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坦克大戰9
作者:牧雲兒      更新:2020-08-02 05:33      字數:1978
  其實,今天還是朱漢語指揮坦克部隊,第一次在正麵,和日軍坦克部隊進行搏殺。

  在之前和馬翔健太郎的坦克部隊作戰的時候,朱漢語發現,他們的坦克車,在正麵的裝甲防護,以及火力和機動性,都強於日軍。

  但是在作戰的時候,卻還是容易和近距離和日軍坦克拚殺的時候,發生側麵裝甲被擊破,或者是被日軍坦克直接撞壞的情況。

  所以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朱漢語便命令全團,和日軍的坦克群保持距離。

  他們的火炮射程可以達到兩公裏,而日軍的短管火炮,隻能打一公裏,還容易打偏。

  所以朱漢語的坦克車,隻需要和日軍的這些坦克保持一公裏的距離,就能夠保證自身絕對的安全。

  再加上日軍坦克車的機動性不如己方,所以日軍的坦克車,就算是想要追擊他們,都無法做到。

  這種戰術,其實類似於當年蒙古人對付歐洲重裝騎兵的戰術。

  當年蒙古的騎兵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之下,成功的打到歐洲。

  歐洲人為了聯合對付蒙古人的入侵,便組織了重裝騎兵,和蒙古騎兵決戰。

  結果蒙古的騎兵根本就不和他們進展,而是一直和他們保持著距離,使用弓箭對他們進行遠射。

  當時的蒙古馬耐力好,歐洲的重裝騎兵根本就追不上。就這麽被蒙古人放風箏。

  等到他們傷亡的差不多了,蒙古人才拔出來拔刀,對他們進行收割。

  小傳平四郎眼看著雙方的部隊,正在越來越近,心想激烈的坦克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敵人的坦克車竟然突然轉向,開始往後跑了。

  “跑了?”

  小傳平四郎,有些沒看懂敵人的這一套操作。

  不過很快,他就知道敵人為什麽轉頭跑了。

  因為跑出了幾百米之外,敵人的坦克車就停了下來,然後對著他們追擊的坦克車,便開始進行轟擊。

  此時他們和日軍坦克車的距離,大概在一千五百米左右。

  日軍的坦克車上裝備的火炮,根本就打不到這麽遠的距離。

  但是四軍這邊的坦克炮,炮彈卻可以打這麽遠。

  當頭的幾輛日軍坦克,轉眼就變成了廢鐵。被炮彈直接打穿了正麵裝甲。

  這些坦克車打完了兩輪炮彈之後,根本不等日軍坦克車靠近,便繼續掉頭往後跑。

  等到距離控製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的時候,朱漢語便命令坦克再次對日軍展開射擊。

  又是連續的兩輪轟擊,日軍愣著頭追擊他們的坦克車,再次遭遇轟擊。

  這麽一會兒的功夫,小傳平四郎,已經眼睜睜的看著己方的坦克車,有七輛被這麽摧毀掉了。

  他意識到了不對勁,真要是這麽愣著頭追擊的話,他們有多少坦克車也不夠敵人打的啊。

  “命令部隊,立刻轉變陣型,分出來一支部隊,從側翼包抄過去。”小傳平四郎高喊道。

  他們的坦克車和裝甲車數量更多,這可能是他們此時唯一的優勢了。

  畢竟朱漢語他們的坦克部隊,在和馬翔健太郎的部隊作戰的時候,也損失了十多輛坦克車。

  此時來到這裏作戰的,隻有六十多輛坦克車。

  反觀日軍這邊,即便是被擊毀了那麽多,此時坦克車和裝甲車的數量,仍舊有一百多輛。

  日軍在這個方向集中的裝甲車和坦克車,數量不可謂不多了。

  畢竟日軍整個二戰期間,其坦克車和裝甲車的產量,都十分的有限。完全無法和西方那些工業強國相比。

  這麽幾百輛坦克車和裝甲車,已經是很強的陣容了。

  看到日軍這邊開始改變隊形了,朱漢語立刻命令部隊,同樣開始轉變隊形。

  他們的坦克部隊,同樣分成了三支。

  兩支應對側翼的敵人,還有一支則是牽製正麵的日軍部隊。

  雙方在這片河穀地帶的博弈,再一次展開了。

  因為在火炮射程上的劣勢,日軍的坦克車,隻能想辦法從側麵攻擊,或者是迂回包抄。這樣才有機會,將敵人的坦克車,拉近到己方的射程範圍之內。

  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火炮,無法擊穿敵人的正麵裝甲,隻有攻擊薄弱一些的側麵裝甲,才有可能造成殺傷。

  雙方的坦克車群,在平原之上拉扯著。步兵反倒是不再起到掩護坦克的作用,他們開始作為獨立的作戰單位,同樣展開了自己的攻勢。

  日軍的步兵,在想辦法攻擊民兵團最後的一道防線。

  而五百多名坦克團隨行的步兵,則在側後方,攻擊日軍步兵,以這種方式牽製日軍的兵力,從而支援到正麵的民兵團。

  這些步兵們的廝殺的,同樣十分的激烈,完全不遜於那些鋼鐵組成的戰爭機器。

  他們的血肉,和心中的信念,便是最為堅硬的鎧甲。

  殘暴的日軍洶湧向前,一次次的撲向民兵團最後的陣地。

  而民兵團的士兵們,便好像是防波堤一般,用血肉之軀,一次次的阻擋住日軍的衝擊。

  在他們的陣地前方,已經滿是日軍遺留的屍體。夏日的蒼蠅和蚊蟲,嗅著血腥味兒在這裏聚集,趴在屍體上貪婪地吮吸著,那些流淌出來的淋漓鮮血。

  苟太富渾身都是鮮血,不過大部分都是趴在壕溝裏麵的時候,沾染到身上的。

  此時他們的壕溝底部,已經變得十分泥濘了。

  讓這裏變得泥濘的,並不是雨水,而是戰士們流淌出來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