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做一個逍遙皇帝,很難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8      字數:2208
  不得不說,李天最近這段時間仿佛是掉到了錢眼裏了似得,不管啥事,到了他手裏仿佛都能轉化成賺錢的門路似得。

  就像今天這件事吧,本來是要給宮裏的人謀福利,弄來弄去依然是一場生意。

  雖然看上去這件事對雙方都有利,不過不管怎麽看,賺自己家人的錢好像都有點掉分的嫌疑。

  所以他才將這燙手的山芋拋給了皇後等人。

  原本,光是弄個開放日其實就夠了,但李天最後提出建立一條專門對宮人開放的商業街,其實也是有目的的。

  一來多少能賺點錢,能稍微貼補一下內庫的日常花銷。

  二來也算是給後宮的那些妃子們找點事做,讓她們多餘的精力有個發泄的地方。

  或許在外人看來,這麽做好像有些不倫不類,可這樣做多少也能幫李天稍微彌補一下,那些常年困守宮中,得不到寵幸女孩們。

  雖然本質上改變不了什麽,但聊勝於無,總比什麽都不做要強上很多。

  後宮那麽多女人,李天不可能每個人都照顧的到。

  這樣一來,讓她們有了自己目標,即便再也離不皇宮了,今後的生活也不至於太過寂寞。

  皇宮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悲哀的是,所有人都要圍繞著李天和皇後兩個人轉。

  這不僅是一種巨大的浪費,更是對人權的一種踐踏。

  可這樣的傳統,不是李天能夠決定的,也不是他三兩句話就能改變的。

  他目前能做的,也隻不過是盡量讓更多的人過的更好一點而已。

  開放日,商業街也能算是暫時的解決辦法。

  等到有一天,李天擁有了扭轉整個社會風氣的力量,或許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才能獲得更多的自由吧。

  處理完這件事,李天有一頭紮進了奏折的海洋之中。

  一個國家幾千萬人口的大事小情,全都壓在一個人的身上,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可皇帝偏偏就是這樣一個職位。

  皇帝是擁有著至高無上人人羨慕的權利,可同時也承擔著為全天下百姓謀福祉的壓力。

  其實要是往細致的方麵說,其實權利和壓力是完全不成正比的。

  壓力要遠遠超過權利所能帶來的愉悅感。

  如果李天能選擇,他或許更願意做一個躺著賺錢富家翁,也不想當這個皇帝。

  富家翁多好啊,隻要照看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每天也不用擔心,那個地方受災了,那個地方的官員貪汙瀆職了。

  相比之下皇帝的就要苦逼的多了。

  地方歉收了他要管,軍隊沒有給養了他要管,官員升遷降職他要管,後宮兩個妃子鬥氣他也要管。

  一年下來,一個勤政的皇帝是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享受生活的。

  有人羨慕皇帝的高高在上錦衣玉食,但其實他們羨慕的隻是那些昏庸的從不管百姓死活的隻知道享受的皇帝。

  一個真正的明君,一個好的愛護百姓的皇帝,心裏的壓力可是比所有人都要大的多的多。

  這或許就是雍正等級才十來年,還在壯年的時候,就突然暴斃的原因。

  李天是一個穿越者,自然是不會選擇雍正這樣拚命工作的皇帝。

  他理想中的樣子,應該是乾隆那樣的。

  吃得好、玩得好,活得長,壓力小,煩惱少。

  可是想要做那樣的皇帝,就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國家要有錢,要有能夠扛著所有風險的巨大儲備。

  原本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李天還是沒什麽信心的。

  不過等他見識到這個時代各種各樣的人才之後,他才意識其實當皇帝其實也可以很輕鬆很容易的。

  隻要充分的利用好手底下的人才,根本就不需要事事躬親,麵麵俱到。

  國家大事交給大臣。

  做生意的事交給輕信家人。

  隻要做好平衡,需要的時候給出決定性的意見和決定,那自己做一個乾隆那樣既能享受生活,又能讓國家富足的皇帝,其實也不是什麽難事。

  時間進入了冬季,秋收結束,全國的百姓都仿佛到了一個暫時休眠的季節中。

  沒有水患,沒有災情,朝廷也難得來到了一個比較清閑的階段。

  可對皇帝而已,一年四季其實都沒有什麽卻別的。

  即便沒有百姓疾苦方麵的大事需要去解決,可還有關於朝廷官員的考核方麵的事情需要處理。

  來年二三月份是會試舉行的時間,所以在這之前的兩個月就是官員考核的時間。

  最近這段時間的奏折,也大多是集中在這些事情上。

  作為新皇登基,朝臣們已經經曆過一次大的篩選,此時已經基本定型了下來。

  可是人數遠多於朝臣的外地官員,卻還沒有經曆過篩選。

  這件事看起來似乎沒多大,因為外麵的官比京官在品級上可是要差上不少的。

  但若是真的這麽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地方武將和士兵還好說,隻要控製了他們手中的糧餉,他們就不得不乖乖聽話,所謂有奶便是娘,也正是這個道理。

  可是那些已經在各地紮根,躬耕多年的地方大員們,絕對各個都是刺頭,各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若是不能將他們喂飽了,一旦他們鬧騰起來,那可是一點都不比軍隊叛亂輕多少的。

  好在地方官都是有任期的,這就給了李天操作這些人的機會。

  李天結合楊士奇等人擬定出來的名單,對那些不怎麽聽話的地方大員,進行了一波清洗。

  有才幹的調回京城放在身邊看著,沒什麽本事的,該至士的就讓他們至士,該免官的就免官。

  李天可是沒有絲毫的手軟和猶豫。

  說的好聽點,這或許是叫一朝天子一朝臣,說不好聽點,那就是狡兔死走狗亨。

  李天早就預料到這次的大規模清洗或許會遇上不小的罵名,但他卻有不得不這麽做的理由。

  在根基未穩之前,他必須將所有的重要官員都控製在手中。

  即便這樣很可能會得罪很多人,他也顧不得了。

  隻不過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他的這番大舉動,還是激起了某些官員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