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皇帝陛下要開工廠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36
  一個新興的階級誕生,非是一天兩天就能實現的,即便是經過引導,可能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想要做就要抓緊時間。

  自大弄清楚自己的真正的敵人是誰之後,李天就開始整天琢磨這件事。

  在皇家夜宴之後的第二天。

  一大早,李天修煉了一陣五髒朝氣法之後,就帶著江保和王福幾人微服出宮去了。

  李天的目的很簡單,他就是想弄清楚,這個時代的工廠的前身。

  工坊都有哪些,看看有沒有什麽東西值得自己投資引導的。

  馬車之上,江保王福都坐在他的下首,像這樣同皇帝共乘一車的機會可是極其難得,兩人都顯得很緊張。

  王福最近因為皇家錢莊的事情般的不錯,很得李天的歡心,相比江保,他的膽子也是壯了不少。

  沉默了半響之後,他開始找話頭似得道,“陛下咱們這是要去哪!”

  被他這麽一打岔李天從想象中醒了過來,這才知道,先前光顧著說出宮,還沒和他們說具體去哪呢。

  “京城比較大的工坊一般都集中在什麽地方。”

  被王福搶了先,江保一臉的不願意,連忙搶著說到,

  “不知道陛下想問的是內廷的工坊還是民間的工坊呢?”

  “內廷的工坊大多集中在皇城的東北角,像是內染局,針織局,火藥局,酒醋麵局之類的。

  都集中在哪裏,不用出宮就能看到。”

  “而民間的工坊很分散,幾個各坊都有,但較大的一般都在思誠坊和黃華坊。”

  這兩個坊,李天都知道,畢竟前段時間鬧得滿朝風雨的郭文玉貪腐一案就是發生在這兩個地方。

  “為什麽集中在這邊,難不成是因為那邊有太倉和祿米倉嗎!”

  江保滿臉堆笑,

  “陛下猜的不錯,就是因為這兩個大糧倉的存在,所以民間的工坊,比較大的都集中在這邊。”

  李天不解的問道,

  “這是為何。”

  見江保幾乎將能說的都搶著說了,王福也是很不甘心,連忙搶話道,

  “陛下有所不知,能形成一定規模的工坊大多都是掌握在管家手裏。

  而民間最大的工坊大多數都和米、麵、油、酒、醬、醋這些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

  “不管是製作米麵糧油中任何一項,幾乎都離不開糧食。

  所以他們的工坊靠近京城最大的兩個糧倉,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說到這裏李天總算是大致弄清楚,此時民間工坊的主要產品了。

  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類東西。

  相比之下,造紙坊,製茶坊,酒坊,瓷器,鐵器,各類工坊雖然也有不少。

  可是相比生存的必需品,他們的規模就顯得要小很多了。

  在馬車上晃晃悠悠半個時辰左右,三人就來到了位於黃華坊的最大的幾個工坊前。

  抬眼望去,來來往往的人幾乎負責搬運重物腳夫,他們一個個都光著膀子。

  頭發被麻布束縛起來,被一個肥頭大耳像是管事的家夥呼來喝去。

  在外麵看了半天,李天有點失望。

  這裏的情況和他想象中,工人職責有序,分工明確的後世工廠相去甚遠。

  偌大的一個工坊之中幹苦力的人占據了百分之八十。

  除了管事的,就隻有兩三個負責調劑配方的匠人是例外。

  這樣的工坊別說誕生新興的工人階級了,就是培養出幾個能獨立出去自己開工坊的人都做不到。

  這其實才是這個時代,工坊的真實狀況。

  不管是秘方還是秘訣都掌握在極少數的人手裏,即便是最普通不過的榨油工坊。

  最關鍵的幾道程序,也都是由專門的人負責,根本就不給其他人偷看偷學的機會。

  連續走訪了其他幾個人數頗多的醋坊,酒坊,狀況都大同小異。

  所謂的工坊,都是出苦力的比較多,真正有本事,擁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是極少數的。

  這樣的工坊,不僅效率低下,對人力資源的浪費其實也十分嚴重的。

  那些苦力每天至多能領到二三十文的工錢,一個月五六百文。

  養活一家三口,也不過堪堪夠用罷了,想吃頓肉,或者是讓孩子讀個私塾,是根本就做不到的。

  他們的孩子因為接收不到什麽教育,長大之後。

  也隻能和他們一樣,不是在這樣的工坊中幹苦力就是去大戶人家當下人。

  階層和命運在他們降生的那一刻就被注定了,根本就沒什麽前途可言。

  能讀書改變自身命運的也隻有那些稍微有些家財的小地主或者官僚的後人。

  所謂的寒門貴子,又有幾個是真正出身寒門?

  想要通過自己的引導催生出一個新興的階級,在李天看完這些工坊的模式之後,這個念頭算是徹底的斷了。

  其實不光是這幾個工坊是這樣,其他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工坊其實都是這樣。

  幾千年來形成的慣性,不是他隨便幾句話就能改變的。

  雖然對現有的工坊很失望,可是李天並沒有打算放棄。

  “既然,現有的模式達不到催生新興階級的作用,那就讓自己開辦幾個工坊,讓他們在其中萌芽吧!”

  想到這裏,李天也不再耽擱浪費時間。

  上了馬車之後,直接發話,

  “走去天工院。”

  王福和江保此時還都不太明白,李天到底是想要幹什麽。

  見他在這邊兜了一圈,什麽都沒做,心裏都是很納悶。

  不過李天此刻不願多說,他們也不敢多問,隻能悶頭跟著李天到處奔波。

  很快幾人就來到了位於王恭廠附近的天工院。

  天工院在楊榮這個內閣大學士和周鎮這樣的能臣幹吏的帶領下,很快就進入了正軌。

  一切都是井井有條。

  不過他們目前手中隻有一個水泥一個項目,為了保密,周鎮並沒有安排更多的人參與進去。

  所以這些被從各地召集而來的能工巧匠,大多數人其實都是很閑。

  見到李天的到來,周鎮很是興奮的和他介紹了水泥研究的進度。

  隻不過李天今天來這裏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看水泥,而是為了別的,聽他簡單介紹了幾句之後,就打斷了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