力可用。

  “也就是說,再沒有後援了?”

  呂天行皺起了眉,“也罷,這一戰也不過比前次夜叉族侵入輝州那一次,要稍稍難些。未必就無勝機。”

  其實他也不是不清楚此時大秦國的情形,身為張懷的師兄弟與好友,反而最清楚不過。

  方才隻是對秦烈在域外建立的大秦仙朝,抱著幾分希望而已。

  而在場幾位將領,也都是默然。哪怕都已是各自名傳一方,有著名將之稱,經曆過無數風雨,此時也頗感壓力。

  秦烈孤身而來,使他們最後的希望,也徹底破滅。

  即便援軍無望,就隻能憑這三百二十萬大軍,三萬血雲騎,與大商苦戰周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