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雁翎苑
作者:糯糯酒      更新:2021-05-12 10:36      字數:2158
  魏家這個壽宴注定不能太平了。

  而此時三清山別苑裏也並不太平。

  清王不在,王妃和溫公公又下山去了,接了旨意要給王妃娘娘和兩位小主子收拾東西的眾人,心裏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發慌。

  清王前腳剛走,後腳皇上就把自家王妃娘娘和小主子召到行宮裏去,怎麽看都覺得這事沒那麽簡單。

  眾人狐疑著,收拾東西也並不盡心,反而隱約有些故意拖延時間的意思。

  禦前來的人看出來了,不過就隻當沒看到。

  好在顧長德很快就將清梨送回了別苑,有了清梨發話,眾人才開始真正忙活起來。

  清梨陪著倆小家夥,看著馮媽媽帶著乳母們將他們的東西都裝進箱籠裏。

  從巳時末一直到申時,清梨才帶著倆孩子進了行宮。

  行宮裏給清梨和孩子安排的地方,就在秦貴妃的嫻楓館後頭。

  嫻楓館臨湖靠園,幽然安靜,布局別致大方,就是離安景帝的布德堂有些距離,這倒是正合秦貴妃的心意。

  其後給清梨和孩子們住的雁翎苑,更是曲徑通幽,靠山環水,景致盎然,裝飾活潑嬌俏,可見是用了心的。

  清梨帶著孩子們去了雁翎苑,倆小家夥一路上掀著轎簾子看了一路,這會兒吃了些糕糕,已經被抱到小床上哄睡了。

  箱籠剛剛運過來,這邊還要收拾,禾鴛姑姑帶著幾個二等丫鬟們在雁翎苑裏收拾。

  人多忙亂,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於是,清梨連帶著大太監萬強和四位大丫鬟就被趕出來了。

  出了雁翎苑,清梨就順著小路去了前頭的嫻楓館,想著給秦貴妃請安。

  可到了嫻楓館,才發現那裏也是繡雯姑姑在帶著人收拾,而秦貴妃帶著霧兒和果兒兩個大宮女也是不在。

  繡雯姑姑聽說清梨來了,趕緊放下了手裏的活計迎了出來,“清王妃娘娘來了?給娘娘賠罪,這裏頭亂糟糟的,幾個孩

  子做事毛手毛腳的,沒得衝撞了王妃,就不請王妃娘娘進了。”

  清梨笑道,“沒事,那我就不進去了,繡雯姑姑可知道母妃去了何處?”

  繡雯姑姑眼角笑褶皺著溫柔,笑著道,“娘娘這會兒正在陛下的布德堂呢。”

  清梨一聽秦貴妃在布德堂,心裏頓時就打了鼓。

  其實本來,她帶著孩子入行宮,是應該去給安景帝請安的,隻是安景帝到底是公爹,總是要避嫌的。

  何況她當時還被清王騙了,把安景帝當成教書先生,而且現在清王和哥哥都不在,隻有貴妃娘娘,小慫妞實在有點不敢過去。

  繡雯姑姑看這小妞妞揪著衣角不情不願的小模樣,自然看出了她的意思,不由得和藹一笑,“王妃娘娘不用著急去布德堂請安,先前陛下遣了小太監來傳話,說晚膳會擺在嫻楓館,到時王妃娘娘帶著小世子和小郡主再來請安便是。”

  果然,清梨聽到之後,十分地高興,那對小酒窩立馬就陷了下去,笑得歡快。

  繡雯姑姑見此,也不禁笑著搖了搖頭,頗有幾分擔心他們家小王妃這性子,自小就軟糯,小時候躲在老阿翁的身後裝小球還好說,如今她這身份,可早就由不得她繼續躲著了。

  繡雯姑姑在心裏沉沉歎了一口氣,不由得囑咐跟著清梨的這幾人,“行宮不比你們王府別苑,你們伺候王妃娘娘可上心些。”

  萬強端執拂塵,“姑姑放心,奴才一定護好我家王妃娘娘。”

  萬強也是從前也是在秦貴妃的華清宮裏伺候的,繡雯記得萬強,就算不知道,能讓清王放在他心尖上小王妃身邊的大太監,想也知道定不是個簡單的。

  繡雯姑姑沒有再多羅嗦,朝他點點頭,又對清梨笑道,“這行宮裏的景致也是岐昌知州用心尋了匠人修繕的,咱們這嫻楓館旁邊就有個花園,王妃娘娘不如去瞧瞧?”

  清梨聽著繡雯姑姑的提議,也正有此意,隻是想到了後宮禦花園的熱鬧,她

  心裏就不禁萌生了退意,“還是不去了,別等碰上哪宮的娘娘可就不好了。”

  宮裏的娘娘們可一向是厲害的,清梨心裏有陰影,清王現在不在身邊,她能不碰上就不碰上。

  繡雯姑姑聽了不禁笑道,“王妃娘娘放心,咱們這邊離布德堂遠著呢,一向是少有嬪妃會過來的,娘娘隻管放心去轉便是。就算真的碰上了,娘娘也不用擔心,您是清王妃,六封親王的正妻嫡妃,皇上金口玉言,三十二抬鳳輦抬入宮的,地位可比四妃,後宮裏的妃嬪見了您,都是要行半禮的。”

  大懿至今,還沒有健在的六封親王妃,其地位超然,可究竟如何卻是沒有個定數,今日安景帝特地讓顧長德領鳳輦去,就是明示了清梨六封親王妃的地位究竟如何,位同四妃,略低於四妃之首貴妃半階,與其餘三妃平起平坐,甚至隱隱有淩於其上的意思。

  有心之人便會敏銳地注意到,這個地位,可是已然與太子妃齊平了。

  有人或許會猜測安景帝這是在拉攏清王,也有一些忠正的老臣卻覺得合該如此,清王的六封,除了最初的二封親王,其餘四封,可都是結結實實靠軍功掙出來的。

  大懿皇室,除了高祖開疆拓土,開國之初的那幾代出過幾位英雄人物,傳世至今,皇族已許久沒有這樣的錚錚鐵骨了,所以這是清王應享的尊榮,清王妃和貴妃的尊榮亦是他掙出來的。

  所以縱使一開始有一點驚訝的聲音,但很快,被幾個老臣禦史罵了一頓之後,各處也都偃旗息鼓,平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而前朝後宮一脈相連,前朝都沒說什麽,後宮的諸位娘娘們就算再不甘願,也隻能接受又被一個小輩踩到頭上的事實。

  誰讓,人家有個這樣厲害的夫君呢?年紀輕輕,已加六封尊榮在身,這可不像太子還有可能一爭,這實打實的六封,她們的兒子終其一生,也難取得,就算日後她們的兒子能登基為帝,也輕易動不得清王這位先帝皇父親封的六封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