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雜事局立
作者:你個小老頭子      更新:2020-10-20 22:50      字數:2272
  三問作答完畢,見於節安如此知趣,楊士奇不住的點了點頭,捋著花白的胡須,給足了於節安麵子:

  “非也非也,於小友所問,皆是懇切之言,老夫豈會因此事怪罪於你。”

  楊士奇把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於節安自是不好在惺惺作態,深深一禮,遂老實坐定,不再多言。

  李天雖然對於節安的期望極高,但也明白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沒有架著於節安在這種場合發言,看向楊士奇道:

  “士奇,新設司法衙門的名號,可曾敲定了?”

  說起正事,楊士奇馬上收斂了幾分笑意,拱手一禮道:

  “呂禦史都與老臣說過幾個衙名,但老臣還在甄選之中,並未敲定。”

  呂震這廝倒是在這種事情上來勁的很,不著痕跡的撇了撇嘴,李天大手一揮,當即獨斷道:

  “不必再斟酌了,朕給你起個名號,就叫百姓雜事局。”

  “簡單直白,通俗易懂,多謝陛下賜名,敢問陛下這百姓雜事局應該是何品階?”

  給百姓雜事局定個幾品呢,摸了摸下巴,李天一時間還真有點拿不定主意。

  這種得罪人的衙門定個三四品,六部五寺肯定不樂意,但若是定個五六品,很可能壓不住陣勢,也容易讓百姓覺著朝廷是在演戲。

  京城畢竟是一磚頭下去,就能砸著好幾個五六品官的地方。

  見皇上陷入思索,一幹重臣皆是不幹打擾,唯有於節安愣了點,當即起身拱禮道:

  “陛下,微臣以為百姓雜事局可不定品階,遇到任何欺壓百姓的官紳,自動比起高一品便可。”

  “好主意!”

  李天聞言啪的一拍腿,眼神頓時一亮,朗聲看向楊士奇道:

  “士奇,節安所言深得朕心,就這麽定吧。”

  碰上任何官員就自動高一品這種好事,楊士奇自然是願意的。

  但官場哪能這麽玩,若真定下,想必百姓雜事局的門檻都能被大臣勳貴們踏平,心中一番計較,楊士奇凝神屏氣道:

  “陛下,如此無品,比六部五寺權勢還大,屆時陛下的禦案必會被各種訴狀淹沒,老臣以為不妥。”

  “士奇你可是擔心有人會借此炮製冤案,鏟除異己?”

  皇上畢竟已經發話,楊士奇也明白讓皇上收回剛說的成命不好,先幹脆奉上一句馬屁道:

  “陛下慧眼睿達,一眼就看出老臣憂心所在,想來陛下心中已有論斷。”

  “不錯,朕心中確實已經有了論斷。”隨手捏起茶盞抿了口茶,李天先給於節安遞了個肯定的眼神,轉而看向楊士奇道:

  “士奇你跟節安說的都有幾分道理,不如這樣。

  若是被百姓雜事局調查的官員有任何異議,都可向三司再遞一道複審,由東廠和錦衣衛聯合複查,你以為如何?”

  聽到東廠和錦衣衛,楊士奇微微變了臉色。

  錦衣衛剛被砍掉了一半建製,東廠最近也好不容易老實下來,這麽一道明文的調查之權,東廠和錦衣衛說不定又會回到往日。

  但身為內閣首輔,文臣之首,楊士奇明白這種話他絕不能說。

  自古以來的皇帝,要得就是各方勢力平衡,他的話分量太重,很有可能會讓皇上誤會。

  收拾起難言的鬱悶之情,楊士奇拱手一禮,臉上作出了一副深以為同的表情道:

  “陛下聖明,老臣以為這般安排,極為妥當。”

  “那就這麽定了,至於百姓雜事局的屬官建製,所調官員,事務章程,城中分局,你現在便可與子榮他們和吳尚書好好商議一番。”

  “老臣遵旨。”

  一語言罷,楊士奇不急不躁的滿飲了一杯茶水,看向看向楊榮幾人,開始一問一答的商議起來。

  沒有皇帝胡亂插嘴的閣議,才是閣議本來的模樣

  李天之所以現在緘口不言,便想讓周鎮和於節安提前感受一下閣議氛圍,而不是看自己這個皇帝一個勁的拍板子,定調子。

  庸臣與能臣最大的區別是,庸臣不管商議任何事前,都會先裝模作樣的來上一篇毫無卵用的四六駢文;或者是一通言之無物的彎彎繞繞,好像開門見山的大白話說出來,就會掉了身價似的。

  李天是幸運的,楊士奇老成持重,言必有物;楊榮善於政務,做事周全;黃準機敏通達,思維多變;任瑾謹慎守禮,忠心耿耿。

  這種彼此之間無血仇無大怨,一心為君為國的內閣班子,在華夏五千年的曆史中也不多見。

  楊士奇娓娓道來,楊榮侃侃而談,黃準連連發問,任瑾字字珠璣,吳中也會時不時的補充兩句。

  靜靜看著楊士奇一幹重臣商議,李天不著痕跡的瞥了眼周鎮和於節安的神色。

  隻見周鎮正襟危坐的聽著,生怕錯過什麽,滿臉都是崇敬之色。

  於節安則於周鎮不同,隻見於節安口中不時的念念有詞,朝氣十足的麵龐上,寫滿了對內閣敬重和向往。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著,百姓雜事局的條條框框,在楊士奇幾人或激烈或平和的討論中迅速出爐。

  李天的內廷大總管江保,更是化身為跑堂的小二,見哪位閣老的茶盞空了,便趕忙上前小心續滿。

  “子榮兄,在內城設四個分局,在外城設八個分局的建議,恕本閣不能苟同。

  戶改局已為內城四十五萬百姓繪製身份證,內城百姓的戶籍情況,我再清楚不過。

  貧困至極的百姓自然有,但比之外城根本是天壤之別,說是螢火與日也不為過。”

  快速飲了口茶,轉臉看向楊士奇,黃準繼續道:

  “元輔,我以為在內城隻設東城西城兩個分局便可,但在外城八坊,我建議每個坊至少兩個分局。”

  “仲常兄,十六個分局是不是有些多了,先前商定一個分局上下屬官二十五人,這十六個分局,可是足足四百人。”

  “老夫讚成仲常所言,貧困至極的百姓多在城外,朝廷既然設立了百姓雜事局,那便不能讓百姓們再排隊苦等。”

  商議已到尾聲,黃準的耐性也不夠了,當即擺手道:

  “無妨,百姓雜事局所有的薪俸花銷,我戶改局出了。”

  看著黃準豪氣十足的模樣,李天不由暗暗發笑著腹誹起來。

  黃大局長還是猛啊,兜裏給的就剩十萬兩銀子了,氣魄還是怎麽迷人。