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迷蹤 第二十二章 曆史上的墓葬
作者:我是那托      更新:2021-03-03 01:50      字數:2114
  “秦漢和南北朝之間不是還有三國和兩晉嗎?”壇子忽然又插了一句。

  “呦,看不出來,你曆史學的這麽好呢?”我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壇子。

  壇子嘿嘿一笑“你別忘了,我老爹最喜歡看的就是央視老版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在家的時候,我也搶不上電視,所以隻好跟著他看嘍。看得多了,自然對那段時期的曆史也就了解了一些。”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在我耳邊小聲說的。他一邊說一邊用眼睛瞟著蔣捷,明顯是不想讓她聽到,害怕降低了對他的好感。

  “三國時期,也是個亂世,很多人都害怕自己死後墓被人盜了,所以也就采取了薄葬的形式了。”靳教授解釋說。

  壇子忽然一拍腦袋“對啊,那個時候可是有盜墓的老祖宗曹操曹孟德,有他的摸金校尉在,誰還敢厚葬,那不得被一窩蜂的席卷了?”

  “確實如此。”靳教授笑著說,“南北朝雖然崇尚薄葬,但是墓葬內的壁畫卻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所以那個時期墓葬中的壁畫都是很精美的。南北朝以後,就是隋唐。隋朝曆時不長,是上承南北朝時期,下接唐朝,在墓葬上也有著這兩個時期的影子。”

  “那唐朝呢?”

  靳教授說“唐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厚葬的巔峰了,最著名的就是關中十八陵。”

  “什麽是‘關中十八陵’?”壇子問。

  靳教授解釋說“唐代皇陵除了昭宗的和陵、哀帝的溫陵外,其餘全都集中關中地區,所以又被稱為‘關中十八陵’。關中十八陵,跟漢代的一些王陵很像,也是依山建造。李世民的昭陵,更有第一座“因山為陵”的說法。”

  “‘葬山之法,若呼穀中。’在起伏連綿的山中建造墓葬,當然要選擇背山麵水的平地之處了。”我說道。

  靳教授點點頭“至於陪葬更是窮盡奢華,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不斷得吸引了一個又一個的盜墓者前來光顧。就連唐太宗李世民的墓也沒有幸免。如今關中十八陵裏,沒有被破壞和盜挖的,就隻剩下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了。”

  “為什麽?難道從古至今的盜墓賊都這麽好心?把乾陵作為一個文化瑰寶留給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壇子問。

  靳教授笑著說“那些盜墓者嗜錢如命,怎麽會那麽好心?隻不過每一次有人要動乾陵的時候,總會風雨大作,讓人難以入內。那些盜墓者認為這是天佑乾陵,所以每一次都是空手而歸”

  “要我說,這不過是種巧合,隻是那些盜墓者做賊心虛,以為是天譴,所以才會膽怯逃掉了。”蔣捷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靳教授說“也正是因為如此,乾陵才得以完整保存。”

  壇子悄聲問我“這真的是巧合嗎?”

  我小聲對壇子說“乾陵的位置據說可是當時兩大風水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共同選定,你以為是那麽簡單的呢?”

  “接下來是宋朝。”靳教授接著說道,“北宋帝陵都位於丘陵之上,規模跟唐代比起來也並不算大,不過與正常陵墓比起來,還是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什麽奇怪的地方?”壇子等人都紛紛問起來。

  “一般的墓葬包括老百姓的墳都講究背山麵水,這在風水裏被稱為‘前有照後有靠’,是絕佳的風水地。可是宋代的陵寢卻是反其道而行之,麵山背水而建”

  “這我倒是聽說過”我說道,“從風水學的角度上講,趙姓屬於五音歸角,要埋在高山高水之處才能蔭蔽子孫,所以宋代帝陵都是背水麵山的。”

  “什麽是五音歸角?”蔣捷很好奇的問。

  我解釋說“‘五音歸角’是用‘五音姓利’的方法,將姓氏歸在宮、商、角、徵、羽五音中,再將五音分別與陰陽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對應,這樣即可在地理上找到與其姓氏相應的最佳埋葬方位與時日。‘趙’姓屬於‘角’音,五行屬木,利於壬丙方位,必須‘東南地穹,西北地垂’,意思就是東南高西北低。北宋帝王陵區南有嵩嶽少室,北有黃河天險,算得上是‘頭枕黃河,足蹬嵩嶽’,在風水學來說,是一種‘山高水來’的好地方。”

  “原來是這樣,我原還以為五音歸角是什麽神秘的東西呢?”蔣捷笑著說。

  我說“說是好說,可是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北宋帝陵的選址指不定找了多久才最後定在了現在的位置呢!”

  壇子一撇嘴“那我也沒看到能好哪裏去?宋朝在我印象裏是一直被欺負的角色,先是遼,後是金,再是蒙古,這帝陵的風水我看也一般!”

  靳教授說道“其實宋朝也是崇尚薄葬的,雖然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薄葬,但是與奢靡之風盛行的唐代相比,確實算得上薄葬了。至於同時期的遼代墓,可以說是厚葬成風。一些貴族的墓葬裏陪葬器物數不勝數”

  壇子一嘬牙齦說“咱們之前去的那個遼墓裏可是什麽都沒有啊?還說陪葬器物數不勝數,我看隻要是晚到一步,就什麽東西也剩不下。”

  “得了,都過去多久的事情了,還在那兒沒完沒了呢?誰讓你生的晚呢?你要是早生個兩三百年,那墓裏的東西肯定有你一份兒!”我對壇子說。

  “這不是生的早晚的問題,主要是盜墓這個行業門檻太低,無論是什麽時候、哪個朝代,競爭壓力都不小。這好在是曆朝曆代對盜墓都是嚴厲打擊,這要是沒人管,還不得全民刨坑啊?”壇子小聲的喋喋不休。

  “金代和遼代不同,雖然都是少數民族,但是他們也是崇尚薄葬的,所以墓葬裏也沒有什麽太多的陪葬物。至於元代大墓,則沒有什麽太多的發現。而明清兩代也都是依照背山麵水的規矩,修建在群山環抱之中。”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