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不對勁兒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9      字數:2789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大方大師又將另一罐菊花窨的茶也品了一遍,搖頭道:“此茶差之甚矣。”

  蘇玉畹每次來,與大方大師嚐茶談茶,都最為盡興。隻是看大方大師時不時咳嗽幾聲,眉眼間似有疲憊之態,她便知不可久留,坐不多久,就起身告辭。

  大方大師也不多留她,送了一些自己炒的新茶,便讓她離開了。

  蘇玉畹出來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去了寺廟的大雄寶殿和觀音殿燒了幾柱香,又奉供了些香油錢,這才準備打道回府。

  “蘇檀越,請留步。”一個和尚起身追來,“方丈大師有請。”

  蘇玉畹心裏打鼓,不過還是跟著和尚去了後堂。

  方丈大師是個六十來歲的老頭兒,見了蘇玉畹進來,指著對麵的蒲團道:“坐。”

  蘇玉畹行了一禮,這才坐下,靜靜地看著對方的方丈大師,等著他說話。

  “你家那幾個炒茶工……”方丈大師開口了。

  蘇玉畹心裏就“咯噔”一下:果然是為著這事。

  春天時她讓幾個為人本份的炒茶工用銀鍋子炒製了雨前茶,因擔心用這種秘法炒製太多鬆蘿茶擠兌了休寧的茶商們,引來眾怒,衝擊了市場,為蘇家大房引來禍事,她便馬上收了手,並將他們送到了這鬆蘿寺來,避免別人對他們的謀害與引誘。雖說有大方大師的麵子在,她又給了一筆豐厚的膳食住宿費,按理說不會讓方丈大師不滿才對,但如果這些炒茶工惹了什麽事,方丈大師是一定不會讓他們在此再住下去的。

  見方丈大師說了那幾個字,便沒有再說下去,似乎在斟酌著措辭,她越發緊張,忍不住問道:“是不是他們惹了什麽事?”

  方丈大師一擺手:“倒沒惹事,不過……”他抬起眼來,看向蘇玉畹,“貴家一個姓袁的姨太太時不時來小寺上香,有一次你家那個叫張大河的炒茶工在後山幫大方大師製茶,不知怎麽的被貴家姨太太碰上了,她還好奇地問了張大河幾句話。當時張大河雖然搪塞過去了,但老納聽眾僧來報,這段時間有不少行跡可疑的人在後山轉悠。”

  蘇玉畹的表情立刻嚴肅起來。

  昨日她還覺得袁姨娘有些不對勁,今天方丈大師這麽一說,可就都對上了。

  方丈大師繼續道:“本來你那幾個炒茶工住在山上並沒什麽,他們都是老實本份的人,不會惹事。可現在這麽一來,我就擔心要是有人趁著我們不注意把他們擄走了。這些人雖然本份,但誰能抗得住嚴刑拷打?到時候你那炒茶方子怕是要保不住。要不是蘇檀越你正好上山,老納都想著派人去給你的個信兒。”

  “多謝大師對我家的關照。”蘇玉畹恭敬地做了個揖首。

  本來麽,她交食宿費,方丈大師讓人為那些炒茶工提供食宿,雙方的交易就兩清了。至於那些炒茶工安不安全,遇上什麽事,都不在方丈大師的責任範圍之內。如今能及時發現問題,肯定是方丈特意叮囑了那些和尚們關照她家這幾個炒茶工。她這感謝,是真心實意。

  方丈大師微微頷首,並沒有再說話。

  蘇玉畹想了想,道:“本來我想著,到了明年炒明前茶的時候才用得上這幾位師傅,便讓他們好好住在山上。不過如今出了這事,我過幾日會讓人來把他們接走。”

  “安全麽?如果不安全,也可以讓他們繼續住著。那些人即便有什麽想法,也不敢太過衝撞我們寺廟。”方丈大師道。

  蘇玉畹心裏著實感激,搖搖頭道:“我在府城也有了點倚仗,再不像以前那般任人宰割。”

  “那就好。”方丈大師見蘇玉畹有了主意,便不再多留,端了桌上的茶飲了一口,蘇玉畹便起身告辭。

  出了後堂,蘇玉畹找了待客僧,再供奉五十兩香油錢,方才下山。

  雖然她知道方丈大師這麽關照她,並不是為了這點銀錢,而是看在了大方大師的麵上。但她能表達感激的,也唯有用這種俗物了。

  下了山,她就吩咐隨伺的阿九:“我等會還要去了一趟茶園,你先回城,請城裏的李郎中到山上給大方大師瞧瞧病。”說著叫立春遞了十兩銀子給他,又叮囑道,“讓郎中仔細給大師瞧著,不光是這次風寒,看看平時還要注意哪些。如果身子有虧,便是花多些錢也要給他補一補。銀錢不夠,你再來跟我要。”

  十兩銀子的購買力還是挺大的,休寧城裏的一處二進宅子也不過五、六十兩而已。她給阿九這麽多錢,也是擔心大方大師的身子,怕郎中不敢開貴重的藥材給他治病補身子。

  阿九拿了銀子,不敢多耽擱,趕緊騎馬下山去請郎中。

  黃耀祖一直做著嘉葉茶園的管事,蘇玉畹從府城回來的消息,他昨日就知道了,一直等著蘇玉畹過來。這不,蘇玉畹的馬車剛在茶園門口停下,他就迎了出來:“姑娘,一路辛苦。”

  蘇玉畹笑著朝他點點頭,一麵往裏走,一麵打量著茶樹的情況,見一切都挺好,既沒有生蟲發病,茶樹下一眼就能瞧見除了草施了肥,她滿意地點點頭,問黃管事道:“茶園可好?手下的人有什麽問題麽?”

  “都挺好,沒什麽問題。就是今年秋天天有點旱,這陣子都挑水上去澆園子……”黃管事雖說沒有什麽問題,可還是在陪著她山上山下地察看的時候,絮絮叨叨地把茶園各處的情況跟蘇玉畹稟報了,茶園裏的各色人員情況也說了一遍。

  蘇玉畹打理茶園茶莊十分心細,要是她問情況的時候,管事們一句“一切都好”就沒話了,第一次是這樣還好,姑娘還給個機會;要是第二次還是這麽回答,那隻等著被撤了管事一職,回家吃自己的吧。

  所以她接手家裏的產業這大半年來,各處的管事都養成了對自己手下的這一畝三分地時刻掌握情況的好習慣,什麽時候姑娘問起,都有話說,都能事無巨細地把事情匯報一遍。

  聽了黃管事的話,蘇玉畹點點頭,忽然問道:“我們家的袁姨娘,這些日子來可有來過茶園?”

  黃管事一愣,旋即搖了搖頭:“沒有。”心裏卻有些好奇,姑娘為何問這樣的話。

  要知道,姨娘這種人物,都是老爺們納來解悶或傳宗接代的,既不需她們管事,也不用她們做活,再加上能當上姨娘的都有些姿色,沒有哪家的姨娘不是緊緊關在宅子裏的。主母們絕不會讓她們出來四處閑逛的,以免給家裏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今蘇家大房情況特殊,老爺去世,主母和少爺、姑娘去了府城,隻有五姑娘和她的生母袁姨娘還留在老宅。但有眼前這位姑奶奶管著家,黃管事還是不覺得那位袁姨娘有膽兒跑出來溜達。

  可蘇玉畹問了這麽一句,就不再說這件事,又把話題扯回到茶園裏來。

  此時他們已從山上下來,回到蘇玉畹慣常歇息的地方,而立春和夏至早已親自動手,做了可口的飯菜。黃管事便識趣地告退出來。

  主仆五人在茶園裏吃過飯,這才下山回了家。

  回到家洗了臉換了身衣服之後,蘇玉畹便去蘇玉若的院子看望她。

  “大姐姐。”蘇玉若今年已有十一歲,看起來卻像是個八、九歲的孩子,長得瘦瘦小小,巴掌大的小臉上,眼睛就顯得尤其大。

  因為生病,她被袁姨娘看得很緊,等閑不讓她出屋子,平日裏見的人就少。往時殷氏和蘇玉畹她們還在家時,時不時地就去會看她,跟她聊聊天解解悶。可蘇玉畹她們這一走,來來去去就隻剩了她姨娘和眼前的幾個丫鬟,她實在悶得狠了。這一回見了蘇玉畹來,欣喜怎麽也遮不住,拉著蘇玉畹的袖子就不肯放,就好像她一放手蘇玉畹就會不見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