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疆異塚 第四十六章 秘葬與地下挖掘
作者:我是那托      更新:2020-09-07 08:30      字數:2373
  “大哥,你看,就是在這附近!”樸一男指著骷髏戒指對樸一凡說。

  我探頭一看,發現那骷髏戒指雙眼上的兩塊綠色寶石,不知什麽時候竟變得赤紅,就像是染上了鮮血,而且整個骷髏的樣子也顯得越來越猙獰,好像要噬人一樣。

  “這是怎麽回事?”壇子像個好奇寶寶似的,湊上來問。

  “那骷髏的眼睛怎麽會變紅了?”許雲姝也感到有些好奇。

  樸一凡嗬嗬一笑:“大侄女兒,你聽說過靈寶嗎?”

  許雲姝茫然的搖了搖頭說:“沒聽說過。”

  “靈寶,就是指有靈性的寶物!”我替樸一凡說給許雲姝,“其實能夠稱得上寶物的東西,或多或少的都會具有些靈性,比如說咱們常帶的玉了。有一些玉石,能夠替主人擋災、辟邪,這就是所謂的靈性。但並不是所有的寶物,都能被稱作靈寶的”

  “啊!我想起來了”許雲姝說,“我記得我在一本野史上看到過,在唐代的時候,身為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曾經送給李林甫一顆東海明珠。夜晚來臨後,隻要打開珠盒,整個李府都會閃爍著耀眼的珠光,半個長安城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不錯!”樸一凡說,“那顆東海明珠就是件靈寶。這寶物不同,它展現出來的靈性也各不相同。就拿這枚戒指來說吧!”樸一凡托起手中的骷髏戒指“它本身就是一個寶物,被上巫教主常年戴在手上,形影不離,以自身精氣所養,已經是血脈相通。所以這戒指隻要到了上巫教主所在的附近,就會發生變化你看它的眼睛變紅了吧,這就說明上巫教主就在這個區域”

  “這麽厲害?”壇子有些驚訝。

  “呃當然也不排除這戒指上被施了法”樸一凡說,“畢竟傳說中,那上巫教主懂得很多邪術”從始至終,樸一凡隻是將戒指放在一個小小的儲物袋裏,隻有用的時候才拿出來,沒有戴到手指上一次,可能他也一直忌憚著這東西是上巫教主留下來,害怕上麵有什麽秘術,因而不敢隨意碰觸!

  “樸叔叔,沒想到你還知道這麽多東西!”許雲姝說。

  樸一凡哈哈笑著說:“你叔叔我哪裏懂這麽多!這些都是司徒先生告訴我的,要不然我也不知道這骷髏戒指竟還能當做指路明燈!”

  司徒風聽到樸一凡的話後,冷冷的插了一句說:“我也是道聽途說而已,沒想到竟會是真事!”想想也是,司徒風也是雲門的人,但他和我不一樣,他是雲門正兒八經的弟子,當然從小的時候就會接觸很多探險方麵的事情,其中也包括了許多的傳聞。

  “既然知道就在這個區域範圍內,那就可以用探地成像儀去尋找墓葬的具體位置了吧?”我問道。

  馬習文舉起一把洛陽鏟說:“探地成像儀怎麽比得上這東西?隻要往地下一插,就能知道下麵的情況,每隔一段距離就勘探一下,不比探地成像儀好用?”

  “馬教授,接下來能不能找到墓葬,可就看你們的了!”樸一凡對馬習文說。

  馬習文自信的笑著說:“那你大可放心,隻要它在這下麵,就一定跑不了!”

  由於我們到這裏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所以隻能等到明天早上再開工探土了。

  第二天的事情還是比較順利的,到了下午四點多的時候,馬習文那邊就已經有了發現。

  “找到了?”樸一凡一見到馬習文就立刻上前問道。

  “就在這下麵!”馬習文回答說。

  “保準?”樸一凡又問。

  “你們看,這鏟子裏的土!”馬習文拿著剛剛提上來的洛陽鏟,指著上麵的土對我們說,“這最上麵一層黑色的土是原土,很厚,大約有三米左右!再往下,這種青色的土,是墓葬中常用的青膏泥,是用來防水的。而最下麵這一層,則是炭粉,也是用來吸收水汽的。憑著這兩樣,我斷定這地下肯定是座墓葬!來來來,大家都看看!”

  “馬教授,為什麽這上麵沒有發現五花土,而全部都是沒有擾動過的原土呢?”許雲姝抓了點洛陽鏟上的土撚了撚問道,“不是說墓葬上一定會有五花土嗎?”

  “那可不一定!沒有五花土,卻有青膏泥。這就說明這個墓並不是采取頂部開挖的方式進行的。”馬習文說。

  “不是頂部開挖?”

  馬習文點頭說:“這種情形要麽是采用地下挖掘的方式,要麽就是采用秘葬法!”

  “秘葬法?什麽是秘葬法?”我好奇的問馬習文。

  “所謂秘葬法,是需要坑挖的很深,但土不能挖碎,要成塊,土塊被挖上來後要小心按順序放好,等到下葬後再按原位置將土塊放回,這樣即使是洛陽鏟也無法發現土質的異常。不過這種秘葬法特別的費事,所以也比較少見,隻有元朝那些蒙古族貴族喜歡用這種方法,這也是為什麽元朝時期蒙古族貴族墓葬很少被盜的原因之一。”馬習文倒不像司徒風那樣對我比較冷淡,麵對著我這外行小白也算客氣,是有問必答,很有耐心,“如果是用了這兩種方式的話,那墓葬的頂部當然也就沒有五花土了!”

  “那您看這裏是采用的哪種方式呢?”許雲姝問。

  馬習文說:“秘葬法一般都是出現在較為平坦的地方,而這裏到處都是參天大樹,要用秘葬法的話就太麻煩了,而且地下樹根纏繞,根本沒有辦法連續將土成塊挖出。所以我猜測,這裏八成用的是地下挖掘的方式建造的。”

  “這樣做不怕土層塌陷嗎?”許雲姝問。

  “隻需要在建造的時候做好支撐就行了!況且這裏的土質密實,再加上這原始森林高大樹木的根係發達能夠扒住土壤,就像是鋼筋混凝土那樣,很結實的,所以地下支撐也不用很多”

  “可是青膏泥一般不都是塗抹在棺槨的外麵嗎?怎麽會在墓室的外麵?”許雲姝問。

  “這還不簡單嗎?這座墓室根本就不是從外麵開挖的,而是先掏開一個洞進入土的下麵,然後從地下一點點掘進建造的。他們一邊挖一邊在土層頂上塗抹青膏泥,再加上炭粉,最後再用支撐將石板撐起,作為墓室的頂板。所以整個上麵的土層都沒有什麽變化,青膏泥防水,炭粉吸潮,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墓葬內不被水汽侵蝕。這裏本就是多雨的地方,再加上原始森林中水汽很大,必須采用這種方式來大規模的防水防潮,雖然工程很大,但也沒有辦法。”馬習文解釋說,“而且就是因為它的墓頂是厚石板,所以咱們沒辦法從墓頂 進入,如果硬要破壞的話,可能整個墓室都會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