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陳盼兒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9      字數:2665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立春和穀雨見了,都蹙起了眉頭。

  要是隻她們姑娘一個人來,門房這樣倒還罷了。沒見著她們還帶著家裏的五姑娘嗎?這樣招待一個從未登門的客人,可不是禮數。

  另一個門房見狀,趕緊解釋一聲:“我們家姑奶奶回來了,這會子家裏亂的很,老太太和太太也不知有沒有精神說話。所以老吳才去通報一聲。”

  蘇玉畹這才釋然。

  陳府的姑奶奶陳盼兒,乃是二房所出,在外地任職的陳二老爺的女兒。陳盼兒今年十八歲,兩年前嫁給了歙縣一個青年舉子,逢年過節也有禮送來,平日裏陳老太太也沒少念叨她,所以蘇玉畹雖跟她素昧謀麵,但對她的事情並不陌生。

  以陳府人的性格,連身為長房長孫的陳卓昆,其婚姻都得為家族的榮盛服務,陳盼兒身為女孩兒,長大後勢必要為陳老太爺、陳二老爺乃至孫兒輩的男丁仕途服務的,嫁到對陳家男子有利的家庭中去。但陳盼兒從小跟父母在任上長大,頗有見地,十分的有主見。在十五歲時對未來夫婿鍾一鳴一見鍾情,死活要嫁給他。當時鍾一鳴還隻是個秀才,家境又貧寒,除了相貌長得一表人才,且還算有才學之外,一無長物。陳家人對他自然是十二分的不滿意。

  奈何陳盼兒絕食相逼。陳二老爺、陳二太太又是個疼女兒的,因著陳二老爺是三兄弟中唯一一個考中進士、光耀門楣的。隻要好好作官,往後在仕途上比陳老太爺都還走得遠也說不定,故而在家裏說話很有份量,最後懇求陳老太爺答應這門親事。於是這位大表姐兩年前帶著豐厚的嫁妝,嫁到了歙縣去,成為了一個秀才太太。好在鍾一鳴不負重望,於去年秋闈考上了舉人。

  因此,陳盼兒在陳老太太那裏,由“心裏不可說的痛”變成了誇耀的對象,蘇玉畹也就知道了這位大表姐“慧眼如炬”,是個極有眼光的人。

  隻是此時不年不節的,陳盼兒怎麽回家來了?而且聽門房的口風,她還不是平常的回家探親,否則就不會“家裏亂得很”,“老太太沒有精神說話”,可見她回來並不是什麽好事情。如果真是這樣,自己來得還真不是時候。

  蘇玉畹有心不去打擾,但門房已進去通報了,她隻好耐心等著。

  不一會兒,門房就回來了,道:“老太太說,表姑娘不是外人,家裏雖有些亂,想來表姑娘也不會笑話。且讓二位表姑娘到正房說話呢。”

  蘇玉畹隻得站起來謝過,拉著蘇玉若的手跟著門房往裏走。

  到二門處,就見韓嬤嬤已在那裏等著了,眼睛還有些紅腫,想是剛剛哭過。不過她情緒卻還好,見了蘇玉畹來,笑著道:“可是從休寧回來?路上可還順利?”又打量蘇玉若,“這位便是五表姑娘吧?長得可真俊。”

  “是,昨日回來的,一路上還好。”蘇玉畹笑著摟著蘇玉若的肩膀,“正是我五妹妹。因她身子弱,原先一直在休寧呆著。這次跟我一道到府來,便想來給舅祖父和舅祖母請安。”說著她又拿眼睛瞅著韓嬤嬤,意有所指地道,“舅祖母和大表舅母那裏方便麽?大表姐剛來家,怕是有許多體已話要說。如果這樣,我們改日再來也行。反正是一家人,常來常往的,不必客氣。”

  韓嬤嬤跟蘇玉畹是在休寧時就處出來的交情,自是與別人不同。後來雖說因著對主子的忠心,她對蘇玉畹有過別的計較,但不管怎麽說,蘇玉畹的為人脾性,還是很得韓嬤嬤的喜歡的。

  她提點蘇玉畹道:“還真是有許多體已話要說。我們大姑娘……”她頓了頓,歎了一口氣,“在夫家受了些委曲,這次是哭著回家的。”

  蘇玉畹的臉上就露出詫異同情的神色來。

  韓嬤嬤卻臉色一變,露出笑容道:“不過沒關係,就跟表姑娘剛才說的,咱們是一家人,不用客氣。家裏的事,兩位姑娘知道也不打緊。姑娘的脾性我們還不知道麽?不是那等嘴碎愛搬弄是非、愛看人熱鬧興災樂禍的。要是今兒是大表姑娘你一個人來,我們保準不跟你客氣,叫你改日再來,可這不是五姑娘頭一次上門麽?”

  說著,她慈愛地撫了撫蘇玉若的頭發,低頭笑道:“五姑娘第一次來咱們舅祖母家,舅祖母怎會不見,是不是?”完全是哄小孩兒的語氣。

  蘇玉若自小體弱,很少見外客。今日跟長姐來作客,頗有些緊張,剛才進了門就緊緊拽著長姐的衣袖不肯放鬆,蘇玉畹安慰許久才好些。此時見韓嬤嬤是以前在休寧時見過的,且麵容慈祥,語言熱情,又聽得舅祖母為著她這麽個小姑娘,連家醜都顧不得捂上,生怕慢待了她,她心中生暖,一下子輕鬆下來,再不複剛才的緊張害怕。

  她仰起小臉,朝韓嬤嬤害羞地笑了笑,輕喚了一聲:“韓嬤嬤。”

  見蘇玉若仍記得自己,韓嬤嬤越發高興,對姐妹倆道:“來,快進去吧。”

  領著姐妹倆進去,韓嬤嬤一路上還饒有興致地給蘇玉若介紹各處的景致和建築,蘇玉若越發覺得舅祖母府上並不那麽可怕。

  不知不覺便到了正院,大概是因著蘇玉畹姐妹要來,陳盼兒此時已不在屋裏了,陳大太太薑氏和陳欣兒也不在屋裏。隻有陳老太太坐在堂上,相伴而坐的是三太太趙氏和其女陳蜜兒。一家子都肅穆著臉,廳堂裏靜悄悄的落針可聞。

  蘇玉若見狀,又緊張起來。

  蘇玉畹悄悄捏了一下她的手,上前行禮:“畹姐兒見過舅祖母,見過三表舅母。”又指著蘇玉若道,“這是我妹妹蘇玉若,在家中姐妹中排行第五。”

  蘇玉若顫抖著身體跪下給兩人請安——第一次見麵,總得行大禮。

  陳老太太的表情這才和緩了些,朝蘇玉若招招手,笑道:“別怕孩子,舅祖母不吃人。”

  韓嬤嬤和趙氏捧場似的笑了起來,屋裏的氣氛為之一輕。

  蘇玉若朝長姐看了看,見她點頭,這才有些膽怯地挪到陳老太太身邊。

  蘇玉畹解圍道:“我五妹妹打小就患有喘疾,母親唯恐她發病,總不讓她見生人,所以膽子小。舅祖母和表舅母毋怪。”

  “不怪,不怪。”陳老太太肯在這種時候見蘇家姐妹,蘇玉若第一次上門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陳家如今跟蘇家是合夥關係,陳明生很看重蘇玉畹這個外甥孫女,叮囑老妻一定要禮待她。所以不要說蘇玉若隻是膽小,哪怕她粗鄙無禮,看在蘇玉畹的麵上,陳老太太也不會有苛責之意。

  此時她給了一對玉鐲子和幾塊上好的衣料給蘇玉若當見麵禮,又拉著她細細的手腕,歎息道:“這孩子瘦的。”又問,“一餐能吃多少飯?平時都吃什麽藥?看了哪些郎中?”

  蘇玉若見舅祖母並不凶,心下放鬆,倒是細細地把自己的事跟陳老太太說了。

  陳老太太對蘇玉畹道:“我倒聽說過一個郎中,對於喘疾十分拿手。待會兒我就派有去打聽打聽,看看那郎中還在不在那裏看診。如果還在,你不如帶令妹去瞧一瞧。這病啊,就是講究個機緣。遇上了好郎中,幾劑藥下去,病就好了。”

  她又拍拍蘇玉若的手:“我瞧著這孩子就是個有福氣的,定能把身子養好。”

  “那真是太好了。”蘇玉畹推了推蘇玉若,“還不謝過舅祖母?”

  蘇玉若趕緊福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