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邀請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8      字數:2138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蘇老太爺自身念過書,家中有田地,當時他又棄書從商,做生意極為能幹,賺了不少錢,且父母還亡故了,賺了錢,自然會多多照顧嶽家。不說別的,陳明生念書或趕考短了錢,找他借一些,他自然沒二話可說的。

  而陳明生也隻娶了個同窗的妹妹為妻。

  這種窘迫的狀況,直到二十多年前陳明生考上舉人才得到改善。

  薑氏是陳明生考上舉人之前進的門,所以她隻是小吏的女兒;到了二兒子成親的時候,陳明生已中舉,便給二兒子娶了縣丞的女兒。三兒子是庶出,娶個商家女兒作妻子,在地位上既不會越過大兒媳和二兒媳,又能以豐厚的嫁妝填補家用,一舉兩得。

  由此看來,陳明生娶兒媳婦,是十分注重門第和對自家助力作用的。

  金氏是四年前嫁進陳家的。當時陳明生已當上了徽州府通判。

  京城工部雜造局是個什麽地方,蘇玉畹這幾年被父親普及明朝官職知識,自是知道。那就是個給皇宮製造各種雜物的地方,比如皇帝要建房子,要用磚瓦,雜造局的工匠們就給造出來。而這雜造局大使,就管著這些事兒。那些來錢的比如織染,皮作,鞍轡等等,都有專門的司局管理,根本輪不到雜造局沾手。

  故而,雜造局大使在京城,就是個既沒油水又沒權利的一個低級小官兒。

  陳明生作為一個正六品的地方官,給長房長孫娶了這麽個出身的媳婦,估計是想跟京中官員扯上關係,卻又摸不著門路,不知什麽機緣下認識了金家人,這才給孫子娶了這麽個媳婦,也算是跟京城搭了一條線。

  想明白這個,蘇玉畹忍不住有些失望。看來陳家的能量,並不如她想象的那麽深厚,不能做蘇家的依靠。

  她問道:“那個陳欣兒呢,又是怎麽一回事?”

  陳欣兒挑事的手段太拙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隻是蘇玉畹不知道她為何這麽做。

  夏至搖了搖頭:“這個不清楚。”

  “肯定是她嫉妒姑娘比她長得漂亮。”霜降聳聳鼻子道。

  穀雨習慣性地一巴掌拍過去:“少胡說八道。”

  蘇玉畹又問:“陳姑娘跟陳大奶奶的關係如何?”

  夏至看了霜降一眼,見她被穀雨壓製住,不敢再說話,便接口道:“聽說不怎麽樣。陳大奶奶是京城來的,自以為比徽州這小地方的人都有見識,為人十分清高,並不去主動巴結小姑子。為此,陳姑娘似乎很不高興。”

  蘇玉畹點了點頭:“她們不是一個陣營的就好。”又道,”行了,不用管她們。她們如何,並不代表舅祖父和舅祖母的想法。況且,咱們就在這裏住幾日。合不來,往後就少來往些罷了。”

  “是。”幾個丫鬟應了一聲,便不再議論此事,開始忙碌起來,兌水的兌水,拿衣服的拿衣服,伺候蘇玉畹沐浴。

  有了這麽一出,蘇玉畹在陳家就呆得興趣缺缺,第二日去給陳老太太請了安,陪她用了早膳,她就準備回院子好好呆著,哪兒都不去,打算再在此呆上兩日,就打道回府。

  至於跟陳家聯手做生意的事,她也打消了念頭。不過搬家到府城來的計劃,她還是不打算改變。這件事,須得找機會跟陳家人報備一聲,以免他們多想。

  第二日用過早膳,坐下來喝茶的時候,陳老太太笑吟吟地道:“你好不容易來一趟,不要整日悶在府裏。不如讓你大表嫂和蜜兒表妹陪你到綢緞鋪裏挑些布料,再到首飾店看一看。有什麽中意的,你也不用客氣,隻管跟你大表嫂說。你大表嫂這人吧,心地好,人實在。昨天是遇上了事兒心裏不痛快,這才對你有所怠慢,並不是故意的,也不是針對你。我跟你大表舅母都教訓了她了,你不要介意。”

  這時候,金氏站了起來,對著蘇玉畹福了一福,滿臉羞愧地道:“對不住,畹表妹,昨兒個是我自己情緒不好,有所怠慢,你原諒我則個。”

  相對於陳欣兒而言,蘇玉畹對金氏的印象就好很多。這種性子高傲,情緒外露,什麽都擺在臉上的人,大多數沒什麽心機,至少比較正大光明,做什麽都明槍明刀地幹,不會在背地裏捅軟刀子。無論是作朋友還是做敵人,蘇玉畹都比較喜歡這類人。

  此時金氏臉上的羞愧十分真誠,絲毫沒有被勉強之意。這給蘇玉畹傳遞了許多信息:很顯然陳老太爺和陳老太太都沒有讓她給陳家大少爺做妾的想法。否則,陳老太太和薑氏再如何威壓,都不會讓高傲的金氏露出這樣的表情來。

  知道這一點,蘇玉畹的心情好了很多。她趕緊上前扶住了金氏,對她笑道:“大表嫂說什麽話呢?昨兒個表嫂有怠慢了我嗎?我怎麽沒感覺到呢?”

  大家都笑了起來。

  “既然這樣,那就讓你大表嫂帶你出去走走。你欣兒表妹和你蜜兒表妹沒什麽事,就讓她們跟你一塊兒去。你們年齡相近,又是親戚,正該多多親近。”陳老太太笑眯眯地道。

  “是,多謝舅祖母。”蘇玉畹行禮道謝。

  陳老太太擺擺手:“自家人,不必這麽多禮。昨兒個晚上,你舅祖父還跟我商量,想讓你們母子幾人搬到府城來住呢。我們西頭有個小院正空著,有十來間房子,正合你們住。你們在休寧也沒個依靠,到不如搬得近些,咱們也好彼此有個照應。”

  不得不說陳老太太十分會說話。什麽“彼此有個照應”,以蘇家大房的能力,能照應陳家什麽呢?不過是他們照應蘇家大房罷了。

  搬家,是蘇玉畹一早打定了主意的。而此時由陳老太太發出邀請,比她自己提出要好一百倍——她主動提出,有纏住陳家、想從陳家獲得好處的嫌疑,這是很討人厭的。心性驕傲的蘇玉畹實在不願意這麽做。這也是她遲遲開不了口的原因。

  如今陳老太太邀請她們來,那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