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吳魁這一生
作者:吉吉的狗      更新:2020-07-29 03:01      字數:2627
  徐正大力的將吳魁以及張作虎的頭顱拋在了殿外的廣場上,萬餘名兵士不知所措的看著地上的頭顱,一些眼力好的立馬就辨認出了這兩個頭顱的主人。

  一個是滿臉猙獰笑容的吳魁,另一個則是滿臉不可置信神色的張作虎。

  其實殿外的大多數士兵都不知道今日進宮所為何事,但是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城頭守備隊和禁軍都選擇無條件的服從徐正以及張作虎的指示。

  一萬名禁軍眼見他們的統領張作虎就這麽不明不白的死了,照理來說是十分氣憤的,但是這大梁的禁軍卻又實在是一個十分奇怪的存在。一萬人裏起碼有一半是官家子弟,在軍隊裏日夜廝混,壓根就是一隊烏合之眾。遇上這等事故,大多數人竟然不知所措,以至於當城頭守備隊的五千人過來強製繳械之時,甚少有人發起反抗。

  張作虎一死,徐正就是整個大梁城官階最高的武官。

  隻聽命於徐正的五千城頭守備隊很快就將少數反抗的頑固分子給消滅,徐正有序的指揮著部隊緩緩退出宮外,並且囑咐將禁軍士兵暫時收押。

  吳魁造反一事,大多數禁軍士兵其實是毫不知情的,徐正也不打算將他們都殺掉,畢竟這也是大梁城內為數不多的軍事力量。

  處理完了這一係列事情過後,徐正下馬回到了殿上。

  在他身後,那個被宣布為逆賊之首的吳魁頭顱有些孤零零的就這麽被拋在了殿外。

  ......

  年少時的吳魁是一個很沒有野心的人,他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的一生都會在這裏度過。

  後來村子裏來了一個人,是一個中年儒生,略顯滄桑的麵龐難掩年少時的俊朗。

  據他所說,他是魯國人,出門遊曆至此,已經周遊了七個國家。

  還是個孩童的吳魁睜大著雙眼,跟著村子裏的孩子圍在這個中年儒生身邊,滿臉好奇的聽著中年儒生講著外麵的世界。

  中年儒生的到來給這個平靜的小山村帶來了一絲絲的變化,興許是喜歡上了這裏恬靜平淡的生活,中年儒生在這裏住了下來。

  剛開始的時候,整個村子裏的孩子都會跑去中年儒生的住所,纏著他講外麵的故事,儒生也樂得和他們聊天,可是日子久了,孩童們又被新的事物吸引了注意,最後隻有吳魁每天都堅持去儒生的住所。

  中年儒生似乎毫不在意漸漸冷落的門庭,每日也隻是在房子裏讀書寫字,也是在儒生的身邊,吳魁學會了認字。

  中年儒生似乎很喜歡教人,非常有耐心的教導吳魁,吳魁的父母也樂得有個免費的教師。

  有一次小吳魁問儒生:“你出來是為了見識外麵的世界嗎?”

  中年儒生卻隻是笑笑道

  :“是,但也不全是。”

  小吳魁接著問道:“那你還為了什麽呢?”

  中年儒生說道:“我想再找個徒弟。”

  小吳魁叉著腰自豪的道:“我不就是你的徒弟嗎?你都教我讀書認字了。”

  中年儒生有些好笑的看著小吳魁,輕聲道:“我隻是教你讀書認字,最多算是你的啟蒙老師罷了,我要找的,是能繼承我衣缽的人。”

  小吳魁呆呆的看著中年儒生道:“什麽是衣缽?”

  ......

  中年儒生在這個小山村待了足足一年有餘,最終還是要走了,走的那一天吳魁哭著拉著中年儒生的衣袖。

  “不能再住一段時間嗎?”還是孩童的吳魁眨著含淚的雙眼看著中年儒生,“關於外麵世界的故事你還沒和我講完呢!”

  中年儒生笑著摸了摸小吳魁的頭:“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你要習慣離別這件事。”

  小吳魁根本不懂中年儒生說的這些飽含人生道理的話,還是執著的拉著中年儒生的衣袖,說道:“我可以當你的徒弟,你帶我一起走呀!”

  吳魁的父母站在一旁,略有些尷尬的看著儒生,卻也拿小吳魁沒有一點辦法。

  中年儒生猶豫了一下,似乎有些下不了決定,最終他還是問出了那一句話:“你喜歡外麵的世界嗎?”

  吳魁點頭如搗蒜:“外麵的世界多精彩啊!”

  中年儒生笑著搖了搖頭:“外麵的世界不一定有這裏好呢。”

  吳魁卻是滿臉不相信的道:“這裏隻有農田,有什麽好的!”

  中年儒生思考了一會,彎下腰來,拾起一根樹枝,在沙地上寫下了一個王字,並且說道:“還記得我教過你認的字嗎,你在這個字上擦去一個筆劃,如果讓我滿意的話,我就考慮帶你走。”

  吳魁的父母聽到這話愣了一愣,隻有小吳魁開開心心蹲下身來的用手指頭抹去了最上方一橫,將一個王字改成了土字。

  王這個字,非常簡單,卻又偏偏象征著最高的地位。去掉一個筆劃,也有好幾種不同的可能,去掉最上麵的一橫,是個土字,去掉中間的一橫,是個工字,去掉最下麵的一橫,是個幹字,而去掉中間的一豎,則是一個三字。

  中年儒生看著地上的土字,愣了一愣,隨後自言自語道:“土地土地,正好是一個土字,王字去掉頂上一橫......”

  而後中年儒生露出欣慰的笑容,雙眼與小吳魁對視,柔聲說道:“你願意跟我一起走嗎?”

  夕陽下的吳魁笑著大力點頭。

  後來吳魁便跟著中年儒生走了,很長一段時間裏,小吳魁都沒有想明白當初他的父母為什麽會答應中年儒生帶著他走這個無理的請求,也想不明白,這個後來成為他師傅的男人

  ,為什麽會違背“父母在不遠遊”這一孝字信條,選擇了帶他走。

  直到長大以後,他才知道,中年儒生那時隻對他的父母說了一句話:“王字去掉最上方的一字,是個土字,而土踩在人的腳下,這個孩子是一人之下位極人臣的命格,不應該一輩子呆在這裏。”

  這個後來成為了吳魁師傅的中年儒生,就是言子淵,那個被譽為當代大儒,儒教之首的言子淵。

  有這麽一位鼎鼎大名的老師,加上吳魁心思聰穎,很快便在言子淵門下弟子中脫穎而出,言子淵也非常滿意這位徒弟,將自己的一生所學傾囊相授。

  再後來,跟隨言子淵學習了足足有十三年的吳魁選擇了離開魯國,離開悉心教導他十多年的老師,言子淵雖然感到很可惜,卻也感受得到吳魁執意離去的心意,臨行前言子淵留給他最後一句話:“你這一生,位極人臣,但是要切記不可出格,王差一橫,是你命裏注定。”

  回到了故鄉的吳魁成功的出仕,並且平步青雲,盡管經曆了三晉之亂,但是最終還是在魏國坐上了相國的位置,並且把握朝政大權,真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正好應了當初言子淵所預示的位極人臣的話語,但是言子淵後半句話卻被吳魁所忽視,以至於慢慢淡忘。

  而今日吳魁暴斃慘死,身首異處,也正好應了言子淵當初後半句的忠告。

  如果人死後有靈魂,那麽吳魁或許會想起當初老師贈給他的後半句話,然後追悔莫及。

  又或許,他仍然會不甘心,明明已經勝券在握,卻終究功虧一簣。

  吳魁這一生,終究是王差一橫,前半生一人之下,後半生埋入黃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