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轟動(3/6,求首訂)
作者:白雨涵      更新:2020-09-01 09:22      字數:2354
  杜恪何許人也?

  隨著陳嘉庚科學獎的刷爆網絡,杜恪的照片漸漸被大眾看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熱搜,轟然占據微博。

  如果單獨拿陳嘉庚科學獎來說,並不是什麽值得熱炒的新聞,兩年一度,大眾估計都沒記住過幾個獲獎者;或者單獨拎出杜恪的照片,頂多讓一些女性舔一會屏,但同樣不會泛起多大水花,杜恪也沒帥到驚動聯合國。

  然而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這就不得了了。

  “天才學霸,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他卻偏要靠才華,史上最年輕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也有可能是史上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自媒體向來是喜歡蹭熱度抓熱點,毫無疑問杜恪就是這幾天的第一熱點,直接蓋住了開學季的諸多新聞。

  “當今米華局勢焦灼,米利堅全麵施壓,一隻命運的蝴蝶正揮動著改變世界的翅膀——它,是通往核聚變時代的物理新理論;它,是新能源領域的全新啟迪;它,是人類走向宏觀宇宙和微觀世界的新大門。”

  “而這一全新理論的提出者,是來自華夏的一位天才少年,陳嘉庚科學獎最年輕獲得者,年僅24歲的皖省少年——杜恪!”

  “1998年,杜恪在華夏三大科教之城廬州市出生,少年時的杜恪並不出彩,大學隻考上普通二本皖理工。然而考上夏科大研究生之後,杜恪的才華猛然綻放,提出電子流理論,兩度登上頂級期刊《自然》,並且登上《自然》封麵。他也因此成為電子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史上最年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自媒體上賣力的吹噓杜恪,大約是杜恪在網上的信息比較少,所以需要自媒體作者拚湊,這才弄出了似是而非的一端杜恪經曆。

  “而如今,杜恪隻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修完了夏科大碩博連讀課程,成為一名物理學博士,並被夏科大聘請為物理係副教授……如果說當今物理理論停滯不前的時代,誰能掀起新的物理革命,那麽非杜恪莫屬……這位天才少年不僅會引領一個時代,他還是全華夏最帥的科學家!”

  配圖上杜恪穿著得體的商務中山裝,胸前戴著小紅花,衣襟敞開,裏麵是白襯衫,正與吳副總肩並肩合影。

  英俊帥氣的相貌,配合挺拔的身形,當真是叫人過目不忘,瘋狂舔屏。

  “這吹得也太過分了。”杜恪從首都回來,電子流實驗室已經完成搬遷,搬到了一棟獨立小樓裏,他自己有一個寬闊的辦公室,辦公室外間是秘書室。

  李娟一邊將找到的新聞,點開給杜恪欣賞,一邊將一份助理人選遞過來:“這是來應聘老板你的助理簡曆,我篩選過一批,低於碩士學曆的全部排出,這是剩下的比較合適的十份簡曆。”

  “嗯,放這,我等會看。”杜恪沒抬頭,繼續刷著手機。

  他刷的是抖音,如今抖音已經成為很多人日常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四川觀察、央視新聞等粉絲無數的大媒體,都已經發了陳嘉庚科學獎的消息。其中毫無疑問關於杜恪的新聞,抖音沒有限流,導致點讚、轉發、評論都是以萬、十萬記。

  配上振奮人心的音樂。

  配上杜恪的帥氣照片。

  再配上一段文字,就成了酷炫的短視頻。

  “2022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數理科學獎獲得者杜恪!杜恪,1998年生於皖省廬州市,本科就讀於皖理工,夏科大碩士、博士畢業,先為電子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夏科大物理係副教授。杜恪提出的電子流理論,填補了我國理論物理的空缺,具有重要價值。”

  央視新聞的文稿比較簡單直白。

  其它一些官方媒體,特別是地方性的媒體,為了吸睛,紛紛掛上諸如“最年輕”、“天才”、“學霸”、“傳奇”之類的字眼。

  “夏科大天才少年杜恪,24歲成為國家英雄!”

  “如果哪天這個小夥拿了華夏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請不要驚訝,他叫杜恪。”

  “少年強則華夏強,杜恪用實力刷新了世界對華夏少年的認識!”

  “華夏最牛的三個小夥,第一,華夏少年天才杜恪,他隻用兩年時間就讀完了碩士與博士,22歲就提出了震驚世界的電子流理論,24歲連發兩篇《自然》,並獲得陳嘉庚科學獎……為天才少年杜恪,點讚!”

  這誇張的,杜恪禁不住臉紅。

  一連刷了好幾個視頻,直到再刷下去,剩下視頻點擊點讚都不怎麽高了,他才關上手機,開始看桌子上的簡曆。三個女碩士,七個男碩士。他看了看對方的研究方向,隨便挑選了五個,讓李娟通知麵試。麵試時間就定在今天的下午,杜恪講究高效率,不想拖拉。

  下午時候。

  麵試結束,五個人當中他留下了兩個。

  一個是男助理,夏科大碩士韓子軒,目前正在考博之中,畢業於夏科大物理係,算是專業對口。另一個是女助理,廬州工業大學碩士徐娜娜,目前也在考博,目標就是考上電子流實驗室的博士,選她的原因是她長得還算漂亮,比較養眼。

  “韓子軒……”

  “老師叫我小韓就行。”雖然韓子軒已經27歲,但他在杜恪麵前十分謙卑恭敬。

  “那行,我就叫你小韓了。”雖然怪怪的,但達者為師,科研領域也是如此,不必太糾結,“你也不要喊我老師,直接叫我老板即可,以後關於學術方麵的文書工作,你幫我管理起來。”

  “好的,老板。”

  杜恪又看向徐娜娜,瓜子臉、大眼睛,臉上有幾個雀斑,化化妝的畫可以算美女:“徐娜娜,以後你就負責我的外聯工作,幫我管理行程。”

  “好的老板。”徐娜娜比較少言寡語。

  “李娟。”

  “在呢,有事您吩咐。”

  “幫小韓和徐娜娜辦理入職手續,另外先給小韓開個臨時證明,讓他去國防科大那邊,幫我看一下電感實驗室的進程,順便小韓你把那邊的聯係方式統統收起來,到時候我肯定要兩個實驗室來回跑。”杜恪吩咐道。

  “好。”李娟答應一聲,“那徐娜娜呢?”

  “老板、師姐,你們叫我小徐吧。”徐娜娜不好意思的說道。

  杜恪直接說道:“明天《華夏科學報》要過來給我做專訪,到時候小徐負責接待,我抽出空再去接受采訪。”他最近的確工作繁忙,今天都是抽空休息一天。

  電子流電池、電漿武器,都在快速推進之中,作為技術掌握者,根本離不開他的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