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清江浦
作者:趙子龍的兄弟      更新:2020-07-29 02:57      字數:2465
  大明朝廷負責軍器製造的有兩種。

  工部的軍器局,以及宦官內府管轄的兵仗局。

  李文正打的就是裏麵匠人的主意。要是在明初,這種想法就是找死,朱元璋,朱棣會扒了你的皮。

  可惜,子孫不孝,軍器,兵仗二局,從原本的幾千上萬人,到現在的區區數百人。

  軍器製造也由中央轉移到了地方衛所。

  地方上每年向朝廷要銀子,自己打造火器,裝備。

  李文正寫信給父親李源,找一些軍器局,兵仗局流失的工匠回來。

  李文正又擔心他父親的不重視這事,讀書人清高,看不起工匠,從正字營挑了幾個能力不錯,交給方翼,派他去李源那裏接應。

  匠戶養家糊口都是問題,自己隻要肯給銀子,官麵上有人照應,問題不大。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來消化。

  李文正研究起了地圖,正字營需要擴大地盤,總不能一直待在縣裏稱王稱霸!

  鹽城縣隸屬淮安府。

  淮安府治下轄6縣:

  山陽,清河,鹽城,安東,沭陽,桃源。

  領2州:

  海州,邳州。

  淮安府隸屬南直隸。

  向北緊靠山東,徐州。向南毗鄰揚州府。

  為什麽要介紹這些呢?

  那就不得不提一個商業要地,清江浦。

  清江浦在淮安府城山陽縣治下。

  清江浦於1415年開埠。

  由於清江浦扼運河之咽喉,是唯一的陸上通道。

  每年從江南運往北京的的漕糧達400萬石,必經清江浦來運轉。

  昔日少有人煙的“閑曠之地”,很快變成了“僑民宿賈,巨室鱗次”的通商大埠。

  200多年來,發展成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

  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天下糧倉等美譽。

  以清江浦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淮安,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東南四都”,有“中國運河之都”之稱。

  李文正想要把李家莊打造成商品生產,批發基地。

  那麽清江浦就是天然的中轉站。

  李家莊距離清江浦隻有150裏地,快的話,馬車一天就能到。

  不過越是興盛,勢力就越複雜。

  清江浦聚集了文官武將,顯宦世家,巨賈富商,文人墨客,僧道名流以及討生活的江湖幫會。

  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細細思量一番。

  思來想去,李文正覺得有些摸不著頭緒。

  索性去清江浦看看或許會有收獲。

  帶上王安和

  十來個身手不錯的親衛,李文正向清江浦趕去。

  王安他們被清江浦的繁華鎮住了!嘴巴差點合不攏。

  嗬嗬,土豹子,這才哪到哪啊,李文正表示自己是見過大世麵的。

  李文正此時站在一座大橋上,橋上人頭攢動,行人如織如縷。

  有做轎的,騎馬的,也有挑擔叫賣的,當真是車水馬龍。

  隻見兩側擺著許多小攤,有賣各類雜貨的,小吃幹貨的,有看相算命的,還有歇腳喝茶的……

  果真是氣象萬千。

  抬眼望去。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

  往來船隻,有朝廷漕運的,也有商賈販貨的,甚至還有幾艘水師的戰船。

  李文正一路走走停停,來到了主街道,人滿為患。

  街道兩旁,店鋪夥計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布莊,當鋪,客棧,飯館…還有沿街叫賣的小販,叫著各色各樣的調子。

  十裏長街,川流不息。

  李文正逛完清江浦,天上以閃爍布滿了無數的小星光。

  夜晚的清江浦也是一樣熱鬧,“市不以夜息”,十裏朱旗兩岸舟,夜深歌舞幾時休。

  “安哥兒,可是去過青樓?”李文正笑著問王安。

  王安到底是個少年郎,聞言,頓時漲紅了臉:“姐姐不準我看那些地方,少爺可曾去過?”

  “嗬嗬,小王安,要不要少爺我就帶你去長長見識。”李文正有些心虛,他也沒見過啊。

  什麽十大花魁,什麽揚州瘦馬,李文正到時想要見見的。

  不過這次就算了,出來做事,也不能玩的盡興。

  李文正在清江浦停留了兩天,想到了最穩妥的切入點,百貨超市。

  開一個大型的超市,現在的大明人可還沒有這個概念。

  不過做事之前,得要拜碼頭才是!

  李文正回到李家莊就去千戶所找大爺爺李武。

  請他牽個線,介紹一下淮安府的衛所指揮使,也就是大爺爺的頂頭上司。

  又請了錢大使,讓他代為引薦淮安府的府尊,通判。

  淮安府知府沈振龍,今年是最後一年,調往他處了。

  新任知府姓宋叫宋祖舜,年後才會到來。明年到任也好,這樣李源也能派上用場。

  淮安府衛所的指揮使。

  曆來都是勳貴擔當。朱定元,這名字當真是拍的一手好馬屁。

  據大爺爺所說,是京城那邊來的勳貴,成國公朱純臣的小兒子。

  沒錯,成國公就是那個開城投降,上表勸進,被李自成處死的那個。

  家裏富貴了兩百年,還會什麽練兵打仗。

  每年衛所裏的餉銀,

  他都要占個五成。

  不過對於李文正來說,越是貪財無能越好。

  大爺爺李武帶著李文正,正式拜訪了指揮使朱定元。

  朱定元還沒到三十,長的到時一表人才,麵若冠玉,器宇軒昂。

  要是不了解的人,少不得覺得是好一個玉麵郎君。

  朱定元出乎意料的,沒什麽架子,拍了拍大爺爺的肩膀道:“老李啊,坐坐,別站著,那個小郎君也做,我這沒那麽多規矩,隨意啊。”

  一股綠林好漢作風的氣息撲麵而來,李文正覺得挺有意思的,如此奇葩的勳貴值得結交一下。

  “見過朱指揮使,在下李文正,今日托爺爺帶我前來,厚顏拜訪,確是有一莊生意和指揮使聊聊。”李文正行了拱了拱手道。

  朱正元嘴角含笑:“哦,說來聽聽,小郎君,我的眼光可是很挑剔的。”

  李文正又說:“朱指揮使天生富貴,可招府上管事的前來,問問貴府采買是不是頗為麻煩。”

  “好好好,我倒是想聽聽你這有什麽好主意。”朱定元擺擺手,一個小廝出去叫人了。

  幾分鍾沒到,一個中年管家快步走了過來,向朱定元行了一禮:“老爺有何吩咐?”

  朱定元瞧了瞧李文正。

  李文正會意:“管家有禮,小子想要問問,貴府上采買時是不是頗為耗費時間,東市買完去西市?”

  “沒錯,這不是正常嘛,府上需要的東西種類太多,當然是要各處采買。”

  李文正道:“那要是有一處地方,裏麵能買到所有的東西,糧食,蔬菜,雞鴨魚肉,布匹綢緞等等,管家可願意常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