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婉拒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8      字數:217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殷氏聽了趙二太太的話,竟然頗為意動,轉過頭來望向蘇玉畹。

  蘇玉畹對自家母親頗為無語,也更能理解父親的做法了。

  今兒她要是不在身邊,沒準她母親此時便已把她能許出去了。趙家如何,趙家那位郎君如何,她並不知曉。但能衝著她的炒茶秘方來求親的,除了“唯利是圖”四個字,她想不出還能用什麽詞來形容趙家。一個家風都是唯利是圖,還能指望趙家那位郎君能好到哪裏去,又能指望這位趙二太太多有人情味麽?

  就這樣的人家,母親竟然還覺得十分好!

  她紅著臉,裝著十分羞澀的模樣對殷氏道:“娘,這次去府城,舅祖母幫我張羅了一下親事的……”

  “啊?”殷氏十分意外。

  當初韓嬤嬤在蘇家時,也曾多次提及回去後讓陳老太太幫蘇玉畹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親事。但後來便沒了音訊。殷氏也就從慢慢失望,到再也不敢有一絲奢想。

  可沒想到,女兒去了府城一趟,竟然帶回了這樣的消息。

  偏女兒回來隻字未提。

  見殷氏意外,一副不知情的樣子,趙二太太便心裏生出懷疑了,隻覺得是蘇玉畹拿這話來婉拒她家的提親,忍不住問道:“是哪家的兒郎?我們在徽州府城也有親戚的,沒準你說說我還能知道。”

  蘇玉畹心裏暗罵,卻垂著頭小聲道:“是陳家三少爺。”她見殷氏還在怔愣,沒反應過來,便扯了扯她的袖子,帶著股子羞意道,“娘您也見過的。就是父親去世時,代表陳家來咱家吊唁的那位陳卓朗少爺。”

  “啊,原來是他啊。”殷氏恍然。

  陳卓朗來時和離開時,均給她請過安的。她那時雖然悲痛欲絕,沒有心思理會別的,但因著陳卓朗是陳家人,代表的是丈夫的外祖父家,她還是打疊起精神應付了幾句。她記得陳卓朗文質彬彬的,穿著石青色綢緞長衫,十分文雅的一個人物。

  殷氏是秀才的女兒,自來對這種文質彬彬的少年有好感。對方還是陳府的孩子,她們此去府城,說難聽說,就是去投奔陳家的。如果女兒能嫁到陳家去,自然比嫁給趙家好。趙家的孩子雖也不錯,但祖籍在陝西。趙二太太現在說會搬到徽州府去,可那個家不是她當家作主,誰又能說得準呢?說不準女兒一嫁,想再見一麵就難了。

  這麽一想,她的天平頓時傾斜,抱歉地對趙二太太道:“既然她舅祖母這樣說了,我也不好再推。趙太太你也知道,我們現在全靠陳家幫襯著……”

  趙二太太千裏迢迢從陝西來,就是想幫兒子娶上這麽一門媳婦。她自恃家境殷實,兒子又出眾,再花些心思打感情牌,蘇家這門親事不難搞定的。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陳家竟然也來跟他們搶人。

  “那陳三少爺,是庶房的吧?”她想了想,問道,一副十分關切的樣子。

  他們來求親,除了看中蘇玉畹手裏的炒茶秘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陳家。如果趙家能與陳家牽上線,趙縣令的年終業績考核為優就不成問題。三年期滿後,升任或者調任一個富庶地方就更容易些。所以,在來求親之前,他們就打聽過陳家的情況。

  殷氏卻是不大清楚陳家的情形,聽得趙二太太問及,她轉過頭來,望向蘇玉畹。

  “是的。”蘇玉畹這一回大大方方地道,“陳家大老爺是舉人出身,如今在府衙做事;二老爺是去年新晉的進士,選了一縣縣令。三老爺是庶出,留在家裏打理庶務。三少爺是三房所出。”

  趙二太太便滿含深意地瞅了殷氏一眼,沒有再說話。

  她來求親,是結兩姓之好,更是想借蘇家大房攀附上陳家的。如果她說得太多,蘇家為著她的緣故,而與陳家結怨,那她這門親事就結得太尷尬了。

  如今知道這麽個情況,要如何處理,她還得回去跟當縣令的大伯子和嫂子商量。在此之前,先在殷氏心裏種下一根刺,也有利於她後麵的行事。

  殷氏則再一次望向蘇玉畹。

  現在,蘇玉畹就是她的主心骨,家裏的一切都由她拿主意。哪怕是事關蘇玉畹的親事也不例外。

  這是黎媽媽苦口婆心每日給她洗腦的成果。

  蘇玉畹見狀,無奈地看了母親一眼:“娘,這事等咱們搬到府城看看再說吧。我還在孝期呢,這事急不得。”

  “嗯,也是。”殷氏點點頭,轉過頭去對趙二太太道,“這件事,即便我們有心,禮法也不允許。先放一放往後再議。”

  聽得這話,趙二太太倒是高興。

  這門親事,實則是大伯子的命令,她唯有聽從。可打心眼裏,她是不大願意結這門親的。蘇玉畹再有炒茶秘方,也是商戶的女兒。她兒子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前途無量,沒準過兩年中個舉人,能娶個官家小姐呢?再者,蘇家跟陳家關係如何,現在還沒有定論。要是跟陳家為了親事鬧掰了,她們豈不竹籃打水一場空?

  等上一兩年,看看形式再說,方是良策。

  這麽想著,她應和了殷氏幾句。

  殷氏本來還擔心沒有答應她的求親,她會生惱。可見趙二太太不光沒有責怪她,反而處處替她考慮,她高興極了,更是把趙二太太引為知已。

  故而等趙二太太告辭離開時,她拉著趙二太太的手又說了一籮筐話,直把她送到二門處,方才回來。

  這情形,看得蘇玉畹又覺心酸——母親這樣子,實在是因為沒有朋友,一個人老呆在深閨的緣故。要是能有個心善沒異心的人跟她交往,紓緩她心中鬱結,她可能就不會這樣了。

  隻是,心思單純,沒有異心的又有幾人?蘇家的兩個妯娌,陳家的幾個太太,以及所認識的那些夫人太太們,誰不有自己的小算盤?單純沒有心眼的,在這後宅裏肯定活得很艱難。殷氏也是運氣好,遇上了好丈夫,婆婆不是親的,公公又肯維護他們這一房,再加上子女爭氣,才過得如此好,沒叫人磋磨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