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洛陽天子
作者:吉吉的狗      更新:2020-07-29 03:01      字數:3289
  大周國都,洛陽。

  洛陽,這是個盡占中原八分繁華的城市,也是個住了大周王室二十三代帝王的國都。而此時此刻,坐在洛陽王宮之中,本應把持著全天下權柄的天子,卻如坐針氈。

  大周王室第二十三代君王,是先王的嫡長子,繼位可以說得上是名正言順,並且自幼聰穎,頗受先帝喜愛看重。

  有這麽一則在民間流傳的小故事,也不知是王室為了替這位君王造勢空捏造,亦或者說卻有其事。

  相傳當代周王年輕時,先王有一日召集了十三個兒子,一同去校場閱兵。十三個還年幼的小公子,第一次來到校武場,不少都被嚇到躲在侍從身後,飛奔的戰馬鐵蹄帶起的聲響以及兵士們訓練的呐喊將他們著實嚇了一跳,隻有這位未來的周王麵無懼色,昂首挺胸。而後回宮的路上,先王問及十三位兒子的誌向,並且問他們最崇拜那位先王的事跡。

  十三位公子眾說紛紜,有說崇拜文王的才思橫溢,也有說崇拜仁王的愛民如子,當問及當代周王時,這位還是個少年的小公子眼神淩冽,說道:“兒臣最喜武王,外出兵戎狄,內懾服諸侯。大丈夫當持三尺劍,立不世功!”

  其時正值大周內憂外患,外有匈奴時常犯境,內有三晉分裂,王朝一片大亂,正需要一名大魄力的君主以武力襄平海內外。先王聞聽此言,大悅道:“吾大兒有武王之資!”

  這麽一位自幼聰穎,胸懷大誌的君王,自即位以來卻一直十分鬱悶,甚至是氣憤。

  周天子二十三歲即位,滿腹才華正欲施為,卻又偏偏無處可施。幾代先王給大周王朝遺留下來的弊病堆積的越來越多,這麽一個爛攤子要收拾起來實在太難。而偏偏想去收拾也沒有機會,前年白朗十萬鐵騎入洛陽,打破了諸侯軍隊不得傳召不入國都的先例,先王束手無策,竟被活活氣死。剛即位的周天子成了被白朗挾持以向諸侯發令的人質,被關在深宮之中,每日隻能通過砍稻草人來練刀以此宣泄不忿。

  周天子高坐殿上,滿臉氣憤的看向帶刀上殿的白朗:“白將軍,為什麽洛陽城頭的守軍全部換成了你的人!”

  武官帶刀上殿,這是曆代以來極高的待遇,可是白朗卻不同,自白朗入洛陽以來,未經允許便帶刀入殿,天子以及百官惱怒,卻又偏偏無計可施,久了也就當作看不見,隻是今日卻有另外一件事讓天子極為氣惱。

  今天他剛剛準備早朝,便有城頭衛隊統領一臉狼狽的跑進宮來,在他腳下哭個不停。天子莫名其妙了大半天,那名統領才哭著說白朗今日一早將城頭衛隊的人全部換成了秦軍。

  白朗看也不看周天子滿臉的怒色,隻是恭敬的低頭道:“城頭衛隊統領劉

  存乙貪贓枉法,擄掠良家婦女,城頭衛隊更是日夜笙歌,時常擅離職守,百姓多懼其威,深受其苦。”

  周天子皺了皺眉頭,雖然心知白朗所言多半不假,但是依舊生氣的道:“既然如此,也應該由言官查明,然後上報朝廷。”

  白朗說道:“如此手續繁雜,隻是苦了百姓。”

  周天子深吸了一口氣道:“撤了劉存乙也就罷了,將城頭衛隊全部換成你秦國的軍隊又是何意!白將軍既然行事不需要上報,明日不如再把我的禦林軍也換了算了?”

  白朗輕聲道:“臣不敢。”

  周天子一聲冷哼,而後有一白發蒼蒼的老臣出列:“臣有話說!”

  周天子看向出列的白發老臣,臉色和緩了些許,尊敬的道:“於大夫請講。”

  這名於大夫是先帝的托孤重臣,又是三朝老臣,周天子是十分尊敬的,正想聽他要說些什麽。孰料於大夫須眉倒豎,怒道:“白朗未經許可私換城防,行天子之事!可立斬之!”

  言罷群臣都是怒目瞪向白朗,周天子也是沒想到這位老大夫竟然如此直接,一時之間也是愣住。

  於大夫接著怒道:“白朗,你可有話說!”

  白朗說道:“城頭衛隊是洛陽城防力量最重要的一環,近日以來諸侯異動頻繁,臣憂慮洛陽城的安全,故而將城防換了。”

  成為眾矢之的的白朗抬起頭來看了一眼於大夫,而後竟然就這麽轉身朝殿外走去。

  眾人都是一愣,殿外的守衛也是按住刀柄小心翼翼的看向白朗,但是白朗的手也不按在刀鞘上,就這麽徑直的走出了殿外。

  護衛們冷汗直冒,戰戰兢兢,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拔刀。

  那個名震天下的第一名將白朗,大周十年來戰陣上的神話,仿佛不怒自威,身上一股子從戰場上磨打出來的殺氣,即便連不動刀槍的文官們都感受得到。

  白朗走後,殿上眾人反而鬆了一口氣,隻有於大夫依舊怒不可遏,破口大罵道:“未經宣召,擅入大殿,現在又提前離去!亂臣賊子!亂臣賊子!”

  周天子皺起眉頭來,有些不滿這名老臣的失態,一揮衣袖走了。

  回到了寢宮的周天子,身上湧起的不是孤立無援的悲涼,而是一股大周廟堂後繼無人的無力。

  大周王朝用人頗看重資曆和年紀,仿佛年紀越大越有才幹一般,這個用人的習氣近五十年來尤為盛行。正當諸侯都大力扶持青壯派上朝議政,掌管軍事的時候,大周王朝還是堅持用老臣。周天子今日上朝,看到自己麵對滿朝白發老臣時,都自覺格格不入,最年輕的大臣都有四十三歲的年紀,而且職位也是無關緊要。

  這樣的滿朝老臣,忠誠自然無話可說,可是卻難成大事。隨著

  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固化,不追求變通,一味的遵循祖製,明明大周的體製確切的出現了問題,他們仍舊不願意改變。周天子這幾年來私下裏也有試圖栽培一批青年將領,但是成果頗微。官場上這些老臣頗多擠壓,留給年輕人的空間實在太小,而且這些老臣頗為看重門閥出身,周天子幾次想要在朝中提出這一問題加以改善,可是每次看到那些老臣閃爍的淚滴,卻又不忍斥責。

  周天子大力的一刀砍向刻有白朗姓名的稻草人,這一刀將稻草人砍為兩半,而後他一把將刀丟到地上。

  四周站著的侍從見這位天子正在氣頭上,也是不敢向前,隻敢遠遠瞧著。

  年輕的周天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的盯著某處,久久沒有動作。

  ......

  退出殿外的白朗帶著數十騎直接奔向了虎牢關,去視察關防。

  僅僅攜帶數十騎就敢從洛陽趕往虎牢關,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十分冒險的舉動。自從白朗入洛陽以來,刺殺層出不窮,多為mai凶殺人,幕後甚至有天子的影子。基本上一個月得有數十次刺殺,或為攔街刺殺,也有夜晚刺殺的,但是卻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整個洛陽城內,想殺白朗的人實在太多,但是能殺白朗的人卻幾乎沒有。

  且不論白朗身邊都是訓練已久的親衛,單說白朗本人的武力便是冠絕華夏,被譽為大周三十年來馬上第一人。隻是近些年來白朗位置越做越高,身為秦國三軍主帥,少了很多親自上陣。

  數十騎就敢從洛陽奔赴虎牢關,這個舉動在他人看來冒險,但在白朗以及身邊的親衛看來,數十騎還多了!

  果不出其然,奔至半路,就有百餘騎從官道邊攔路殺出,全都身著鐵甲,麵上也不做遮擋,而且手持的兵器都是清一色的製式兵器。

  刺殺失敗多了以後,那些妄圖刺殺白朗的人也漸漸有恃無恐起來,反正是誅殺國賊,何須遮遮掩掩?因此刺殺的人從一開始的一身黑衣,用黑巾裹臉,到現在的光明正大。

  今天更是過分,連鐵甲都穿上了,還是清一色的製式兵器,仿佛生怕白朗不知道他們都是官家的人。

  為首之人大聲喊道:“逆賊白朗,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竟然是個十分年輕的少年郎。

  白朗和身邊的數十騎恍若未聞,步伐不曾慢的些許,竟然就這麽騎著戰馬前衝過去。

  這攔路的少年郎愣了一愣,身後的百餘騎也愣住了,而後少年郎大怒:“竟敢不把我們放在眼裏!”

  而後百餘騎整裝待發,在少年郎的指揮下擺起整齊的陣列來。

  可是就在他們剛剛擺好陣勢的同時,白朗帶領的數十騎就已經衝到陣前,將攔路的百餘騎陣勢衝了個稀

  爛。

  不得不說的是,這百餘騎還是太嫩了,騎兵交鋒,陣列固然重要,但是更加要比較的是馬的衝刺速度,因此往往越早發動衝鋒的騎兵優勢越大,這樣戰馬才能更快奔至全速。令人可笑的是,這百餘騎好似劫匪一般攔路殺出,還有空暇去整陣勢,一開始就失去了先機。

  不僅僅是今日這股刺客,包括以往的刺客在內,都是一副久疏戰陣的模樣,缺乏一股子戰場上的狠勁。

  僅僅片刻,這百餘騎攔路的刺客就被殺了個幹幹淨淨,那名方才還義憤填膺的少年郎胸口上被劃開一道長長的大口子,臨死前還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白朗的親衛一人未損,在清理了這股子刺客過後,繼續朝虎牢關奔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