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作者:大字者      更新:2020-07-31 02:11      字數:4526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無法搜索到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書海閣全拚)找到回家的路!

  書生被嚇了一跳,看看方三郎說道“你是誰?你怎麽在這裏的?”

  他這樣一說,方三郎當場就石化了,難道是瘋了嗎?還是自己太笨理解不了。

  那人看方三郎沒有反應,也是不解,看看院中的那匹馬,拍著頭說道“哎呀,都怪我都怪我,剛剛想到怎麽治那種病,把你領來了,居然忘記了,你趕緊坐吧,我去做飯!”

  方三郎依然沒有動,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書生。

  書生也沒有管他,出門往灶台走去,忽然看到院中的石桌上有兩碗白粥,還冒著熱氣,走近看看,是熱的,心裏又想了半天,這才問方三郎怎麽回事。

  方三郎沒見過這樣的人,小心翼翼的問道“你把剛才的事情都忘記了,還是你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書生皺著眉想了半天說道“我想起和你是怎麽遇見的,後來就進來了,之後我一直在看書,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方三郎有些鬱悶,感情他說了那麽多都白說了,人家根本就沒有聽到。想了一下問道“那你剛才在幹嗎?”

  “我在尋找一種解決辦法。”一提到這,書生立馬就精神百倍,都沒用方三郎問便說道“今日我在城內碰到了一個得了怪病的女子,心裏總是覺得還沒有太好的辦法去救她,剛才回來我終於想到了救她的辦法,所以一時忘記了你,還請見諒啊!”

  方三郎聽他這麽說也就無所謂的笑道“看來你還真的是個好人啊,和我們都尉一樣的。”忽然覺得不對又說道“你一個賣草藥的,還會治病?”

  書生皺著眉問道“誰說我是賣草藥的,我是郎中,是給人看病的。”

  方三郎哈哈的笑了起來,看著書生說道“你還是看病的,笑死我了,看病的自家連米都不夠吃,還住的是茅草屋?”看看書生有些惱怒也不在意是問道“那你給俺看看有什麽病?”

  書生一甩袖子直接坐到石凳上說道“就你那點兒病,我都不用給你看。”看看方三郎還站在那裏,便指指座位說道“我還是給你說說吧,省的你還不相信。”

  於是清清嗓子道“你雙目大睜卻毫無神韻,肝弱疏泄不通;一說話口氣異重,脾輕運化不靈;口齒不清、舌苔發白,心急神誌不清;鼻翼厚大、出氣如牛,肺熱呼吸不暢;兩耳勢軟、耳竅微小,腎虧精水不旺。”

  看看方三郎大張著嘴便又到“你最近一定是躺不下睡不著,睡著了便是醒不了,喜怒不定,驚懼憂思,甚至就連你上茅房都不能通暢,我說的可對啊?”

  方三郎楞了,這個人好像每天都看到自己做什麽一樣,沒有一點兒說錯的,搖搖頭清醒一下後,猛地跪在書生麵前道“剛才是俺胡說八道,你可千萬別見怪,俺個你磕頭認錯了。”

  書生呆了一下馬上就扶住了他說道“我也是一時之氣,並不是因為你說我不像郎中生氣,而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我是賣草藥的,你可知道這些草藥有多珍貴,是多少個地方采集到的嗎?”

  書生用手一指院外的那些笸籮道“這是我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走遍了名山大川,好不容易才收集到的三百多種不同的草藥,其中有很多都是沒有出現在醫書中的新品。”

  方三郎問道“你收集這些幹什麽?賣錢也掙不了多少啊?”

  書生徹底無語了,簡直就是對牛彈琴,隻好說道“你還是趕緊吃飯吧,別忘了你還答應為我做事呢。”

  方三郎立馬點頭道“俺忘不了的。”站起身端起一碗米粥便喝了起來。

  兩人吃完飯,書生說道“你先歇著吧,事情得明日早上才能做,我去把方子寫好,明日你把事情做完了,我就能慢慢的熬製新藥了,等藥熬好後我就去給那女子治病去,這可是第一次治這種病,必須把診斷的過程和結果都要記錄下來的。”

  一說起治病,書生就沒完沒了,方三郎一聽今天沒事,便在書生的催眠下直接在書桌上趴著就睡著了。書生看看也沒管他,直接進屋繼續他的大事業去了。

  朦朧中方三郎睜開眼睛看看周圍有些陌生,又揉揉眼才想起這是在那人的院子裏。他站起身伸個懶腰,大大的呼了一口氣,才想起昨晚那人說他一說話口中有異味兒,便湊著要自己聞聞。

  “別聞了,一般自己的口氣自己是聞不到的。”書生出現在他麵前,笑著說。

  “俺也就是想知道到底是個什麽味兒。”方三郎撓著頭笑道。

  “好了,你清醒一下,拿上東西,隨我去采藥去。”書生也不多說別的,直接就把任務安排下來。

  方三郎聽說是去采藥,便說道“沒問題,俺從小就在山裏長大的,爬山跟走路差不多。”

  書生也沒理他,將地上的兩跟長竹竿交給方三郎,還有一把藥鋤他自己拎著,一人背了一個木背簍,出發朝著山裏走去。

  等出了院門,書生領著他繞到了屋子後邊,方三郎才發現屋後便是青山。他問道“這是什麽山啊?”

  “首陽山,與那邊的翠雲峰合稱邙山雙絕。”書生又指了一下西南方位。方三郎點點頭跟著上山。

  別看方三郎是山裏長大的,可跟這個書生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很多地方人家一下子就上去了,他還得讓人家拉一把才行。就這樣兩人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便走到了半山腰。

  書生看看天上的日光,從背簍裏取出幾塊胡餅,分給方三郎,然後找個地方坐下來吃飯。吃完飯,書生又輕易的找到了一條小溪,喝了半天水,這才算是完成了午飯。

  方三郎開始佩服起書生來了,跟在後邊問道“你常來這裏嗎?”

  書生在前邊點點頭道“自從我發現了那顆石蘭以後,我幾乎兩天就來一次。”

  “那你把它摘下來,養起來不就好了。”方三郎天真的說道。

  書生笑了說道“我要是能摘到今天就不用叫你來幫忙了。”

  方三郎也是笑笑道“原來是叫俺去摘它呀,行,一會兒俺上去給你摘下來。”

  兩人說笑著一路爬到了峰頂,站在最高點,方三郎突然很想大叫,看看書生說道“咱們喊一嗓子怎麽樣,俺喊啥,你就喊啥,敢不敢?”

  書生楞了一下,想想道“行,反正好久也沒喊了,這樣還能治療心肺的病症呢。”

  方三郎一陣白眼兒,然後雙手攏在嘴巴上大聲喊道“俺叫方三郎,俺過的很好,俺就想娶個媳婦兒,生倆娃!”回音遠遠的帶著他的願望飛向了遠處。

  方三郎示意該書生喊了,書生想了一下,也學著方三郎的動作大聲喊道“我叫孫思邈,我想把我的醫術傳到每個郎中手中,造福後世!”

  孫思邈帶著方三郎到了峰頂,指著崖外的一株灰褐色植物說道“看到沒有,那就是石蘭,如此大的野生石蘭,我也是第一次見到。”眼裏的欣喜突然就多了起來。

  方三郎看看距離,撓撓頭說道“確實有些遠了,不可能直接拿到,俺想想辦法吧。”他趴在崖邊,用竹竿大概丈量了一下距離,站起身看了看又道“你那裏有繩子嗎?”

  孫思邈點點頭說道“有是有,可是這周圍也沒有可以固定的東西,你能拉得動我嗎?”

  方三郎搖搖頭道“不用人下去,俺做個東西,一會兒試試,應該能拿到的。”孫思邈取出繩子遞給他,在一旁看著。

  方三郎先把繩子穿過了一根竹竿,在一端綁上一隻鐵爪,用手從另一端拉了一下,活動自如,又把繩子穿過另一根竹竿,再試一次,依然十分靈活,這才說道“這是俺打獵的時候,用來打開陷阱機關時用的,杆子長,野獸攻擊不到人,鐵爪相當於手,很方便的。”

  孫思邈看著他做,後來便知道是個什麽東西了,聽他這麽一說,激動的道“真的沒想到,三郎也是這樣睿智,太好了,太好了。”

  “俺就知道,沒吃的會餓死,所以咋能有吃的,俺就咋弄,也沒想別的,你也別誇俺了,趕緊弄完咱們走人吧。”然後拖著長杆就到了崖邊。

  孫思邈也不說那麽多,跟著過來,幫著把握長杆後麵,方三郎趴在崖邊,將竹竿對準了石蘭,鐵爪一點點插到了石蘭周圍的石縫裏。

  看位置差不多了,對孫思邈說道“用力拉繩子。”

  孫思邈立刻抓起繩子在手腕上纏了一圈兒說道“那我拉了!”方三郎點頭。

  孫思邈攢了一下力氣,帶著繩子就往後麵跑去,那個鐵爪突然受力,直接將石蘭周圍的石頭挖起,掉入山澗,然後一路向上,把石蘭的根部卡在了鐵爪間。

  “慢點兒,慢點兒。”方三郎大聲叫著,孫思邈趕緊收力,一點點的把繩子拉回來。一會兒,方三郎叫他停下來,然後慢慢的將竹竿放平,在一點點的拽了回來。

  孫思邈看到那株石蘭顫巍巍的留在鐵爪上,風吹的搖搖欲墜,好在方三郎還是穩穩的將竹竿拉了回來。這才把石蘭取下給孫思邈看。

  孫思邈笑的開心,捧著石蘭,左瞧瞧又看看,像看姑娘一樣細致。方三郎大叫著要趕緊下山,孫思邈將石蘭包在布包中放在懷裏,這才沿著來路回家。

  家裏沒有糧,孫思邈和方三郎一商量,便決定一起去洛陽城買糧。兩人都熟悉了,在路上這才把自己的事情和對方說了一下,原來兩人都和太守府有些關係,最後還是決定一起去太守府找宇文成都。

  龍門縣衙裏,寒耀祖帶著一家子在給寒義送行,今日寒義要去孟津上任了。

  寒義也是感概自己這輩子還能當個地方官,這是沒想到的事情,另外他又鄭重的將照顧寒耀祖的事情托付給了寒博。

  寒博一一應下,這才一招手,從身後走出三個兵士。寒博說道“父親,這三人是孩兒派去跟你一起上任的。”說著一招手,三人來到寒博麵前,單膝跪地大聲道“見過寒都尉,見過寒縣令。”

  寒博笑笑說道“不用多理了,我和你們說的事情可要記好了,不管什麽時候,我父親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必要的時候你們可以直接把我父親接回龍門。”

  三人都說記住了,就算死也要保護寒義的安全。

  寒義第一次被人稱縣令,還有些不習慣,也說道“三位壯士趕快起來吧!”

  三人看看寒博,見他點點頭,便站起身等著還有什麽吩咐。

  寒博對寒義說道“他們是我義勇軍的人,都有些武藝,這是大哥錢大,這兩個是他兄弟,都是一家人。”

  寒義點頭道“其實為父是去上任,能有什麽危險,你也是小題大做了。”

  “以防萬一嘛,這三人都是我的心腹,父親有什麽事情都能和他們說的,其實孩兒就是擔心父親去了,手下人會合起來欺負外人,父親你又是個好脾氣的,有他們在就不會有人敢欺負你了。”

  寒義用手拍拍寒博的肩膀,眼圈兒有些紅,從小看著寒博長大,沒想到一晃眼,孩子已經能照顧爹了,心中百感交集。

  寒耀祖在後邊咳嗽道“不要做惺惺之態,時辰不早了,趕緊上路吧。”也是一招手,後邊管家寒福走到近前。寒耀祖說道“在家裏,你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瑣事,自己出去了,沒個可靠的人在身邊是不行的,阿福在咱們家待了三十多年了,讓他跟著你吧,為父也好放心。”

  寒福一下子跪在寒耀祖麵前,有些哽咽的說道“阿福這些年多受老爺少爺的恩惠,無以為報,老爺你放心,阿福一定會幫著少爺管好事情,老爺你也要保重身體啊。”說完砰砰砰磕了三個頭。

  離別總是傷感的,這樣一弄,連寒博都有些受不了了,趕緊安排車輛,將父親送上車。看到幾輛車緩緩的消失在他的視線裏,寒博擺擺頭,清醒一下,轉身回衙,去安排明日沁香閣開業和商業大會的事情了。

  孟津屬河南郡,位於洛陽以北,與龍門三城成犄角狀,是拱衛洛陽的北麵屏障。孟津北臨黃河,中西部都是邙山山脈,西高東低,整個邙山像一根魚脊一樣貫穿南北。

  別看孟津縣城不大,可它周圍全部都是洛陽重要的物資戰略要地。東南的金墉城是洛陽最近的一座關城,也是從北麵通往洛陽的必經之路。金墉城是北魏曹操所建,與銅雀台齊名,都是著名的台城。

  金墉城其實是三座小城相連起來,形成類似於長城一樣的鏈條式城寨。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寬厚堅實,地勢險要,是洛陽的軍事要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