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與小
作者:風景線      更新:2020-04-09 07:50      字數:3260
  “果然......”

  在那廣闊的地下空間之中,虞寡婦是正遭受折磨的數十人中的一人,這些遭受折磨的十個有八個是女性,而且幾乎都懷有身孕。

  員外和另一人正用著各種器械,再輔以惡心人的蛇蟲鼠蟻,一步步的逼瘋虞寡婦,讓她魔念加深。

  其他女人在紅日下都變得畸形,在看不到盡頭的絕望中變成各種奇形怪狀的魔頭,可是這些女性魔頭被折磨得失去了求生的意誌,完全沒有反抗的念頭,不吵不鬧的。

  隻有虞寡婦還在掙紮著,呐喊著,還有相當的攻擊欲望。隻是在兩名羅刹魔麵前,虞寡婦的掙紮根本不值一提。

  這就是他們當前的計劃,借用此次事件誘發羅刹魔頭的誕生,再用女人的骨頭蘇醒他們的神智。再然後是最關鍵的,他們想要重複女人的經曆,再次培養出一尊佛出來。

  如果說虞寡婦丈夫的死是他們計劃中的一環,與她偷情的男人也是他們所派出來的,從幸福到悲傷,再到愛情的出現,然後又是深深的背叛,虞寡婦的人生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他們捉了許多的女性,可卻發現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女人當初因為孩子的出生,喚醒了她的母愛。可更多正常的女性,麵對肚子裏的孽種,她們所表現出來的隻有憎恨,在紅日下這種憎恨變得瘋狂,她們攻擊了自己的肚子,將其挖了出來,扼殺了還沒成型的小生命。

  為此,方丈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拿佛腳村這片虛假的淨土做實驗,給虞寡婦編造了一個隻有謊言的人生,讓她在其中培養成有責任、擔當與愛的健全人格。

  讓她有了孩子,讓她有了美滿的家庭,讓她有了牽掛。

  隨後便摧毀了她的人生,災厄一個接著一個,將她擊毀。

  如今虞寡婦的肚子裏有了她和情夫的孩子,就像預料的一樣,哪怕被情夫背叛,虞寡婦也沒有做出傷害肚裏孩子的舉動,她一直在撐著,不管受了多大的折磨還是要保護自己的肚子,為了孩子選擇勇敢活下去。

  計劃將近成功,現在仍需要加大對她的刺激,一個讓她成魔的爆發點。

  員外從一間房屋中將一個孩子牽了出來,那是虞寡婦才四歲的兒子。

  封本元知道自己總是一個喜歡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人。他的思考喜歡站在別人的角度,不是用普世價值觀定義對錯,而是介入過多的情感,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對錯。

  也因此,封本元總有太多不忿,對這糟糕的世界,對惡毒的人性等等。

  封本元也站在了員外、方丈的角度,站在了生活在苦海中不得解脫的世人的角度出發。他們站在了至高點上,是為了實現普渡眾生的宏偉誓願,他們是高大的,是支持

  起苦海眾生的巨人。

  在這些巨人所發起的征討彼岸的抗爭運動下,所有被踩死被波及的人,何其的渺小。為了成就大業,背後肯定會有諸多的黑暗,肯定付出了大量的犧牲,為成就大業,底下必然會有由無數生命所壘起的屍山屍海。

  犧牲是必然的,一個人、一百人、一千人甚至是上萬人,如果每一個都計較,都喊著要複仇要贖罪,那還成就什麽大業,大家抱著一起死好了。

  集體與個人,自然要選擇成全集體,犧牲個人。

  可是現在的犧牲並不是封本元以為的犧牲,不是被波及、不是被連累、不是在大勢的洪潮下被漫不經心的碾壓。而是大勢的本身就是建立在犧牲她們的基礎上,是用她們的痛苦構築而成的大勢。

  曾有個問題,如果殺一個人就能拯救所有人,你殺嗎?回答問題的人總是試圖從各種方麵繞過問題的本身,多是答非所問。

  給封本元印象最深的一個答案是,如果現實真的存在殺一人便能拯救所有人的這種情況,那麽這個世界其實已經不需要拯救了,殺與不殺沒有任何區別,因為所有人的性命都已經被拿捏在某個存在或勢力的手中。

  今天可能隻是殺一人,明天就是十人、後天百人,永無止境。與其這般,人類又何須苟延殘喘,倒不如保有自己的骨氣,選擇不殺,所有人共同迎接末日的降臨,共赴死亡。

  封本元一直認為這個回答相當的虛偽,如果真有這種情況發生,幾乎能肯定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殺。哪怕不是殺一個人,而是殺一萬,上百萬,也會毫不猶豫的這般選擇,隻要這個被殺的不是自己。

  但是如果這個問題改變了一下,不是殺人,而是要讓這個人受盡折磨,經曆諸般痛苦,才能讓其他人得以拯救。大家還是能毫無負擔的這麽選擇嗎?如果大家都能看到這個人所經曆的一切痛苦,甚至是要成為給予她痛苦的施虐者呢?結果會有所改變嗎?

  其他人封本元不知道,但是封本元自己做不到。

  說這麽多都是為了說服自己,糾結每一個點,在反複的思考後能夠得到明確的、讓自己的行為變得合理的理由。

  是的,他較真了,可是較真對於封本元而言是必要的。在碎片時空中每一個選擇都並非是能夠糊塗做決定的,再加上現在這般境況,這是能直接決定生死,關乎存活的。

  現在跟之前有什麽區別呢?同樣是集體和個人的關係,大的方向並沒有改變,犧牲的隻是少部分人,而這些犧牲是必要的。不是為了殘忍而殘忍,而是為了成就大業。

  如果封本元之前是站在集體與個人的角度,毫不猶疑的選擇了集體,忽視了個人的犧牲與黑暗的

  話,那就不該在認識到黑暗的一麵後,產生動搖。

  道理就是這樣的道理,不管封本元再怎麽絞盡腦汁的想,還是無法將自己的行為動機變得合理。

  所以,從理智出發,他應該忽視眼前所發生的。

  “是你啊?”

  封本元他們還是被發現了,員外轉過身來,對封本元的出現並沒有感到太意外。

  “知道了?”

  “知道了。”

  “看到她了?”

  “看到了。”

  員外波瀾不驚的內心終於出現了變化,壓不住好奇的詢問道“你沒事?”

  “挺住了。”

  員外眼睛滿是驚訝,上下不停的掃視著封本元,暗自稱奇“如果你不是從彼岸而來的話,你很有可能成佛。除了方丈外,沒人能抵擋她的執念。”

  “看來我挺幸運的,不然今天被綁在這裏的就是我了。”

  員外沒理會封本元語氣中的惡意,坦然道“確實有這個可能。”

  封本元道“你成魔了。”

  “方丈一直以為魔性的另一麵是佛性,魔性到達了極致便會衍生佛性。他以為佛與魔是共存的,我們是最完美的造物。但是我知道不是這樣的,佛是佛,魔是魔,我們隻是借助了她的佛性維持住了僅有的理智。”

  “佛性其實是人性,是我們人性中純良、美好的一麵,她之所以能自啟佛性,成佛,正是因為孩子的出生讓她蘇醒了屬於母親的那一份人性。”

  員外深深的歎息道“我成魔了,我走錯了路,方丈也是,我們拋棄了人性的一麵,已經再也不可能成佛。”

  “你說佛性是人性,那為什麽你要這麽做?你不勸導人心向善,而是去逼瘋她們,將她們變成魔,為什麽!!!”

  員外相比起激動的封本元,顯得極為平靜“我之前跟你說的不全是假的,惡人放下屠刀就能成佛,而善人想要成佛太難了。這個世界寺廟眾多,多少和尚僧人在勸導人心向善,可你見哪個成佛了?”

  “方丈理解是錯的,但是方向沒有錯,想要成佛需要走捷徑。真妙如果能自己醒悟過來,他也能立地成佛,在這件事上我並沒有欺騙他。但是很可惜,他陷入了殺人後的內疚之中,無法原諒自己,無法接受自己,無法從黑暗中蘇醒,於是他成了魔,並躲避在魔的軀殼下。”

  員外將人給推向了黑暗,假若能站起來,他們便能成佛。

  “她是這些年來最有可能成功的一個,她心中有光的存在,這將是她從黑暗中蘇醒的關鍵。我們即將成功,隻要讓她墜入黑暗......”

  員外看向了虞寡婦四歲的孩子,眼神中沒有絲毫的憐憫。

  “我本來還以為你隻是方丈的棋子,是被他所愚弄了,原來不是,你們根本就是誌同道合

  的同一類人。”

  員外點頭,讚同了封本元的說法。手抬起,正要往孩子的腦袋上拍去。

  速掠。

  封本元一下子抓住了員外的手腕“住手吧。”

  “你要阻我?為了保護彼岸嗎?你難道忘了是彼岸將你拋棄的嗎?”

  “和那些沒有絲毫的關係,我阻止你隻是因為我是人,我看到了,所以我必須阻止。”

  “愚昧。”

  “是啊!愚昧極了,如果我看不到、聽不到,我大不了當做什麽都沒有發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問題是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無論如何都做不到視而不見,任由這件事的發生,不然我心有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