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明的新年見聞
作者:趙子龍的兄弟      更新:2020-07-29 02:57      字數:2518
  管家點頭。

  “朱指揮使,我說的就是這個生意,建一個超級大市場,市場裏出售攤位給做小生意的,賺錢利潤高的行業咱們自己經營。”

  李文正看了眼朱定元,繼續道:“掙到了銀子,還可以誇大規模,以後甚至可以開到京城去。做到全大明的府城都有!”

  “你把生意和我說了,不怕我翻臉不認人,撇開你自己做?”朱定元狀若隨意的說。

  “做生意靠的是頭腦,朱指揮使有勢力,我有腦子,絕對是珠聯璧合,我可不認為朱指揮使會做出不智之舉。”

  “哈哈哈,好,有意思的小郎君,那你說說生意怎麽個做法?”朱定元拍拍手,笑著問。

  李文正有所準備:“我與指揮使各占4層,一層給淮安府每任知府,一層分潤給當地的士紳。當然,經營的事,由我全權打理。有需要的話,指揮使可要伸伸手。”

  李文正原本打算給個2層,後來改了主意,以後有些計劃還要用到這些勳貴。

  “那沒問題,隻要不是皇家,小郎君你百無禁忌。”朱定元誇下海口。

  “那指揮使大人合作愉快。”

  “還叫什麽指揮使,叫聲大哥就好,我看好你。”朱定元親熱地拍了拍李文正,“以後你可是財神了。”

  “那我就放肆了,叫聲朱大哥了!”李文正打蛇上棍。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了起來。

  回去的路上,李文正覺得有些摸不透這奇葩勳貴。

  以後自己得留點意。

  其實,李文正打算,要是朱定元撇了他自己做,就派人用擊發槍狙殺了他!

  回到了李家莊,李文正開始忙碌了起來。

  臘月到了。

  都在為新年準備了起來。

  臘月初八。

  家家戶戶熬起了”臘八粥“。

  李家,李文正的母親親自下廚,為幾個孩子熬粥。

  李文正當著母親的麵喝了兩碗,豎起了大拇指,母親頓時眉開眼笑。

  士紳大戶人家,還要再在這一天儲藏來年夏日所需的冰塊。

  李家所有的冰塊都是從射陽河裏取出來的,鑿成一尺見方的冰塊。存放在早已備好的冰窟中。

  冰窟都是二丈深的大地窖,將冰塊摞好放進去之後再蓋上木板。

  隨後在地麵上堆起小山一樣的土丘為冰窟“保溫”,等到來年入伏之後取出。

  也有人開冰窖用來做生意,到了夏天賣冰塊給做冷飲的商家們。

  冰窟不僅僅是藏冰之處,也是儲藏的冷庫。

  臘月二十四。

  無論侯門世家,士紳豪強,鄉間小民,都要祭祀灶君。

  因為在這一天灶君要朝天奏事。

  李家在爺爺李忠的帶領下,所有男丁齊聚一堂。

  擺上各色供品,祭祀灶君。

  李文正隻是把這看做習俗,好奇心居多。

  李文正的母親,姐姐妹妹則不允許旁觀,這讓他很不舒服,心裏想著以後這些不好的都要改。

  本來祭灶在上古是“老婦之祭”。

  後來卻逐漸成了男子的責任,甚至在祭祀時還不能讓婦女在一旁觀看。

  祭祀之後撤下的供品也忌諱被家中的幼女吃掉——據說吃了祭灶供品的小丫頭們來年會有災禍。

  臘月二十五日。

  據說玉皇大帝會於此時到凡塵視察,老百姓稱做“玉皇巡天”。

  無論官民都會早起,在五更天便焚香燒紙,恭迎玉皇。

  這一天人們會吃一些簡陋的飯菜。

  比方李文正現在手裏端著的豆腐渣,就是母親給他的,李文正欲哭無淚。

  這種清苦的飯食,是為了表示:在永生的神明麵前,人類應當盡可能謙卑。

  平日裏總是無名發火的老女人,也會在這一天稍微的收斂一些,以防被玉帝看到自己呲牙咧嘴的醜態。

  臘月三十。

  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基本上到了這一日,隻要是力所能及,無論男女老少都盡量打扮的幹淨、體麵。

  孩子們最是期待,有新的衣裳,有難得吃一會的好吃的。

  年三十這天,大家又要早起,因為這一天玉皇大帝要回到天上。

  大家在五更天焚香燒紙,恭送玉皇上界,並迎接灶君回家。

  這一天。

  李文正發現,李家的下人丫鬟都在用芝麻秸插在門窗的縫隙之間。

  李文正還以為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的討彩頭,

  不曾想鬧了個大笑話。

  原來這是一種祛病消災的符咒。

  因為,大家夥認為芝麻秸可以封印住惡鬼,使之無法出來為害人間。

  同時,窗戶也會貼上葫蘆形的窗花,據說可以收伏瘟鬼。

  中廳懸掛祖宗容像。

  用“獅仙鬥糖、麻花饊子”供奉,並且為了防鼠防塵防熊孩子,通常會用一個染成五顏六色的竹籠罩著。

  這裏說幾句題外話。

  後世無人不知的大聖爺,《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就是李文正的老鄉。

  所以《西遊記》中屢次出現“獅仙鬥糖”。

  是一種既好看又好吃的甜食。

  它是用白糖、芝麻相和,用火煎熬成膏,再傾入木模之內,形成仙人騎獅或者樓閣、神佛的形象。

  入夜之後,大家會在院子當中架起一堆

  篝火並點燃一些鬆柏枝,被稱之為“熰歲”。

  除夕之夜,闔家團圓。

  大家在祭祀過祖先之後便坐在一吃年夜飯。

  李家的年夜飯很熱鬧,大房,二房一起吃的。李文正感覺像大公司開年會似的。

  大爺爺,爺爺先是感歎當年生活的艱辛,家業來之不易,又鼓勵一番小輩。

  李文正有幸,受到了全家的讚賞。

  李文正端起酒杯表示:自己會戒驕戒躁,來年李家會更加興盛。

  響起了大片的掌聲,喝彩聲。

  正月初一。

  在大明人看來這是個十分神聖的時刻。

  有著許許多多的“禁忌”。

  比如:五更之前不能躺著打噴嚏,或是不穿戴整齊,不然就預示著來年身體會不健康。

  如果在床上躺著的時候,聽到窗外有人說話就千萬不要答應,因為那有可能是遊蕩在人間的惡鬼在勾魂。

  起身洗漱之後。

  李文正一家人在一起吃早點——年糕。

  這意味著新的一年“年年高”。

  然後就是小輩們給長輩們磕頭拜年,要賞錢。

  這些李文正都是理解的,但讓他驚訝的是:

  家裏大年初一的主要方式竟然是——逛街、遊玩。

  和李文正前世過年春節商店打烊、街上人流銳減。

  不一樣的是,從初一到初三。

  鹽城縣城裏的兩個廟會是一年之中商業活動的開始——城隍廟市、真武廟市。

  在辭舊迎新之際的兩大“敗金”聖地。

  真武廟市主要是向香客和“繞白塔”的男男女女們出售小金魚的玻璃盌。

  而縣城隍廟市則以廟為中心,綿亙三裏,所販賣之貨物多為古玩、奢侈品、舶來品。

  要是超市能建好,明年絕對人滿為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