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心裏上的博弈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9      字數:2188
  一旦南京失去了他們現如今的陪都地位。

  那南京那數千官員,一朝星雲流散,整個大廈將會轟然倒塌。

  到時候至少要有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人,一下沒了生活來源。

  這種事情,不要說那些官員們受不了,這些百姓們也是不可能承受的。

  如果這部分隻是幾千或者幾萬,那麽稍微平攤一下,倒也能勉強解決。

  可是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失業人口,可就沒辦法輕鬆解決了。

  有人可能會疑惑,不過是少了幾千個官員,怎麽可能會造成如此大規模的事業潮呢。

  這點其實很好解釋。

  大明的官員,雖然沒有定額說每個當官的家中能養活多少的家仆。

  但其實經過這麽多年的摸索,其實大家心裏基本上都有了一個所有人都默認的規模。

  像是楊士奇這種位極人臣,堪稱文官之首的大官,家裏要是沒有一兩百個仆人,那麵子上也是過不去的。

  再加上他自己的家人,來投奔的親戚,以及自家店鋪裏麵的掌櫃夥計之類的。

  林林總總的算起來,能直接和楊士奇扯上關係,算得上是他家人的人數,大概有三五百的樣子。

  楊士奇家的這個規模其實算不上大。

  比他闊氣的人有的是。

  就好比漢王朱高煦吧,他的全家老小僅是在京城的部分就少說有三五百人,如果算上他在各地的莊子的人,全加起來恐怕要上千,甚至能到兩千人了。

  這還不算他封地裏麵的屬官和屬官的家人什麽的。

  但不管怎麽說,楊士奇家的這種規模,也算得上是中上遊了。

  以他家作為參照。

  那二三品官的家中,有一兩百人,也是正常的。

  四五品官,家裏有三五十人也是在情理之中。

  六七品,這個階層的官又有點不太一樣了。

  四品以上的官不管怎麽說,也都算得上是能上大天聽的大官了,所以他們的各種作風什麽的,可不是有朝廷和皇帝看著呢。

  下麵巴望著他們倒台騰出位置的人,也有不少,所以為了坐穩自己位置,不給人留下攻擊自己的話柄,他們即便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也會盡力的壓縮控製自己的規模在一定的程度中的。

  可六七品官就不太一樣的了。

  這些官算是大明中層幹部中最低級的一個級別了,基本上都是地方官。

  作為一方的土皇帝,手底下也沒有人搶自己飯碗的壓力,那些準備一輩子就這樣,不打算再升官的人,他們是能搞多大排場就搞多大。

  有的縣官的府邸、私宅、仆人,甚至比很多京官的排場都要大。

  這樣的人,在大明其實也是不少見的。

  稍微說的有點遠了。

  回到南京的話題上。

  南京這幾千名官員,少說半數以上都是七品以上的,這些人即便沒有京官的排場那麽大,但達到一半還是有可能的。

  這些人就算是以一千人作為基數,那他們的所有仆人家人算在一起以平均數五十人算,那圍繞著他們生活的也有五萬人上下了。

  如果連南京那些八品九品之類的文官也算上,他們的家人仆人,全家在一起,十萬估計是打不住的。

  如果僅是官員失去工作,他們畢竟都是讀過書,有過當官經驗的,要找一份養家活口的工作,其實也不算太難。

  可是沒了官職在身,沒了俸祿和灰色收入來源,他們是絕不可能維持的了原本一大家子的生活的。

  所以這其中少說要有七八萬人要沒了經濟來源。

  這些人還隻是官員附帶的家人的人數,還沒算上,那些常年為官府服務的從業人員們。

  他們常去的酒樓飯館,甚至是風月場所,少說要有一半的人,沒了固定的客源導致倒閉。

  那些提供人力服務的轎夫馬夫的什麽的,更是首當其衝。

  沒了官員這個消費的大戶,整個南京的旅遊業也將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先前,在玄武湖上泛舟嬉戲的那群官宦子弟們,少說一下子要減少一大半。

  沒了他們,玄武湖周邊做小買賣的,開飯館茶樓的人,也必然會跟著倒閉一大批。

  這一連帶下來,僅是官員下崗能造成的人員失業潮,就足以十萬計。

  如果在算上陪都地位被取消,商業上的毀滅打擊,會造成的影響,說是幾十萬可能都是輕的。

  沒準整個南京城就就此從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型綜合都市,一下子跌落成二流的城市,也不是沒可能。

  如果這些失業人群中有那麽一兩個喜歡蹦躂、且不嫌事大的人一咋呼,那挑起這些人搞破壞,也是輕而易舉的。

  如果有心人在背後操控他們的所思所想,那可能會激起的混亂將是更加無法阻擋的。

  李天也正是擔心這種事,回真的發生,所以才會在沒完全製定好安撫這些失業人口的計劃前,讓楊士奇等人三戒其口,不得外泄這個秘密的。

  但同時,李天也知道,劉辨之所以不會將這個秘密透露給更多的人。

  因為劉辨是個擅長使用權謀的人,但如果一個國家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中,所有人都為了活下去而玩命的掙紮。

  那時候,誰還會在乎什麽權謀不權謀的。

  而且他也不想因為自己的一個舉動,讓太多的人犧牲,至少這個開端不應該由他自己來開啟。

  他是恨朱家皇室,恨他們對自己的父親祖父的趕盡殺絕,不留餘地。

  但他並不恨大明的百姓。

  如果說為了給自己先祖正名出氣,需要犧牲數以十萬的無辜百姓的生命的話,不要說他自己過不了這個坎。

  恐怕將來到了地府,他老子和他爺爺也會從地下將他追殺到天涯海角的。

  劉家人擅長的是治國平天下的本事,不是血腥殺伐的陰謀詭計。

  即便是報仇,那也需要贏得光明正大,坦坦蕩蕩。

  如果是用這種犧牲無數人姓名的取巧辦法,恐怕他自己都不會同意。

  李天也正是明白,劉辨這種心裏,才會認為暫時南京那邊不會出什麽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