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挑唆
作者:嘉木      更新:2020-03-10 07:27      字數:255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不錯。”蘇玉畹嘴裏吐出兩個字,”那就這麽辦吧。”

  孟姨娘大喜,站起來給蘇玉畹行了一禮:“多謝姑娘給他機會。”

  蘇玉畹擺擺手:“他是我弟弟,不是旁人。”

  “是,是。”孟姨娘連聲道,“盛哥兒隻有姑娘、少爺這麽兩個姐姐、哥哥,他是最知感恩的孩子,姑娘、少爺對他的好,他定會記在心裏,往後長大了,跟姑娘、少爺互相扶持,彼此幫扶,一家子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蘇玉畹一頷首,從榻上坐了起來,看著孟姨娘,正色道:“你身為盛哥兒的親娘,為他打算,總是一副慈母之心,我能理解。不過我醜話也放在前頭,你有些小心思小打算,這個我不管。但你不能做損害我們大房的事。要是過了這個底線,不管她是誰,有多大臉,我就是拚了名聲不要,也絕不會輕饒的。你需得記住這一點。”

  說到後麵,她目光冷凝,聲音雖然不高,卻透著一股肅厲。

  孟姨娘被蘇玉畹說得冷汗直冒,一迭聲地應“是是,不敢。”

  雖然蘇長清在世時,總誇蘇玉畹聰明;如今蘇玉畹頂著蘇長亭的壓力,支撐著這個家,大家都誇她能幹、厲害。但孟姨娘總覺得大家是誇大其詞。

  蘇玉畹再如何不過是十五歲的小姑娘,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下,沒受過什麽磨難,平日裏待人接物也十分溫和,說話都不高聲。這樣溫室裏長大的女孩兒,能厲害到哪兒去?這段時間她也不過是強撐著罷了,背地裏不知如何哭鼻子呢。而且她這樣子能撐到什麽時候,也是未知。說不定過兩天她就把大房的生意悉數交給蘇長亭了。

  這也是前幾日蘇玉畹去茶園時,孟姨娘原先想讓蘇世盛跟著她和蘇世昌一起去,後來見蘇老太太稱病,以為事態有變,要退一步靜以觀之,不讓蘇世盛一起去茶園的原因。

  可沒想到自己的所有打算和小心思,都被蘇玉畹看得透透的,而且就這麽明晃晃地說了出來,這怎不叫孟姨娘心裏發毛。

  這會子,孟姨娘才算知道了蘇玉畹的厲害!

  “不敢就好。”蘇玉畹接過立春接過來的茶飲了一口,這才擺擺手,”行了,你回去吧。”

  “是。”孟姨娘再沒有了剛進門時的從容,嚅嚅地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愣愣地出了門下了台階,直到出了日影閣的院門,孟姨娘這才回過神來。

  她停住腳步,轉過身去,目光複雜地望著太陽照耀下的日影閣,嘴裏喃喃道:“想來,大房在她手裏一定能撐下去吧?”

  絞幹頭發,吃過午飯,蘇玉畹羅列了一個禮單,交給立春:“你去庫房把這些東西都領出來,收拾妥當。韓嬤嬤在這裏不會呆太久了,沒準明日就要回去,把禮物先備著,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立春接過禮單,便親自去庫房著人搬禮物去了。

  立春前腳剛走,後頭劉安的妻子王氏就領著韓嬤嬤進來了,道:“奴婢一再說讓韓嬤嬤多住幾日,偏她說徽州那邊有事要忙,急著回去,要來跟姑娘辭行。奴婢沒法,隻得領著她來了。”

  韓嬤嬤忙笑道:“老奴雖是個沒用的,可終歸是管著一攤子事,離開久了終是不妥。再說,我家少爺都走了,老奴一下人獨自留在外頭,也不是個事兒。所以,準備明日一早就回府城去了。今兒個特地來感謝姑娘的盛情款待。”

  “我還說得閑了跟嬤嬤好好說說話呢,沒想著你這麽快就要回去。”蘇玉畹笑道,“嬤嬤既然這樣說了,我就不虛留你了。待得這邊的事情沒那麽多了,我親自去府城給舅祖父他老人家請安去。到時還請嬤嬤你多照應呢。”

  “這是應該,這是應該。”

  相處這麽這段時間,韓嬤嬤也極喜歡蘇玉畹的性子,大方爽利,為人寬和卻又十分有原則。聽得蘇玉畹要去府城,她自然歡喜不已,道:“姑娘可一定要來啊。不是老奴多嘴,府上如今這個情形,姑娘需得跟府城那邊多多來往才是。親戚親戚,這戚啊,多走動才能親。我家老太爺這麽些年嘴裏不說,心裏一直記掛著你們;老太太也是個慈和人。姑娘去了,他們定會十分喜歡的。”

  “那便這麽說定了。等忙完春茶,我便去看望舅祖父、舅祖母去。”

  “好,好。”

  兩人閑聊了一陣,韓嬤嬤便告辭了。待立春回來,蘇玉畹吩咐她先把禮物裝了車,預備著第二日好送韓嬤嬤啟程。

  且說宋氏回了李府,添油加醋地將她在蘇家的遭遇說了一番,隱去了蘇玉畹罵她接受二房賄賂之事,隻說蘇玉畹囂張跋扈,看不起她這個窮親戚,出言嘲諷她,對李家及李太太十分不尊敬。

  李太太本就不是輕信之人,原先想要娶蘇玉畹做兒媳婦,就是看中她明白事理,長得也好,家境又不錯,蘇長清和殷氏都不是難相處的人,這才做了這門親。所以聽了宋氏的話,將信將疑,用話安撫了她兩句,打發了她出去,便叫來心腹下人:“去蘇府打聽一下,看看能不能知道蘇家大姑娘和二奶奶都說了些什麽話。”

  蘇家大房自蘇玉畹管了內宅後,這兩年被她經營得跟鐵桶一般,除了幾個特意留下來的內奸,其他下人都被她用各種手段收拾,不敢胡亂嚼舌根。要不是有她發話,李家想要打探消息,不費一番大力氣完全不可能。可有了蘇玉畹的吩咐,又有魏氏搗鬼,李家下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兩人的談話打聽得清清楚楚了,便是兩人穿的什麽衣服,戴的什麽首飾都知曉。

  那宋氏雖知魏氏會做安排,卻心裏還是不安,回家之後便也派了下人去打聽——她巴結上李府,這大半年時間靠著李太太的照拂和賞賜,也攢了些銀錢。為充門麵,她特意買了個十歲左右的小丫頭,起了個名兒叫春香,出門時帶在身邊,回家時就使喚人家做事。

  春香去蘇府轉了一圈,毫不費力地將消息打探清楚,回來稟道:“奶奶,奴婢去蘇府,正碰見太太那邊的人也在打聽呢。奴婢躲在一旁把話聽得清清楚楚。那蘇家的下人說,大姑娘進門後不給您行禮,也不理會您,眼裏根本沒有您。後來您主動跟她說話,她就出言諷刺您,說您是李家的窮親戚,打扮得……”

  說到這裏,她抬起烏溜溜的大眼睛,看了宋氏一眼,機靈地換了個詞兒:“打扮得體體麵麵地出來騙人打秋風。您把太太的那些話轉告給她,可她根本不聽,隻說她不出麵打理生意,一家子都得餓死。”

  說完,她戰戰兢兢地低著頭,生怕宋氏聽了這番話生氣,拿她撒氣。然而,她沒等到落下來的巴掌,卻聽到宋氏發出的“咯咯”的笑聲。

  她驚訝地抬起頭來,望向宋氏。

  “行了,你下去吧。”宋氏心情大好,揚了揚手帕,讓春香離開,隨即又衝著她的後背道,“把盆裏的衣服洗晾好再去做晚飯,動作快些,二爺回來要是沒得飯吃,看他不撕了你的皮。”

  小春香縮了縮脖子,小跑著趕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