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鍋爐,氣缸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2-30 20:28      字數:2224
  拍賣會的前一天,李天在鄭和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天工院一個秘密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占地麵積不小,但在實驗中的東西卻隻有一樣。

  場地的中央聳立著一個碩大的鋼鐵罐子,鐵罐子的下方有熊熊大火正在燃燒。

  也不知道燒了多久了,燒的旁邊固定鐵罐子的鐵架子都已經有些發紅了。

  李天和鄭和等人躲在一道由厚厚棉被組成的牆後麵,揭開一點縫隙往裏麵看。

  周鎮在一旁詳細的給李天介紹到,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這個鐵罐裝了八成水之後,已經煆燒超過八個時辰了,此時還沒有出現任何炸裂情況,看來這次的強度,總算是過關了。”

  李天微笑著點了點頭,但明沒有直接誇讚他們的這次成功表現。

  而是低頭擺弄了一下掛在身前的那些厚厚的布簾,笑著說到,

  “看來你們送算是長記性了,還在知道用這東西來防護一下。”

  周鎮有些不好意思的撓頭苦笑了一下。

  “上次是臣等疏忽了,將鐵罐裝滿了水,導致那個壓……壓力沒處宣泄,弄壞了一個鐵罐……”

  李天給了他一個白眼,淡淡的說到,

  “還好你們及時向朕稟報了,不然繼續那樣下去,有多少鍋爐都得炸!”

  “是是是,陛下說的對,上次的確是臣等太過心急,沒弄清原理的情況下就貿然操作……”

  “上次爆炸傷了不少人吧,怎麽樣你和劉保和沒受傷吧!”

  周鎮慚愧的道,

  “德蒙陛下福澤庇佑,當時臣和劉院監正切都不在,但當時負責測試的工匠有五人被燙傷,一人受傷嚴重不幸……”

  李天臉色微沉,低聲道,

  “壓力倉一旦出現問題,就是重大事故,別看它是水,但它的爆炸威力一點都不比火藥差,你們今後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是,臣定當小心在小心。”

  “受傷和犧牲的工匠都安置妥當了嗎!”

  “都已經安置好了,按照天工院最高檔次的補貼發放撫恤金,傷勢比較輕,還能繼續工作的的,天工院照收不誤!”

  見周鎮對這件事處理的還算妥帖,李天的臉色總算是好了很多。

  這次的實驗主要是對鍋爐的強度和鋼材的質量進行測試,若是全部達標,就可以展開下一步的測試了。

  先前周鎮他們為了趕進度,在為完全能清楚其中原理的情況下就進行了實驗,導致第一個鍋爐承受不住巨大的蒸汽壓力爆炸了。

  他們不敢隱瞞事情,就上報給了李天。

  李天開始的時候也是不太清楚問題出在了那裏,但等到他們將實驗數據呈上來之後,李天才發現,他們居然是將鍋爐注滿了水,沒有留出足夠的空間釋放蒸汽壓力才導致的這次事故。

  他當時氣得差點跳腳,好懸在盛怒之下一刀砍了周鎮等人。

  不過他後來冷靜下來之後,發現其實他自己也有錯,是他的沒在細則中說清楚注水的情況。

  那時,李天才知道,在不清楚原理的情況之下,貿然展開實驗是有多麽的危險。

  於是他連夜將蒸汽機的運行原理以及構造圖,重新進行分解標注,並且提出了很多的注意事項。

  周鎮他們經過幾天的研究總算是徹底的弄懂了整機器的原理。

  這次的實驗,就是他們經過多番討論和商議的結果。

  總算他們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鍋爐的質量過關了,這也就標示著,蒸汽機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徹底被攻克了。

  其實初級的蒸汽機的構造十分的簡單。

  大體上也就隻有,鍋爐,汽缸、底座、活塞、曲柄連杆機構、滑閥配汽機構、調速機構和飛輪等部分組成。

  其中隻有鍋爐,氣缸,活塞,這三樣東西最為緊要。

  其他的,飛輪,連杆機構,調速機構等東西,周鎮等人之前在研發水動力鍛錘和腳踏式旋輪車床等東西的時候,都已經接觸過,隻不過是稍微改動一下,對他們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此時鍋爐已經測試通過,目前也就隻剩下氣缸和活塞兩樣東西需要克服了。

  所謂氣缸其實就是鍋爐裏麵的蒸汽通過導管傳到到一個密閉的空間內,然後通過膨脹的蒸汽推動活塞進行往複運動的一場所。

  它一般的構造是一個圓形長筒。

  隻不過這個長筒卻是目前蒸汽機全部零件中要求最高的一個東西。

  它不僅需要極高的強度,必須能承受住極大的壓力,而且為了保證活塞的能夠更加通暢的運動,它的內壁必須要做到足夠的光滑。

  強度上倒是不用怎麽擔心,隻要加厚材料,就能夠保證讓它擁有足夠的承載能力。

  但在內壁的打磨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這必須要最為精湛的打磨師父日以繼夜的打磨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才有可能有一個達標的。

  而活塞則是和氣缸配套的一個重要的東西。

  要想保證氣缸中能夠積累足夠強大的壓力,活塞必須要做到和氣缸的嚴絲合縫,幾乎不能有任何縫隙。

  不過在這個時代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所以李天就隻能想其他的辦法來替代。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橡膠做填充物、充當氣缸密閉的材料。

  但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工業橡膠這種東西,去尋找野生天然橡膠,貌似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問題。

  於是他隻能退而求次,讓工匠們用熟牛筋搗碎糅合之後做出來的生物凝膠作為代替。

  可是嚐試一番過後,李天發現,在沒有潤滑油和潤滑手段的時代,密閉凝膠的磨損速度是非常快的。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想要讓氣缸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這個損耗是不可避免的。

  在原本的世界曆史上,歐洲是在十九世紀中後期才將蒸汽機的燃料的利用率從百分之四提升到百分之二十。

  而李天上來就能弄成百分之七八,就已經十分的逆天了,他也沒什麽好抱怨的。

  氣缸和活塞的危險性遠沒有鍋爐高,再加上又是純水磨的功夫急不得,李天除了給出點建議之外,也幫不上什麽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