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年關來了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30      字數:2646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蘇世昌和蘇世盛對孫儒傑還是很有好感的。他們原先就是在學堂裏念書,後來父親去世,直接跟了姐姐學做買賣,一時之間也改不了那點書生氣,跟各位掌櫃、管家這些成年人和生意場上打交道的老油條們實在是沒什麽共同語言。偏那些還在念書的少年,已跟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昔日有些交情的同窗,又都在休寧,所以兩人在這裏完全沒有朋友。難得遇上一個孫儒傑,雖比他們大幾歲,但為人謙和有禮,學問也是極好的,有功名卻不以功名為傲,竟然還做著中人這種事情,彼此之間就有許多話可說了。要不是因著殷氏說的那一番話,他們還真主動跟孫儒傑交往的。

  現在聽到孫儒傑這番話,兩人心裏便激動起來,私心裏還帶著替姐姐觀察這人的想法,連忙也說了一些景仰的話,相約著一起去喝酒。

  “你們去吧,昌哥兒和盛哥兒好生招待孫秀才和周師傅,我便先回去了。”蘇玉畹笑著跟大家告辭,便上了馬車。

  孫儒傑與蘇家幾人目送著馬車離開,這才尋了個酒館,坐下喝酒。

  蘇玉畹則去了一趟陳家。

  她買宅子的事,需得跟陳家人說上一聲,免得他們從衙門小吏嘴裏知道這事,倒顯得蘇家人沒有禮數。

  蘇玉畹這段時間忙,再加上鎮北候的事,讓她下意識地想避開陳家,因此倒有十天沒往陳家來了,隻叫殷氏多來給陳老太太請安。進來陳家,眾人似乎也沒什麽異樣,倒是陳老太太臉色有些不好看,神色淡淡的,不大理會兒蘇玉畹。

  蘇玉畹心裏隱隱猜想出陳家已知道鎮北候想納她為妾的事了。

  陳家知道這事也不奇怪。因為她的親祖母嫁到了休寧、又有她父親的緣故,陳明生到了徽州來做官之後,對休寧就很關注,就唯恐自己妹妹留下的一點骨血被繼母殘害了去。他在休寧縣衙裏是培養了自己的親信的。否則,當時他替蘇家報複蘇長亭的時候,就不會做得那麽順手。如今離鎮北候納妾那事也有十天左右了,消息傳到陳明生的耳朵裏,著實正常。

  出了這樣的事,蘇玉畹也知道自己沒主動跟陳明生提及,陳明生肯定會不高興。她也權衡過這其中的利弊,最後決定寧原得罪陳明生,也不能冒一丁點的險——誰知道陳明生會如何想呢?到時候他覺得三皇子當上太子的幾率要大得多,把她送給鎮北候做妾,比給顏安瀾做妻還強些,那她豈不是麵臨被出賣的危險?這種官場混的人,誰知道什麽是他的底線?

  事關自己的終身,她實在不敢賭。她不能把自己的終身幸福依托到別人是否有良心上來。

  所以,她幹脆就不說,準備看看鎮北候出什麽招,陳明生又做如何反應,再想想對策。最不好的結果,就是她匆匆找個人嫁了,絕了鎮北候和陳明生的念想。陳明生這個人又是很現實的,一旦知道她沒辦法再嫁給鎮北候,卻又能在生意上給陳家帶來好處,那麽他並不一定會跟她撕破臉。那麽這樣一個坎,就算是過去了。

  隻是她沒有料到鎮北候會那麽快就回京城去了,這事就緩了下來。而鎮北候回了京城,這事情後麵變數就大了:誰知道鎮北候還來不來徽州呢?即便來了,他還會不會重提舊事?像他們這樣的豪門公子,納個小妾不過是一時心血來潮,待過了那一陣後,提起她蘇玉畹,可能對方還一臉茫然,要問她是誰呢。

  既然這樣,她何必自找麻煩,要把這件事告訴陳明生呢?以陳明生那想往上爬,千方百計要往京城鑽的架式,知道了這件事,誰知道他會做出什麽事來?沒準就把她往馬車裏一塞,送到京城鎮北候的府上去也說不定。

  所以,她就一直沒跟陳家人提這件事。

  那時既不提,這會子陳老太太也沒明著說出來,她自然就裝傻,裝作看不懂陳老太太的冷淡似的。不過熱臉貼冷屁股的事她也懶得做,隻在陳家坐了不到一頓飯的功夫,她就告辭離開了。

  不過該說的她也說了,過一陣新宅子修繕完畢,再選個黃道吉日,他們就搬新家,到時候請陳家人到新宅子裏坐一坐。而盡管陳老太太麵色冷淡,薑氏仍替她答應了下來。

  年關將近,采買茶葉送禮的人很多,蘇家在徽州府茶莊裏的茶很快就告罄了,休寧茶棧裏也沒有了存貨。要是照著以往,即便與蘇家二房三房的關係冷淡,但為了不讓人說閑話,她也會去照顧蘇長風的生意的。隻是秦氏的做法實在讓她不喜,且她跟蘇長風之間隻差一點就撕破了臉皮,幹脆也懶得顧及這些了,直接叫黃耀祖在休寧聯係了一家茶葉質量不錯的,就是她與鎮北候相遇的那一家茶樓的老板那裏,購買了一些茶葉來銷售,同時要求賣茶的夥計跟客商言明這不是蘇家出產的茶。不過那家茶葉的質量也還好,客商也沒什麽意見,生意沒受什麽影響。

  而這段時間,蘇世昌兄弟倆時常跟孫儒傑見麵,年關將近,文人們也不甘寂寞,頻頻開詩會,孫儒傑帶著蘇家兄弟出入大小詩會。詩會裏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讀書人,也有些附庸風雅或想擴展人脈的富家子弟。蘇世昌兄弟倆跟著孫儒傑去,倒也不突兀。他們倆相貌本就不錯,先前也一直在念書,詩文也能謅上幾句,在詩會上倒也認識了幾位朋友。

  殷氏和蘇玉畹見狀,也挺高興,樂見其成。

  隻是蘇玉畹終記得蘇長亭那人是個睚恥必報的,他的茶園和茶棧被毀,是不會這麽善罷甘休的,她不放心,一再叮囑扮成他們長隨跟在身邊的道:“好生注意少爺新交的朋友,見到有居心叵測的,先別打草驚蛇,趕緊來告訴我,你們再多加防犯。”

  兩人都是老成持重的人,自然知道蘇玉畹這樣叮囑的原因,保證道:“姑娘放心,我們會時刻警惕的。”

  蘇玉畹這段時間忙近得腳不沾地。除了準備年貨和給族人送禮的東西,她還得盤點各個茶園年終的賬目,有一些是要跟邢家和陳家分賬的。各茶園的建設進展及贏利情況,決定了她對那些掌櫃和管事能力的評定。而除此之外,她還得決斷宅子的修繕及家俱采買、布置,要經手的事情,實在太多。

  “姐,我幫你盤賬吧。”蘇世昌這日倒是沒有出去,而是跟到蘇玉畹這裏來,死活要幫她盤賬。

  蘇玉畹頭也不抬:“你今天怎麽不出去玩?”

  “你一個人在家裏忙得飯都顧不上吃,我們倒天天出去玩,哪裏能安心?”蘇世昌道。

  要不是看到他們結交朋友時,殷氏和蘇玉畹那十分欣慰而高興的樣子,他才不會天天這樣出去應酬呢。他覺得,與其在那裏跟人扯閑篇,倒不如在家裏幫姐姐多盤兩本賬。

  蘇玉畹才這從賬本裏抬起頭來,望了他一眼,笑道:“你會盤賬嗎?”

  蘇世昌頓時一臉的沮喪,不過仍堅持道:“我不會,你教我不就可以了?”

  “以後再教,現在我忙著,實在抽不出時間。你真沒事,就去寫幾個帖子,喬遷那日請舅祖父、舅祖母等人過來赴宴。”

  那邊宅子已修繕完畢,蘇玉畹又清理了那裏的一些舊家俱,添置了新家俱,如今便打算搬進去了,日子就定在後日。喬遷之喜後,她們也要準備年貨,然後回休寧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