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陽城陰雲(四十一)
作者:水生三月      更新:2020-08-01 20:39      字數:2745
  “這人隻來過我們店裏一次,而且是在很久之前,大概快有一年了。”

  “潘旺有沒有向你介紹過他?”劉盼成追問道。

  “介紹過,潘旺管這人叫顧老板,說他是從浦江市來這裏做生意的。”

  “做什麽生意?是服裝和箱包的批發生意嗎?”

  王老五搖著頭:“我沒多問。不過,我無意間聽到他們的談話內容,好像都是圍繞著建築行業的事,我猜那人可能是做和建築行業有關的生意。”王老五說著話便訕笑起來,“顧客的我一般不會主動去打聽。他們願意告訴我,我就聽著,他們不願多說,我也不好多問。畢竟我是開門做生意的,他們都是我的財神爺,惹他們不高興了,我這生意就沒法做下去了。”

  “除了和建築行業有關的話題外,他們還有沒有聊到別的事?”劉盼成進一步確認道。

  “具體的我不是很清楚,貌似都是和建築行業有關的事。那人似乎想涉足我們陽城這裏的建築行業,不停地在向潘旺打聽行情。”王老五如實說道,“剛才我說了,我這人很忌憚窺探顧客的。如果不是客人主動告知,我一般是不會去打聽的。”

  “你對他的樣子還有印象嗎?他看上去多大年紀?有沒有什麽外貌特征?”劉盼成轉換了問題。

  “要說他的樣貌倒是讓人印象深刻。”

  “怎麽說?”劉盼成一下子全神貫注起來。

  “這人看著不到四十歲,長得很高大,身板厚實,方正的國字臉,看上去很硬朗。嗯……具體該怎麽形容好呢?”王老五努力搜索著形容詞,“總之不太像是生意人。生意人一般表現得都比較隨和懶散,這人吧,看著倒是比你們警察更像警察。”

  王奎被他這種不恰當的措辭給逗樂了。

  “你是不是想說他看上去很硬朗,給人一種訓練有素的感覺?”劉盼成啟發式地提問道。

  王老五玩味著“訓練有素”這四個字,琢磨了一會兒後,首肯道:“對,訓練有素,可以這麽說。他無論說話、走路、吃飯都讓人覺得十分的幹練利落,沒有拖泥帶水的多餘動作。這麽一說,我倒越發覺得此人像是部隊裏出來的軍人。”

  “軍人?”王奎矢口叫道。

  “不是,不是,這隻是我的感覺。”王老五連連擺手,解釋道,“我就覺得他行事作風說一不二,很像是訓練有素的軍人。”

  “潘旺有沒有向你提過這人住在哪兒?”劉盼成強壓下內心的躁動,沉住氣問道。

  “應該就住在這片地區。”王老五這回語氣很堅定,“我記得潘旺說過,他租住的地方就在老城區這片兒,離我這店不遠,還特意叮囑他平時有空多來照顧照顧我的生意。但那人就隻來了那麽一次。後來我還問過潘旺,他的這位朋友怎麽隻來一次就不來了,是不是我們家的飯菜不合他的口味?”

  “潘旺怎麽回答你的?”

  “他隻說那人最近比較忙。”

  “潘旺回答時的神情是怎樣的?有沒有顯示出慌亂、緊張等情緒來?”

  “這誰記得住呀?”王老五又進而補充道,“我就是隨口一問,他也就這麽隨便一答。都是些稀鬆平常的客套話,這能有什麽情緒呀?”

  劉盼成聽罷一言不發,默默地點了點頭。見再無其他問題可問,他便向王老五告辭,帶著王奎離開了“老五家常菜”後麵那條布滿油垢的小巷。

  一路上,劉盼成沉默不語,王奎無法從他古井不波的麵部神情中窺探出他的真實想法。可隻有劉盼成自己清楚,在他鎮定自若、波瀾不驚的外表底下,其實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此刻,他的體內正經曆著驚濤駭浪般的翻湧。

  王奎打算直接開車送劉盼成回家,然後再回分局還車。就在他們快到劉盼成家時,憋了一肚子話的王奎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劉隊,您這一路上都不說話,在想什麽呢?”

  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劉盼成偏頭看著窗外的夜色,眼神空洞而茫然。

  “我在想如果王老五所說的這位’顧老板’就是趙麗娟和李自強口中的那位神秘人物的話,我們該怎麽把這人給揪出來?”

  王奎點頭附和道:“嗯,我一路上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他既然來陽城市做生意,不管做什麽生意,不管來了多久,他總要有個落腳點吧!我們可以從這點入手。”

  劉盼成坐正了身子,視線回到了正前方。

  “你和我想到了一塊兒。

  “隻是,陽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每年往來做生意的人,沒有幾十萬也有十幾萬,要在這麽多外來人口中找出一人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王奎悵然道。

  “剛才我不是問了王老五那位’顧老板’可能的落腳點嗎?他回答說就在老城區這一片兒。那我們就從老城區入手查起。”

  “老城區也不小啊!”王奎愁眉苦臉地嚷嚷著,“光老城區就分東城、西城和岸北三塊區域,到底該從哪塊區域先查起來呢?這個先不論,無論從哪個區入手也都不好查,這三塊區域可是陽城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你說的這些我都考慮到了。”劉盼成語氣慎重地說著,“所以,我決定明天一上班就去找馮隊長,這事恐怕還要麻煩他們治安支隊出麵幫我們找人。”

  “我現在擔心的是,即便我們能順利找出這位’顧老板’的落腳點,隻怕也是晚了一步,那裏早已人去樓空,而我們又弄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王奎無精打采地回應道。

  “我們並不是在做無用功。”與王奎消極沮喪的神情不同,劉盼成始終堅毅的臉龐上並未顯露出絲毫的氣餒之色。“隻要我們能找出這位’顧老板’的落腳點,也就意味著我們已經挖出了這人的真實身份信息,這對下一步的案件偵辦還是有益處的。”

  “對呀!還是您的腦子轉得快。”王奎瞬間領會了劉盼成話中的含義,情緒再度高漲起來。“隻要我們掌握了潘旺和那人的基本信息,無論他們兩人是逃回了浦江市還是逃往了他處,我們都可以有的放矢地開展追捕,甚至發出追逃令,在全國範圍內通緝他們。”

  “嗯,這就是我的想法。”劉盼成算是認同了王奎的說法,但緊接著他話鋒一轉,又回到了正在開展的工作上,“不過,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道口那裏還得繼續派人盯著,每天進出的車輛都要仔細篩查一遍,不能有遺漏;趙麗娟娘倆,你也要給我盯緊了,萬一潘旺和他們聯係,我們要及時掌握到他的行蹤;其他的事隻能依靠孫隊和馮隊了,希望他們能給我們帶來好消息。”

  顧姓男子,年齡在三十至四十歲之間,浦江市人,身材高大,這就是劉盼成提供給治安支隊馮隊長的信息。他本不指望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此人,然而,僅僅過了一個上午,馮隊長便已經給了劉盼成送來了反饋。其工作效率之高,著實令劉盼成欽佩。

  “你們找到這人了?”劉盼成訝異地問道,嗓門因激動不自覺地提高了。

  “人沒找到,隻是找到了這人曾經的落腳點。”馮隊長在電話另一頭謹慎地說道。

  “曾經的落腳點?”劉盼成捕捉到了對方措辭中的重點,“也就是說這人現在已經不住在那裏了是嗎?”

  “是的。他在今年年初時已經退租了。”

  “年初就退租了?案發前的這大半年裏他又住在哪兒呢?”劉盼成沉吟了一會兒,隨即便道,“算了,你還是跟我從頭說起吧!”

  馮隊長在電話中將查找“顧老板”的前後經過向劉盼成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