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央視首秀(2/6,求首訂)
作者:白雨涵      更新:2020-09-01 09:22      字數:2420
  拍完合影,杜恪就在司儀小姐的引導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路過其他幾位獲獎人時,收到了陸陸續續的恭喜和鼓勵,雖然說對於一個24歲後輩,就這樣堂而皇之與他們坐在一起領取大獎,多少有點兒別扭和不自在,但他們對於杜恪獲獎,沒有任何不滿。

  電子流理論是值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存在,現在領取陳嘉庚科學獎,純屬順便而已。

  等到所有人獎項頒發完畢,杜恪又被司儀小姐喊上台,站在吳副總身邊,與所有獲獎科學家一起合影。至此頒獎典禮順利結束,至於院士大會還要繼續舉行。

  但是接下來,杜恪也沒有閑著,直接被記者包圍。

  他首先接受了央視記者的采訪,然後又接受了其它幾家媒體采訪,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才得到休息時間,匆忙趕去餐廳,參加今晚的獲獎者晚宴。官方組織的宴會,比起私人宴會氣氛肯定是要差點,不過杜恪收到了一大批名片,自己也遞出去一批名片。

  他的新名片,正麵印著杜恪的中英文名字,以及一個郵箱、手機聯係方式。

  背麵則印著“電子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夏科大)主任”、“電磁感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防科大)主任”,以及“科大閃電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三個頭銜。

  整體設置以簡潔為主,沒有任何花裏胡哨的裝飾。

  然而任誰看到背麵這三個頭銜中的前兩個,都會震驚,“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可是掛著國家名義的實驗室。雖然級別上來說不如“國家實驗室”高,但依然屬於一名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實驗室級別。

  須知如今整個華夏也不過才二百六十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擔任主任的也就這二百六十人,但全國卻擁有兩院院士一千六百多名。也就是說很多院士都沒有自己專屬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要麽隻是普通實驗室,要麽擠在其它研究單位中。何況乎,杜恪一個人擔任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後生可畏!”

  看到名片上的頭銜,參加宴會的一眾大牛們,隻能如此感慨。

  “小杜你今晚可是最耀眼的明星。”夏科大的陳院士笑著說道,“不僅長得像明星,學術成就也是明星級別,要不是你胸口上帶著小紅花,我都要以為你是不是頒獎典禮的主持人。”

  另一位頭發花白的夏科大鄭院士接口笑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看到小杜,我就知道我退休的時間該到了。”

  “哈哈,老鄭你還要繼續發光發熱,可不能關鍵時刻撂挑子。不過說起來小杜,這可不是後浪,這是海嘯呐。看這名片,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三個頭銜印的清清楚楚,這叫突出重點,不用絢麗的樣式來搶奪頭銜本身的風采。值得借鑒,值得借鑒呐!”

  說話的是童院士。

  這一次兩院院士大會,夏科大來的院士就有五十多人,坐了好幾桌。杜恪麵對一眾前輩的吹捧,保持著淡淡的微笑,沒有露出得意的表情。

  但實際上今天從頒獎典禮開始,一直到現在,他走路都感覺到飄。猶記得兩年前從大學畢業,畢業即分手,自己喝著啤酒哭得稀裏嘩啦。誰想到兩年後,自己站在了學術象牙塔的頂端,獲得陳嘉庚科學獎,還與很多大領導見過麵聊過天,自己的名字都上過央視。

  而明天,自己說不定要真人出鏡,《新聞聯播》大概還差點,但《朝聞天下》沒問題。

  ……

  翌日。

  《朝聞天下》正常播出,杜恪在賓館裏吃著早餐,收看這一期《朝聞天下》。很快就到了他期待的環節,女主持人字正腔圓的念道:“兩院院士大會正在舉行,華夏科學院28號頒發了2022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畫麵一轉,進入一段動畫小片。

  “2022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授予5個原創科研成果,總共7位科學家獲獎,他們是杜恪……2022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分別授予……”

  動畫小片結束,畫麵再度一轉,杜恪帥氣的臉蛋終於出現。

  吃著早飯的杜恪,不由得停下來,坐正身體,看著電視中的自己,一本正經的麵對鏡頭說道:“民族強,科技必須要強,我很高興在這樣一個大好形勢下,獲得國家高度重視,開展相應的科技創新方麵工作。”

  隨即播放了一段實驗室畫麵,旁白念道:“在這次的獲獎項目中,夏科大電子流實驗室主任杜恪,獨立提出的電子流理論,獲得陳嘉庚數理科學獎,該理論的提出填補了國內理論物理方麵的空白,對國際物理理論的推動同樣起到重要作用。”

  杜恪再次露麵:“不管是科學實驗,還是物理理論,都是科研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麵向國際科技前沿,與時俱進,爭取做到追趕甚至超越國際水平。”

  隨後,開始輪到其他幾位獲獎科學家入鏡,然而比起英俊帥氣年輕的杜恪,剩下的不管是科學獎還是青年科學獎,都是普通人形象,年紀看上去也不小。總而言之,看完對於陳嘉庚科學獎的報道,杜恪十分滿意,自己第一次在央視出鏡的表現,可以打九分。

  扣掉的一分,是露臉時間太短。

  一前一後總共才說了兩句完整的話,加起來不到三十秒時間,而且也隻露了上半身,沒有把自己倒三角挺拔的身姿全部出鏡。

  “小杜,早啊。”潘校長打著哈欠走過來。

  “早啊潘校長,今天還要接著開會嗎?”

  “嗯,習慣了,你在看什麽?”

  “《朝聞天下》,我第一次上央視,準備攝錄下來,留個紀念。”杜恪說著,已經完成了攝錄,準備將這段視頻寄給李娟,讓李娟在電子流實驗室裏反複播放,給新來的研究生們好好上上課,讓他們對自家老板有一個深刻的了解。

  “你啊,這有什麽好攝錄的,回頭新聞一出,從哪看不到。”

  “那不一樣,自己錄的,意義不同。”

  剛說完,電話就響了,是杜恪老爸打過來的,他立刻接聽:“喂,爸?”

  “小恪,《朝聞天下》我跟你媽一起看了,哈哈,你媽讓我給你打個電話,說你在電視上麵很帥。”杜恪老爸在電話中的語氣說不出的興奮,還沒說完就被杜恪老媽搶走手機,“兒子,媽媽為你驕傲,那些獲獎的都是院士,我兒子跟他們站在一起,了不起!”

  誇完之後,杜恪爸媽又千叮嚀萬叮囑,讓杜恪好好努力,不要辜負國家的期望之類。

  杜恪一一點頭答應,然後當著潘校長的麵,擲地有聲說道:“放心吧,爸媽,我會好好努力的,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