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神來之筆,軍神變月老
作者:妖僧普廷      更新:2020-08-06 12:30      字數:3515
  PS:謝謝投推薦票的書友:風刀霜劍啊,十字路口的守望,魔法按鈕,heavensailer,巭兲,hg0202。謝謝你們。

  上回書說到,軍神老卡爾,有點鬱悶,覺得自己的經驗成了拖累,讓自己判斷不準了。

  “叔祖,你別灰心啊,這些不是你的專長,你沒去深入思考,不能什麽你都最厲害吧,那還讓別人活嗎。”

  卡爾嗬嗬笑了兩聲,又說道:

  “軍事上,你那一套還是很牛逼的,80年,100年,也衝刷不掉你的光輝,你的軍事思想和體係,肯定不過時。”

  廢話,能過時嗎?

  老軍神的那一套,其實就是拿破侖的那一套,不過拿破侖有神來之筆,而老卡爾沒有,軍神那都是精密算計。

  老卡爾有鐵一般的現實,和嚴密的邏輯來推理來解釋,每一場奧地利經曆的戰爭。

  他解釋每一個“神來之筆”,為什麽“神來”這麽一筆,為什麽成功了?

  也解釋其他的那些“鬼來之筆”,為什麽“鬼來”這一筆,以及為什麽失敗了?

  說到底,不管是“神來之筆”,還是“鬼來之筆”,其實都是將領沒法憑理性來決策時,隻能憑感覺決策的“胡來之筆”。

  不過拿破侖軍事知識紮實,經驗老道,天資又好,加上一點點運氣,他的“胡來之筆”,很多變成了“神來之筆”。

  而那些和他對陣的將領,不管是知識,經驗,還是天資或運氣,每樣都差那麽一點,於是他們的“胡來之筆”,大都變成了“鬼來之筆”。

  而卡爾大公打仗,從沒有任何“神來之筆”的精彩,是因為他從沒有作過任何“胡來之筆”,自然也不會有“鬼來之筆”的糟糕。

  所以,在卡爾大公眼裏,拿破侖沒有什麽秘密,每一個戰役都被他解剖過了,分析過了,總結過了。

  不單是拿破侖,甚至同時代,庫圖佐夫,布呂歇爾,威靈頓,以及他的副手施瓦岑貝格親王,在卡爾那裏,都如掌上觀紋,清晰明了。

  卡爾大公的一生,所有戰爭,就連被迫上戰場的,他都謀算到最大的收益,或失敗了,也是謀劃到最小的損失。

  所以和拿破侖的幾次對抗,拿破侖勝了,毛都沒摸著他一根;拿破侖敗了,丟兵舍將,元氣大傷。

  卡爾大公在戰場上,就是“不動則已,動則要命”的那種人。

  為什麽同時代的這些將領,拿破侖唯獨認可卡爾大公,也是這個道理,其他人,也有勝他一招半式的,都是靠著蠻幹,靠著運氣。

  再來一次,同樣的條件,可能就幹不到拿破侖了,也就是經不起重複性檢驗。

  像帝都大學的常務副校長詹苑士,他的論文造假,就是經不起重複性檢驗,按照他的方法做實驗,數據和他論文上的數據不一樣。

  當然他自己出來給自己站台,說什麽“少數論文中確實存在標記錯誤的現象,並不涉及學術不端、也不影響科學結論。”

  靠,y=f(x),同樣的x,在同樣的f下,得出不是同樣的y,你說雖然你我不是同樣的y,但是不影響這個y的正確性。

  我日了,你這是哪來的邏輯啊?

  特色邏輯嗎?獨屬你院的院士邏輯嗎?還是獨屬你家的詹氏邏輯?

  好了,他經不起重複性檢驗就經不起吧,我們又不是帝都大學的,也不是工程苑的,操那心幹嘛,還是回到卡爾大公。

  卡爾大公呢,真刀實槍,打的拿破侖滿地找牙,而且再次遇到這個情況,卡爾照樣打的他滿地找牙。

  也就是說,重來一次,拿破侖還是破不了卡爾大公的局。

  聰明人都欣賞打敗自己的人,拿破侖和卡爾都是如此,他們互相欣賞,認可。

  愚蠢人都景仰忽悠自己的人,韭菜都是如此,他們對割刀比較景仰。

  欣賞是理性的,通過邏輯分析得來的,景仰是感性的,通過感覺來的。

  感覺來的“胡來之筆”,除了個別命好的,大都是“鬼來之筆”。

  憑感覺炒股的人,運氣好,遇到牛市,沉溺股市不出來,牛市一過,鐵定底褲賠掉。

  回到卡爾的精密算計,其實就是參謀,不過他太牛了,幹了整個參謀部的活。

  隨著科技的進步,拿破侖會越來越沒市場,老卡爾的那一套才越來越主流。

  參謀部這種戰前算計的活,普魯士吃透了,成精了,靠這一套吃到二戰末期。

  甚至普魯士在一戰二戰上,兩次失敗都不是戰爭失敗,是經濟失敗,是政治失敗,當然,從更大的局麵上說,也是參謀失敗,但是不是軍隊的那幫參謀的責任。

  可以說,老卡爾的那一套,至少還能抗100年不過時,如果與時俱進一點,及時更新,定時優化,到21世紀也沒問題啊。

  “施密特,這樣,邀請軍隊這幫人,和家人一起吃個飯,地點在諾維薩德,具體你來定。”

  老軍神話題一轉,突然來這麽一出,卡爾很奇怪,盯著這老頭,不像神經病發作了啊。施密特也覺得奇怪,但是立馬答道:

  “好的,叔叔。定在什麽時候?”

  “時間也是你來定,越快越好。把裏希特,迪瓦茨維奇,昨天匯報的幾個少校,以及你覺得人品,能力都不錯的上尉,少校,全叫上。”

  “怎麽了,老軍神,這還沒到月圓之夜呢,你就要變身了?”

  “卡爾,你說什麽呢,我又不是吸血鬼,變什麽身啊,哈哈哈。”

  “叔祖,就那點老心思,能瞞得了我,你不變身吸血鬼,你變身月老了。是不是又要給幾個姑姑安排相親會啊?”

  “哈哈,還真是。”

  “可是叔祖啊,他們很多都結婚了,你難道要生拉硬拽,拉郎配可不符合我們老哈家的傳統啊?”

  “當然不是,這個非正式交流,也能看出人品。”

  小卡爾當然知道,還有其他的意思,傳說中的軍神,皇帝的叔叔,還有漂亮的公主,呆萌小王子,他們和你握手,親切交流。

  你不感動的的心律不齊?你不感動的亂翻白眼?你不感動的屁股尿流,大小便失禁?

  為啥粉絲們握著偶像的手,那眼淚,那哽咽,那心跳,那排卵的感覺。

  老卡爾這一招,實在是惠而不費,後世新聞上,每天都有,國內省市縣,國外五大洲,各地,各級領導,都玩這一招。

  那個茜茜公主,為啥這麽得帝國的各個邦國的歡迎?有她人美體柔音輕等因素,也有她放下身段,和子民們親切交流,握個手,拉家常的努力。

  雖然,美麗的茜茜公主,對那些糙漢子,那些村姑村婦,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還有,“阿根廷,請別為我哭泣”的女主角,貝隆夫人,也是這一招,幫她老公——貝隆,穩定了政局,其實貝隆的執政水平,水的一比吊糟,但是有了他夫人的親民表演,他就能持續執政。

  所以說絕大部分人,不需要給實惠,隻需要給他一點感動,他就會自找理由,緊緊追隨。

  說到這,很多人不服,甚至罵那些傻逼,說自己不會如此糊塗。

  好,妖僧就來給你揭揭傷疤,讓你流血流汗又流淚。

  那,就說你愛戀的那個女人吧,她傷害你這麽多次,你每次都氣的要死,但是,隻要她把烏雲稍微撥開一條縫,放出一點點陽光給你。

  你立馬在腦子裏補充了足夠場景,包括,她終於欣賞你的這個,認可你的那個,而且之前的傷害都是誤解,不怪她,怪你自己沒堅持解釋,怪你自己沒多去努力一下。

  可能,你很快就把第一個寶寶的名字起好了,你甚至能把金婚禮儀在腦子裏過一遍,確保她靚麗又閃眼。

  隻不過,茜茜公主,和貝隆夫人,還有大部分偶像,政治家,他們對大部分人有效果。

  而那個女人,隻對你有效果。

  好了,自己準備紙張止血吧。我們還是回到這個皇家招待會上來。

  除了在施密特介紹過的三個少校,新鮮出爐的少校,老領導米勒準將的小兒子裏希特,和頭腦靈活的迪瓦茨維奇,還有2個少校,20個上尉。

  這是施密特和老軍神交流後,重新更改的決定:把所有少校和上尉全叫著,中尉隻叫迪瓦茨維奇。

  但是施密特和老卡爾兩人商議和預選過的,也就是圈定重點對象,早早的給阿瑪麗,伊麗莎白,和瑪莎三個說了。

  老哈家的人呢,瑪利亞公主,阿瑪麗,瑪莎,約翰大公一家五口,卡爾家的兄妹三人,以及約瑟大公的幺女,瑪麗·亨麗埃塔。

  這麽多人,聚餐地點是公主府的宴會廳。

  卡爾還打算把學校和醫院的負責人也叫來,被軍神給否了,老家夥還是覺得,隻有軍人最靠譜,最重要。

  宴席沒啥好講的,就是一團和氣,很快,曲終人散,那幫大兵,也不好意思去城裏瀟灑,隻能渡過多瑙河,一起回家——彼得羅瓦拉丁堡,然後各找各媽——到自己帶的隊伍裏去。

  是喝酒劃拳,還是吹牛打屁,那就不為妖僧所能知道了。反正,隻要奧語課時,不要遲到不要早退就行了。

  接下來才是重點。

  公主府裏,大家歡聚一堂,老卡爾,老約翰,安娜·普羅芙爾,還有這個安娜·瑪利亞,結婚了,懷孕了,在這三個長老的眼裏,也是大人了,也就坐在長老的位置上了。

  他們谘詢這三個大姑娘的時候,阿瑪莎和伊麗莎白一個沒看中。

  也不怪,在這兩位成熟禦姐型的公主眼裏,這幫當兵的家夥,年輕的,都太生澀了;年長的,都太油膩了。

  幸運的是那個聰明的中尉,因為聰明,屢立戰功,馬上要升銜為上尉的迪瓦茨維奇,一下子有四個女人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