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報紙,大明日報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1      字數:2214
  聽到這個解釋,知道不是他們故意從中作梗,李天的怒氣削了大半。

  但他也從楊榮的解釋中聽出了很多的問題。

  工匠的匠籍雖然在名義上已經被廢除,可是工匠手裏的活不是說馬上就能幹完的。

  再加上他們也要養家活口,所以即便得到消息也不可能立馬就行動起來。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工匠們手藝都是代代相傳積累下來的,識字認字的比例其實並不高,工舉考試,多多少少會涉及到一些作答之類的考題的。

  不識字的他們,即便有真才實學,也是沒勇氣參加的。

  還有一點就是宣傳的力度不夠,宣傳的重點也不是很清晰。

  李天弄工舉考試的本意的確是想給天下有能力的工匠們,一個出路,但參加工舉的人,並沒有說就局限在工匠之人身上。

  秀才,舉人,甚至是一個生員或者平頭百姓,若是他們也有著百工方麵的才學,李天對這類人也是求之不得。

  可是在宣傳的時候,吳中他們搞錯的重點,認為李天此舉隻是為了造福天下工匠,從而讓工匠之外的人,誤會了工舉的含義。

  再加上皇榜的宣傳力度實在有限,錯失了很多人才,也是在情理之中。

  工匠們有手藝,卻不識字這一點,李天也沒有辦法,即便他現在就開始倡導甚至強迫他們識字,短時間之內也是不可能見到什麽成效的。

  唯有在宣傳這塊上他還能做些什麽。

  於是他對眾人說到,

  “今次工舉報名已經截止,就算了。”

  聽到李天這句話,不管是吳中,還是楊榮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可是李天接下來的話,又讓他們的心提了起來。

  “也許在你們看來,科舉才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但在朕看來工舉的重要性。

  一點都不比科舉差,所以朕打算,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都開展一次工舉考試。”

  “那些工匠不是都有輪值嗎,那好朕給他們充分的機會,這樣一來,不信還有人因為有活要忙離不開。”

  對於李天這個決定,掌管著天工院,又非常了解李天從不做沒用之事的楊榮是舉雙手讚成。

  唯有吳中有些異議。

  他帶著些忐忑的心情對李天說到,

  “陛下,每年兩次的工舉是不是太過頻繁了,現在天下匠人的匠籍已經在逐步去除了,用不了明年春,就沒有匠籍的存在了。

  他們都可以向普通百姓一樣自由的選擇應試,此舉是不是……”

  他的話沒有說完,但李天已經知道他接下來的話,於是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說到,

  “吳尚書不必多言了,朕之所以這麽做,是有其他原因的,接下來的幾年甚至十幾年中,工匠必將成為大明最閃耀的一群人,所需的數量也是極其巨大的。

  一年兩次工舉不光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更是為了讓更多人明白匠人的存在對朝廷對整個大明的意義。”

  李天的解釋索然有些籠統,可是不管楊士奇等人還是吳中,他們都是思危局的成員。

  聽到李天提起未來幾年的發展,他們頓時都明白了李天此話的意義。

  也就不再多言。

  楊榮更是激動地道,

  “陛下您是有什麽新的打算嗎,臣等定會全力配合陛下的決定。”

  李天表情還帶著幾分凝重,他在此時看出了,即將跨上快車道的大明所欠缺的東西。

  於是輕聲說到,

  “大計劃,朕的確是有很多,但這還都不是目前迫切要做的。

  變革一旦開始就不會停下,掌握天下口舌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他微微停頓了一下,然後才雙目放光的對眾人說到,

  “所以朕打算在邸報的基礎上,開辦一版大明日報!”

  聽到日報這個詞,眾人頓時一愣,不過他們很快就從這兩個字的字麵意思上明白了李天所說的東西是什麽。

  但他們也隻是在字麵上理解了這兩個詞的含義,卻並清楚報紙的真正力量和含義。

  楊士奇思量再三最後,還是忍不住勸諫道,

  “陛下,傳遞邸報的驛站、驛馬、驛卒,每年都要消耗朝廷大量的稅負,若是改成日報,每日傳遞,那朝廷的負擔將會增大很多,還請陛下三思啊!”

  聽完楊士奇的話,李天知道他們這是誤解了日報的含義。

  輕笑了一下,給他們解釋道,

  “朕所說的日報並不是士奇你們心中所想的那樣。”

  “這日報不同於專門負責傳遞朝廷各種文書的邸報,它不是麵向各地官員的,而是麵向全部百姓的。”

  “當然,朕也沒打算,第一步就將這種東西傳遍天下,可以現在京城搞個試點,先試試水。”

  聽到李天這麽說,楊士奇等人頓時大大的鬆了口氣。

  要知道朝廷每年為了養活這些傳遞文書的驛站,每年差不多要花費一百多甚至兩百萬兩銀子。

  若是這個所謂的日報,每天都要向天下各地發送,就算驛站再增設三五倍的驛馬驛卒估計都是不夠用了。

  這樣一來,花銷將直線上升,每年都要耗費上千萬兩銀子,可不是此時的大明能承擔的起的。

  見到眾人的臉色都很奇怪。

  李天也知道他們是在為什麽擔憂,於是接著說到,

  “朕知道你們擔心朕此舉可能會消耗大量的稅負,可朕要是和你們說,朕辦這個日報不僅不會賠錢,還能賺錢,你們應該就不會有此擔憂了吧!”

  楊士奇奇怪的道,

  “陛下,莫要拿老臣等說笑,為了向天下各州府傳遞邸報,朝廷一年要花費多少銀子,老臣可是一清二楚的。

  這麵向平民百姓的東西,數量恐怕要遠多於邸報的數量,怎麽可能會不賠錢呢。”

  李天搖頭苦笑道,

  “士奇啊,枉你當了這麽久的首輔了,你給朕說說,朕何時說過大話!”

  楊士奇老臉一紅,尷尬的道,

  “陛下所言,大多都能成真,是老臣糊塗了,老臣隻是一時間弄不到這其中門道還請陛下釋疑!”

  “在給你解釋之前,朕想問你們一下,你們認為什麽東西對經商之人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