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趙二太太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8      字數:252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她是縣令的弟媳婦,向咱們求親的那位少爺的母親。”殷氏解釋道。

  “哦。”蘇玉畹恍然。

  當初來提親的,就有一個是縣令的侄兒。想來這趙二太太就是那人的母親了。

  “她常來嗎?”她又問。

  一般去不相熟的人家作客,先遞帖子,隔得一段時間再上門,才不失禮。而這位趙二太太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來了,可見她跟殷氏甚是相熟。

  “嗯。”殷氏道,“你去府城的第二日,我去街上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料子給你做春衫,在鋪子裏正巧遇上趙二太太,一聊之下甚是投緣,之後便常來常往。”

  蘇玉畹抬眸看了黎媽媽一眼,還想再問,便聽到丫鬟在院子裏跟趙二太太打招呼了,她隻得按下滿肚子的疑問,跟著殷氏一起去迎接趙二太太。

  “你怎麽今兒有空過來?”殷氏笑著對剛上台階的趙二太太道。

  趙二太太是個極富態的婦人,四十多歲年紀,慈眉善目的,笑起來兩頰還有淺淺的酒窩,看上去甚為和善。

  她笑著應和了殷氏一句:“在家沒什麽事,便來你這兒串串門子。”眼睛則看向蘇玉畹,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這位就是蘇大姑娘了吧?”

  蘇玉畹上前見禮:“趙二太太。”

  三人進了廳堂坐下,趙二太太接過丫鬟遞過來的茶盞,一麵對殷氏道:“我一直聽說咱們休寧城裏,容貌最出眾的就是你們蘇家的姑娘,可惜一直沒緣得見。此時一看,所傳非虛。蘇大姑娘這容貌精致就不說,單說這通身飄逸出塵的氣質,舉手抬足的大家氣派,就把那些小姑娘都比下去了。嘖嘖,蘇大太太,你這到底是怎麽養的,怎麽能把個小姑娘養得這般好?傳授些經驗給我聽聽。我那女兒,跟個皮猴似的,都十三歲了,還啥事不懂,真真是叫人發愁。”

  有人誇讚自家女兒,殷氏自然十分高興,嘴裏卻自謙道:“我們這樣的人家,能養得出什麽大家氣派來?趙太太讚譽了。我看你們家那姑娘就挺好,活潑靈氣,小姑娘就該就那樣。不像我們家這個,打小就跟個小大人似的,太過老成,不討人喜歡。”

  蘇玉畹暗自翻了個白眼。

  她會在蘇長清麵前撒嬌,甚至會在黎媽媽跟前撒嬌,唯獨不會在殷氏麵前撒嬌。實在是因為殷氏太過弱軟,動不動就哭,弄得蘇玉畹打懂事起,就得為自己的親生母親操心,怕她失了蘇長清的心,影響她們姐弟在家中的地位;怕蘇老太太暗地裏給她氣受,怕下人利用她欺負她。

  她跟殷氏在一起,她倒像是個母親,而殷氏像個孩子。

  這會子殷氏卻嫌她不像個小孩子……

  那邊趙二太太卻瞧著蘇玉畹道:“我倒是喜歡大姑娘這樣的。她這樣能幹,嫁到哪家去都是做當家主母的料,能夠自己立得起來,不會讓自己受氣。”

  “這一點倒是挺讓我放心。”殷氏十分讚同。

  聽得這兩個中年婦女在換著法兒地誇自己,蘇玉畹倒有些不好意思。想要離開嘛,又擔心趙二太太給殷氏下套子。黎媽媽雖然在這裏,但她是個下人,不好隨意插嘴。殷氏是個沒心眼的,趙二太太製造機會與殷氏相識,又這麽熱絡地與她交往,要說沒有一點別的心思,任誰都不信。她要是在話趕話的情況下讓殷氏答應什麽,沒準殷氏就著了她的道。

  蘇玉畹隻得厚著臉色耐著性子在旁邊坐著,隻把頭低著,作不好意思狀。

  誇了蘇玉頭畹一陣,趙二太太幹脆就直接跟蘇玉畹對話了:“蘇大姑娘,你這趟去府城可是去了二十多天,你母親在家可惦記著你呢。”

  蘇玉畹微微一笑。

  她知道,趙二太太費盡心思與殷氏結交,剛才又說了半天廢話,就是為了引出這一句來呢。

  她也順著趙二太太的意,答道:“舅祖母客氣,留我多住了些日子。”

  “那哪是客氣?那是疼愛你呢。”趙二太太笑道,說完又問,“你舅祖母身子可好?”

  “她老人家身體很好,多謝趙太太掂記著。”蘇玉畹也不想兜圈子,直接道,“舅祖父不放心我們,說我們孤兒寡母的在休寧沒個依靠,讓我們搬到府城去住呢。這不,剛剛我還跟我娘商議這件事。”

  “搬到府城去?”趙二太太很是意外。蘇玉畹這話有些出乎她的預計,她不由有些失措,愣了一愣之後,這才笑著對殷氏道:“蘇太太可舍得離開故土?”

  這話說中了殷氏的心思,她歎了口氣:“舍不得。”

  趙二太太麵露喜意,正要再說兩句打消殷氏搬家的念頭,不想不等她說話,殷氏又繼續道:“可舍不得又有什麽辦法呢?她舅祖父和舅祖母一番好意,要照拂我們家。我們要是拒絕,也太不識抬舉了些。我們家的事,趙太太你也是知道的。要沒她舅祖父和舅祖母在後麵給我們撐腰,我們此時被吃得連渣子都不剩了呢,哪還能坐在這裏跟你閑話?”

  這番話把趙二太太剛要出口的話都攔在了嘴邊,她隻得順著殷氏的話道:“你說的也是,搬到府城去也挺好的。至少你那繼婆婆和二弟妹不敢再折騰你,給你家使絆子了。”

  “可不是。”想起前段時間的明爭暗鬥,殷氏也一陣後怕,對休寧倒少了些依戀,對搬家這件事也生出了期待來。

  因著她耳根子軟,自己沒啥主見,以前蘇長清活著的時候,怕她被別人利用欺騙,總她把圈在家裏,很少讓她出去應酬。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個投緣的老姐妹,她對趙二太太竟然生也不舍來,拉著她的手道:“我就是舍不得你。你要是也能搬去府城就好了,我們還能時常見麵。”

  她這不舍,是真心實意的。即便趙二太太此來另有用心,也不由被殷氏的依戀所打動,拉著她的手久久說不出話來,眼圈也紅了。

  殷氏見了,更為感動和不舍,也跟著落下淚來。

  趙二太太抽回一隻手,用手帕抹了抹眼角,對殷氏道:“既咱們這麽投緣,不如咱們做兒女親家吧?我兒子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不是我自誇,有多少人能做到這點呢?而且他你也見過的,長得高高大大,眉清目秀的,容貌上也配得上你家大姑娘。我家家世也不差,我家大伯是縣令,沒準往後還能幫上你家舅老太爺的忙也說不定。家裏幾百畝良田,好幾家商鋪,都是我家老爺在管著。我們那邊土地貧瘠,風沙也大,我家老太爺早有搬家到徽州來的念頭。咱們兩家要是聯了姻,我就極力勸我家老太爺,定居到徽州府城去。到時候畹姐兒想要回娘家,抬抬腿就能到,你也免了思念之苦。”

  趙縣令老家是陝西的。因見徽州人傑地靈,文風昌盛,他自家子嗣不豐,便把侄兒接到此處來讀書。趙二太太原沒跟著來的,還是趙家起了跟蘇家聯姻的想法,這才把她從陝西接了過來。一過來趙二太太就想辦法結識了殷氏。

  所以才有了這一場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